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94.5亿元
强化知识产权服务 支撑经济创新发展
强化知识产权服务 支撑经济创新发展
4月26日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自迈入21世纪,伴随世界知识产权日走过的20个年头,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基本共识:随着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以及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
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简称“省知识产权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正确导向,紧贴中心大局,以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工作举措、不断优化创新环境,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以及服务管理水平。
今年一季度,四川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23.7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创历史新高。去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94.5亿元,其中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60亿元,同比增长4.2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本质上实现了以知识产权形式表现的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数据增长的背后,既是现实需求,也是四川知识产权人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服务的结果。
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
紧扣制度创新改革
今年2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发文,提出“允许高校开展职务发明所有权改革探索”。紧接着,中央深改委第12次会议审议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科研人员可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国家层面接连发文,标志着我省职务发明知识产权改革经验正式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
如何激发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创造活力?破解这一问题,省知识产权中心紧紧扭住制度创新核心,全力推动国有高校院所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试点,从根本上破解科技创新成果质量不高、转移转化率低的难题,有效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职务发明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目前,全省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试点扩大至45家单位。45家单位完成分割确权551项,作价入股创办企业60余家,带动企业投资30多亿元。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通过专利分割确权成立24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知识产权评估作价超过1.3亿元,企业直接投资8亿元,后续将带动更多企业投资。这项被称为科教界的“小岗村试验”,去年被国务院纳入第二批支持创新改革举措,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进行推广。
与此同时,四川坚持加强政策供给,围绕项目资金管理,修订印发《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知识产权资助管理办法》;围绕知识产权创造,印发《四川省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培育方案(试行)》,研究拟定《四川省知识产权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四川省知识产权强企建设方案》等。去年,省知识产权中心荣获全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回应市场需求撬动金融杠杆
知识产权助力中小微企业科学复工复产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省知识产权中心主动作为,回应市场需求,撬动金融杠杆,大力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2月我们专门研究出台了六条措施,明确了‘提供优惠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和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作为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抓手。”省知识产权中心负责人介绍,包括对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进行精准指导和帮扶,共梳理出符合条件的项目30多个,向合作银行及时进行推送并组织对接,融资近5000万元;指导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加大对新项目的拓展,积极帮助企业申请政策支持、金融资源、拓展市场,支持两家涉及疫情防控设备生产的医疗企业完成股权融资400万元。
服务健康产业发展,省知识产权中心积极动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疫情期间发挥作用。鼎宏、超凡、九鼎、虹桥等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先后为8家医药企业提供针对性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意识在创新主体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离不开顶层设计。去年,《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激励办法》《四川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先后修订,并印发《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激励办法实施细则》,编制《四川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指南》。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运营载体建设,推动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良性运行,完善省市共建机制。省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总规模达到8亿元,储备优质项目100余个;累计投资项目5个,金额5500万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运营,截至目前,挂牌项目5187宗,实现知识产权交易131笔,金额10.63亿元。
2019·天府知识产权峰会、2019“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四川站暨“天府知识产权服务万企行”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在聚焦知识产权有效运用的同时,也促进了一批项目的签约。去年底,在四川省知识产权中心、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试运行,知识产权有效运用再添新平台。
践行“全链条”服务理念
推进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领域、全链条、一站式”便捷高效公共服务,去年6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省知识产权中心负责建设实施的重大项目——四川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
投入运行后的公共服务平台由线上网站与线下服务构成,能为企业提供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信息和其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线上设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网,提供知识产权申请、维权、信息、产业、运营、金融、培训、咨询等模块服务,线下有专利、商标、知识产权金融等受理、办理服务窗口。
自去年7月正式运行以来,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两大领域。通过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合格提交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较普通渠道申请授权周期缩短近20个月,这为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快速获得国家授权,抢占了先机,赢得了时间。
推进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除了搭建保护工作平台,四川一边着力完善保护工作机制,一边开展专项治理与维权服务。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人才库先后建立,支持、指导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四川省商标协会分别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造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编印《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指引》。
聚焦服务促进职能
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
去年底,在2019·天府知识产权峰会上,《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专利导航报告》发布。聚焦服务促进职能,围绕大健康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我省重点领域发布专利导航报告,已经成为四川助力重点产业领域精准创新、前瞻规避风险的常规动作。导航报告之外,一系列高价值专利推介路演活动和交易会,推动专利技术价值得以实现;分析评议工具的合理化运用,也帮助重大项目进行知识产权风险安全评审。
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成都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成为西部首个国家级示范区。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40亿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1500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中专利代理机构达112家,同比增加18家,拥有专利代理师执业证673人。拥有知识产权品牌机构10家、国家专利运营机构7家、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试点示范服务机构6家……专利代理行业改革试点省建设稳步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同样不可或缺。中国专利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四川地区活动、第三届中华商标创意设计大赛成都分赛区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让更多人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意识得到提升。此外,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申报、政务信息、深度贫困县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等主题培训班,也进一步提升了知识产权人的管理服务意识和水平。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我省设立第一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全国首批共设立10家,四川成为西部唯一设立的省份。分中心的设立将大力加强川企川货“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和纠纷应对能力,指导外向型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降低海外知识产权风险。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这也要求我们扩大开放合作。”省知识产权中心负责人说,去年中心不仅接待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CT运营部门相关负责人来川访问交流,而且组团赴香港、澳门参加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公务人员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