2020-10-22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四市同台“晒”经验
——重点咋抓? 生态圈咋建? 短板咋补?

  • 2020年07月22日 07时2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7月21日拍摄的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公司。该公司是专业从事新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的科技型上市公司。记者郝飞摄


    7月21日,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正加紧生产。该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记者郝飞摄

       

    声音

    ●找准了重点,才能形成区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

    ●让两地(成都、德阳)制造业深度融合在一起,以各自不同分工组建完整的生态圈

    ●6000多家中小企业是德阳制造业的生力军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怎么推?7月21日,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成都、泸州、德阳、绵阳4市负责人先后登台发言,“晒”出各自经验。

    抓重点

    形成区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今年上半年,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面上数据之外,特别给出重点产业增长态势:电子信息制造业预计增长20%、医药健康和绿色食品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和4.3%。

    单列“重点”有深意。首先发言的成都市市长罗强介绍,《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明确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产业,并分别出台了发展实施意见和专项政策。“聚焦重点领域,建设高质量产业集群。”罗强说。

    “找准了重点,才能形成区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泸州市委书记刘强在发言中表示,白酒就是泸州最大的特色制造业产业。

    2019年,泸州白酒产业营收比能源化工和电子信息营收总和的两倍还多。为此,当地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技术改造优先满足支持白酒产业发展需求,让重点优势产业作出示范,带动高质量发展。

    重点,不仅包括重点优势产业,也包括大企业大集团。绵阳市委书记刘超介绍,绵阳正实行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出台6个方面23项支持政策,目的是要形成千亿企业领航、百亿企业带动、十亿企业支撑的发展格局。

    还有重点产品。发言时,德阳市委书记靳磊列出几项“国之重器”——全球首台白鹤滩百万机组精品转轮、中国第一台F级50MW重型燃机、10MW海上风电机组。

    “这些高端产品好比制造业中的‘大’,全市6000余家中小企业就是制造业中的‘小’,大小两端协同发力,德阳制造业才能整体转型。”靳磊谈到,推动大企业数字化集成应用,引导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以大企业攻克核心领域,靠小企业增加市场活力。

    建生态

    以“合”聚势谋划发展生态圈

    制造业要以“合”聚势,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圈。发言中,靳磊特别提及制造业的“非孤立性”。在他看来,德阳就是要以深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契机,全面融入成都、对标成都、学习成都,“让两地制造业深度融合在一起,以各自不同分工组建完整的生态圈。”

    之所以如此重视“圈”的建设,是因为德阳从中尝到了“甜头”。通过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德阳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已建成西门子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70个,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0个、新增专利1120项。

    成都同样注重生态圈建设,不仅要联动德阳、绵阳、资阳等周边市(州),共同构建优势互补等制造业区域发展格局,而且在产业上也要形成各自的生态圈。罗强在发言中介绍,成都围绕五大产业,已统筹规划了8个产业生态圈和32个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每个功能区主攻1到2个细分领域。

    圈内如何建同样重要。刘强在发言中提到,泸州不仅建成了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等4个专业园区,每个园区内也各自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绵阳把这种思路进一步发挥到产业布局上。刘超说,绵阳正在实施制造业本地配套率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目前,绵阳已集聚了世界500强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20多户上下游企业,新型显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

    补短板

    以优质营商环境打底紧盯“薄弱缺”环节

    “虽然我们打造了一批高端产品,做强了一批重点企业,但6000多家中小企业才是德阳制造业的生力军。”靳磊介绍,德阳把推动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提升制造业产业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鼓励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品迭代,近3年已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89个,着力补齐技术短板。

    刘超介绍,作为中国唯一一座科技城,绵阳已积累了庞大的企业群体,仅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就居全省第二,亟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为此,绵阳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启动建设新型显示等11个先进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打造工业园区“升级版”。

    成都则聚焦产业链短板发力。罗强介绍,成都将重点放在产业链“薄弱缺”环节。紧盯六类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今年上半年,已引进英特尔骏马二期等79个先进制造业项目,总投资1297亿元,占全市总投资的55.8%。

    补短关键靠环境。目前,成都成立重大项目“一对一”服务专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罗强说:“上半年,科伦药业创新制剂生产项目等72个项目新开工,合纵医药总部研发生产基地等40个项目竣工,都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

    刘强对此也有同感。他介绍,泸州在全国首创推行的“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被国务院通报表扬,“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获国务院发文在全国推广,金融生态环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第一。“优良的营商环境提高了泸州的招商质量,2019年以来已签约工业项目56个,其中不乏投资200亿元的恒力泸州新材料项目等‘巨无霸’。”

    与会代表边走边看、边思考边讨论——

    他们取回了什么“真经”

    “央企+民企,德阳盾构机本地配套率一举从原来的30%提升至70%以上。”参观完中铁装备·思远重工盾构机西南总装基地,资阳市市长吴旭被这组数据小小“刺激”了一下。“太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了!”她说。

    7月21日,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与会代表走进德阳、绵阳两市7个企业点位考察。与会代表一路走一路看,收获满满。□本报记者李欣忆朱雪黎

    产业链怎么抓?抓住“头羊”带“群羊”

    中铁装备的盾构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8年国内第一,民营企业思远重工则是一家从事盾构机研制10余年、多个核心部件细分领域里的翘楚。一边有市场、技术,一边有积累、绝活,2017年,双方一拍即合,在德阳成立盾构机总装调试生产基地,承担成都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机的生产制造,并创下14个月制造25台盾构新机的纪录。

    一路做强做大,目前,全新的制造基地正在建设中。思远重工董事长杨明介绍,围绕该基地,德阳已发展100家本地企业参与配套,招引核心配套企业落户德阳,本地配套率由30%提升至70%以上。“‘头羊’抓住了,‘羊群’会自己跟着来。”杨明说。

    考察后,吴旭深受启发。“通过‘技术+制造’‘产品+市场’‘央企+民企’强强联合,共同抢占行业制高点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她告诉记者,资阳有中车集团,很多民营企业参与配套,但大多很松散,希望借鉴中铁装备和思远重工的合作模式,让产业链协作更加紧密。

    互联网怎么加?从差距找到努力方向

    开工仅1年即投产的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化程度让与会代表连连惊叹。产业园内的长虹智慧显示工厂,拥有国内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通过智能化生产,工厂产品交付周期压缩到最长21天,节约劳动力20%-30%,同时人均效率提升65%。

    在德阳东方电机公司,有着“中华第一跨”之称的重跨车间一角,8个焊接机器人正忙着焊接白鹤滩水电站转子支架中心体,“智能因子”让企业“电力”十足。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辉介绍,公司和华为、中国移动等企业合作,在行业内率先开展5G+先进制造业创新项目,目前已建成3个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高48%,运营成本降低31.9%,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7%,每年可为企业带来约1.5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没想到老牌‘重装之都’也开出新花。”自贡市市长何树平感叹,作为老工业城市,自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转好型是成功关键,“我们要借鉴德阳、绵阳做法,一方面推动传统制造业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节能环保装备、电子制造新产业培育上下功夫。”

    攀枝花市副市长王少民表示,考察企业让人大开眼界,这些企业对其他市(州)发展也有很大带动作用,“攀枝花将更加坚定不移加大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双城记”怎么唱?协作提升小半径大配套率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考察途中,如何推动川渝制造业协作共兴、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产业支撑,是与会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攀枝花市委书记贾瑞云希望能和德阳联合加大钒钛等新材料在高端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力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是简单的重复扩大生产,应该是高科技和新材料的结合。”他说,如果德阳的新型智能装备和攀枝花的钒钛新材料等进一步联手创新,就会更快提升四川钢铁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水平,助力四川“制造”真正成为四川“智造”。

    内江市委书记马波也有这样的期待。从产业链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江将加快建设成渝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加强与成渝两地在汽车(摩托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曲轴、后视镜等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省经济合作局局长陈光浩深表赞同。“唱好‘双城记’,应该做好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协作文章。”陈光浩表示,成渝地区互相协作,可提升经济圈内的小半径大配套率。“我们正与重庆商议,共同在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供应链方面展开深度协作,共同做大产业基础,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点位直击

    强在哪

    ●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达50%

    ●全世界仅有两家公司可以制造

    ●价值是普通薄膜产品的15-20倍

    ●耐130℃高温,达到B级绝缘要求

    ●累计为公司实现超过100亿元的收入

    这款点不燃烤不化的薄膜

    川企在全球卖了100亿元

    一张薄膜能耐多高的温度?在普通人心目中,用打火机一烤,薄膜基本上就熔化了。但是,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公司旗下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却生产了这样一款薄膜——用打火机点不燃、烤不化,或者说,火压根儿就拿这款薄膜没办法。

    7月21日,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记者就见到了这款高阻燃的电工聚酯薄膜产品。它主要用在华为、苹果等高端智能手机上,价值是普通薄膜产品的15-20倍。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春明介绍,这款薄膜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达50%,全世界仅有两家公司可以制造,该公司是其中之一、全国唯一。去年,该公司生产的电工聚酯薄膜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

    全球市场占有率这么高、应用领域这么广,厉害之处在哪里?罗春明介绍,电工聚酯薄膜实际上是用在绝缘领域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核心技术在于耐高温、无卤阻燃。普通薄膜产品耐温范围一般在105℃-120℃,但该公司生产的空调压缩机用电工聚酯薄膜耐高温程度却能达130℃,达到B级绝缘要求。

    耐高温等级看起来只提高了10℃,但生产工艺技术非常复杂。罗春明告诉记者,主要难点在于配方设计(聚酯的聚合技术)和薄膜拉伸技术以及这两项工艺的结合。公司团队从1997年开始研发这项技术,用时5年才研发出合格成品,而且配方技术和薄膜拉伸工艺属国内独创。“以空调压缩机用电工聚酯薄膜为例,该薄膜不仅耐高温,而且具有超低的低分子物含量,空调压缩机运行时不会‘分泌’过多杂质,不会影响制冷效果。”罗春明说。

    目前,该公司多款高分子材料产品中,电工聚酯薄膜是不折不扣的“爆款”。记者了解到,近10年来,这款产品销售额占该公司总销售额的25%左右,而且打破了进口垄断。20年以来,这款产品已累计为公司实现超过100亿元的收入。

    “公司目前依然在对电工聚酯薄膜进行持续技术研发。”罗春明介绍,比如如何做成更低的低分子物含量、能更好满足客户机械化自动生产工艺、更好的绝缘性能,以及更高的环保要求等,赋予单项冠军产品更强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国际化竞争力。记者 罗之飏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四市同台“晒”经验
    ——重点咋抓? 生态圈咋建? 短板咋补?

  • 2020年07月22日 07时2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7月21日拍摄的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公司。该公司是专业从事新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的科技型上市公司。记者郝飞摄


    7月21日,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正加紧生产。该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记者郝飞摄

       

    声音

    ●找准了重点,才能形成区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

    ●让两地(成都、德阳)制造业深度融合在一起,以各自不同分工组建完整的生态圈

    ●6000多家中小企业是德阳制造业的生力军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怎么推?7月21日,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成都、泸州、德阳、绵阳4市负责人先后登台发言,“晒”出各自经验。

    抓重点

    形成区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今年上半年,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面上数据之外,特别给出重点产业增长态势:电子信息制造业预计增长20%、医药健康和绿色食品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和4.3%。

    单列“重点”有深意。首先发言的成都市市长罗强介绍,《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明确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产业,并分别出台了发展实施意见和专项政策。“聚焦重点领域,建设高质量产业集群。”罗强说。

    “找准了重点,才能形成区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泸州市委书记刘强在发言中表示,白酒就是泸州最大的特色制造业产业。

    2019年,泸州白酒产业营收比能源化工和电子信息营收总和的两倍还多。为此,当地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技术改造优先满足支持白酒产业发展需求,让重点优势产业作出示范,带动高质量发展。

    重点,不仅包括重点优势产业,也包括大企业大集团。绵阳市委书记刘超介绍,绵阳正实行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出台6个方面23项支持政策,目的是要形成千亿企业领航、百亿企业带动、十亿企业支撑的发展格局。

    还有重点产品。发言时,德阳市委书记靳磊列出几项“国之重器”——全球首台白鹤滩百万机组精品转轮、中国第一台F级50MW重型燃机、10MW海上风电机组。

    “这些高端产品好比制造业中的‘大’,全市6000余家中小企业就是制造业中的‘小’,大小两端协同发力,德阳制造业才能整体转型。”靳磊谈到,推动大企业数字化集成应用,引导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以大企业攻克核心领域,靠小企业增加市场活力。

    建生态

    以“合”聚势谋划发展生态圈

    制造业要以“合”聚势,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圈。发言中,靳磊特别提及制造业的“非孤立性”。在他看来,德阳就是要以深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契机,全面融入成都、对标成都、学习成都,“让两地制造业深度融合在一起,以各自不同分工组建完整的生态圈。”

    之所以如此重视“圈”的建设,是因为德阳从中尝到了“甜头”。通过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德阳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已建成西门子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70个,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0个、新增专利1120项。

    成都同样注重生态圈建设,不仅要联动德阳、绵阳、资阳等周边市(州),共同构建优势互补等制造业区域发展格局,而且在产业上也要形成各自的生态圈。罗强在发言中介绍,成都围绕五大产业,已统筹规划了8个产业生态圈和32个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每个功能区主攻1到2个细分领域。

    圈内如何建同样重要。刘强在发言中提到,泸州不仅建成了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等4个专业园区,每个园区内也各自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绵阳把这种思路进一步发挥到产业布局上。刘超说,绵阳正在实施制造业本地配套率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目前,绵阳已集聚了世界500强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20多户上下游企业,新型显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

    补短板

    以优质营商环境打底紧盯“薄弱缺”环节

    “虽然我们打造了一批高端产品,做强了一批重点企业,但6000多家中小企业才是德阳制造业的生力军。”靳磊介绍,德阳把推动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提升制造业产业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鼓励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品迭代,近3年已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89个,着力补齐技术短板。

    刘超介绍,作为中国唯一一座科技城,绵阳已积累了庞大的企业群体,仅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就居全省第二,亟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为此,绵阳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启动建设新型显示等11个先进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打造工业园区“升级版”。

    成都则聚焦产业链短板发力。罗强介绍,成都将重点放在产业链“薄弱缺”环节。紧盯六类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今年上半年,已引进英特尔骏马二期等79个先进制造业项目,总投资1297亿元,占全市总投资的55.8%。

    补短关键靠环境。目前,成都成立重大项目“一对一”服务专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罗强说:“上半年,科伦药业创新制剂生产项目等72个项目新开工,合纵医药总部研发生产基地等40个项目竣工,都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

    刘强对此也有同感。他介绍,泸州在全国首创推行的“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被国务院通报表扬,“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获国务院发文在全国推广,金融生态环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第一。“优良的营商环境提高了泸州的招商质量,2019年以来已签约工业项目56个,其中不乏投资200亿元的恒力泸州新材料项目等‘巨无霸’。”

    与会代表边走边看、边思考边讨论——

    他们取回了什么“真经”

    “央企+民企,德阳盾构机本地配套率一举从原来的30%提升至70%以上。”参观完中铁装备·思远重工盾构机西南总装基地,资阳市市长吴旭被这组数据小小“刺激”了一下。“太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了!”她说。

    7月21日,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与会代表走进德阳、绵阳两市7个企业点位考察。与会代表一路走一路看,收获满满。□本报记者李欣忆朱雪黎

    产业链怎么抓?抓住“头羊”带“群羊”

    中铁装备的盾构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8年国内第一,民营企业思远重工则是一家从事盾构机研制10余年、多个核心部件细分领域里的翘楚。一边有市场、技术,一边有积累、绝活,2017年,双方一拍即合,在德阳成立盾构机总装调试生产基地,承担成都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机的生产制造,并创下14个月制造25台盾构新机的纪录。

    一路做强做大,目前,全新的制造基地正在建设中。思远重工董事长杨明介绍,围绕该基地,德阳已发展100家本地企业参与配套,招引核心配套企业落户德阳,本地配套率由30%提升至70%以上。“‘头羊’抓住了,‘羊群’会自己跟着来。”杨明说。

    考察后,吴旭深受启发。“通过‘技术+制造’‘产品+市场’‘央企+民企’强强联合,共同抢占行业制高点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她告诉记者,资阳有中车集团,很多民营企业参与配套,但大多很松散,希望借鉴中铁装备和思远重工的合作模式,让产业链协作更加紧密。

    互联网怎么加?从差距找到努力方向

    开工仅1年即投产的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化程度让与会代表连连惊叹。产业园内的长虹智慧显示工厂,拥有国内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通过智能化生产,工厂产品交付周期压缩到最长21天,节约劳动力20%-30%,同时人均效率提升65%。

    在德阳东方电机公司,有着“中华第一跨”之称的重跨车间一角,8个焊接机器人正忙着焊接白鹤滩水电站转子支架中心体,“智能因子”让企业“电力”十足。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辉介绍,公司和华为、中国移动等企业合作,在行业内率先开展5G+先进制造业创新项目,目前已建成3个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高48%,运营成本降低31.9%,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7%,每年可为企业带来约1.5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没想到老牌‘重装之都’也开出新花。”自贡市市长何树平感叹,作为老工业城市,自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转好型是成功关键,“我们要借鉴德阳、绵阳做法,一方面推动传统制造业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节能环保装备、电子制造新产业培育上下功夫。”

    攀枝花市副市长王少民表示,考察企业让人大开眼界,这些企业对其他市(州)发展也有很大带动作用,“攀枝花将更加坚定不移加大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双城记”怎么唱?协作提升小半径大配套率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考察途中,如何推动川渝制造业协作共兴、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产业支撑,是与会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攀枝花市委书记贾瑞云希望能和德阳联合加大钒钛等新材料在高端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力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是简单的重复扩大生产,应该是高科技和新材料的结合。”他说,如果德阳的新型智能装备和攀枝花的钒钛新材料等进一步联手创新,就会更快提升四川钢铁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水平,助力四川“制造”真正成为四川“智造”。

    内江市委书记马波也有这样的期待。从产业链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江将加快建设成渝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加强与成渝两地在汽车(摩托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曲轴、后视镜等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省经济合作局局长陈光浩深表赞同。“唱好‘双城记’,应该做好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协作文章。”陈光浩表示,成渝地区互相协作,可提升经济圈内的小半径大配套率。“我们正与重庆商议,共同在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供应链方面展开深度协作,共同做大产业基础,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点位直击

    强在哪

    ●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达50%

    ●全世界仅有两家公司可以制造

    ●价值是普通薄膜产品的15-20倍

    ●耐130℃高温,达到B级绝缘要求

    ●累计为公司实现超过100亿元的收入

    这款点不燃烤不化的薄膜

    川企在全球卖了100亿元

    一张薄膜能耐多高的温度?在普通人心目中,用打火机一烤,薄膜基本上就熔化了。但是,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公司旗下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却生产了这样一款薄膜——用打火机点不燃、烤不化,或者说,火压根儿就拿这款薄膜没办法。

    7月21日,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记者就见到了这款高阻燃的电工聚酯薄膜产品。它主要用在华为、苹果等高端智能手机上,价值是普通薄膜产品的15-20倍。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春明介绍,这款薄膜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达50%,全世界仅有两家公司可以制造,该公司是其中之一、全国唯一。去年,该公司生产的电工聚酯薄膜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

    全球市场占有率这么高、应用领域这么广,厉害之处在哪里?罗春明介绍,电工聚酯薄膜实际上是用在绝缘领域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核心技术在于耐高温、无卤阻燃。普通薄膜产品耐温范围一般在105℃-120℃,但该公司生产的空调压缩机用电工聚酯薄膜耐高温程度却能达130℃,达到B级绝缘要求。

    耐高温等级看起来只提高了10℃,但生产工艺技术非常复杂。罗春明告诉记者,主要难点在于配方设计(聚酯的聚合技术)和薄膜拉伸技术以及这两项工艺的结合。公司团队从1997年开始研发这项技术,用时5年才研发出合格成品,而且配方技术和薄膜拉伸工艺属国内独创。“以空调压缩机用电工聚酯薄膜为例,该薄膜不仅耐高温,而且具有超低的低分子物含量,空调压缩机运行时不会‘分泌’过多杂质,不会影响制冷效果。”罗春明说。

    目前,该公司多款高分子材料产品中,电工聚酯薄膜是不折不扣的“爆款”。记者了解到,近10年来,这款产品销售额占该公司总销售额的25%左右,而且打破了进口垄断。20年以来,这款产品已累计为公司实现超过100亿元的收入。

    “公司目前依然在对电工聚酯薄膜进行持续技术研发。”罗春明介绍,比如如何做成更低的低分子物含量、能更好满足客户机械化自动生产工艺、更好的绝缘性能,以及更高的环保要求等,赋予单项冠军产品更强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国际化竞争力。记者 罗之飏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