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
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助力公园城市建设
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助力公园城市建设
川西音乐林盘。
七里诗乡。
在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首开区里,一块块“五彩农田”分布在奋斗渠旁,流水潺潺,蔬菜满园。
总占地11512亩的国家农业公园是成都市重点发展项目,位于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内。
今年7月至9月,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签约项目6个,投资总额17.97亿元,签约落地数位列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第一。
都江堰精华灌区靠近都江堰水利工程惠及的1076万亩“大灌区”的渠首,是天府农耕文明之源,这里常年气温在10℃—22℃之间,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良好。
作为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以打造国家千年农耕文明名片、建成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及国际田园康养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施以“理水、护林、亮田、植绿、彰文、兴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正形成“新型产业社区、特色镇、川西林盘”互为支撑的大美生态田园形态。
发展“林盘经济”生态价值保护强基底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位于该功能区的川西音乐林盘再次成为网红打卡地。在川西音乐林盘,“猪圈咖啡”最热门。这个由废弃猪圈改建的咖啡馆,是很多游客眼里的“乡村星巴克”。
“猪圈咖啡”创始人、依托林盘经济返乡创业者宋建明则认为:“这里有原生态环境、农耕文化,也有浓浓的乡愁,都是星巴克复制不了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带动周边原住民就业创业。”
川西音乐林盘是成都市首批国家3A级林盘景区,占地130亩,有原住民26户,依托“茂林修竹”“沟渠环绕”的原乡肌理和石羊镇的传统农耕文化,鲜活呈现了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风貌。去年,川西音乐林盘新建了水境音乐舞台、国乐小剧场、五线谱绿道,引入音乐创客项目和林盘名医诊所,培育打造音乐创作及演绎、特色餐饮、民俗体验、花园婚庆、主题节会、专家门诊等农商文旅业态,打通了林盘绿色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和民生效益转化的路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著名画家冯远表示:“这是一个‘艺术范儿’很浓的文化生态群落,它来源于当地群众的基本生活状态,经过艺术化开发后,处处是景点,可以让村民和游客感受到美的熏陶。”
在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内,“一主、七干、多支”的灌溉体系保存完整、层次清晰,发源于古蜀文明时期的近6000余个川西林盘星罗棋布。近年来,该功能区重点梳理启动了158个川西林盘聚落示范区建设,打造川西音乐林盘等8个国家A级景区林盘,再现原乡生活场景。
该功能区负责人表示,保护修复并开发川西林盘是功能区保护挖掘精华灌区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项目落地促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下一步,该功能区将深入创新发展“新林盘经济”,探索打造林盘艺术大师工作室、林盘CBD、林盘总部经济等新林盘业态,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助力成都“西控”区域生态价值转换。同时,将依托“新林盘经济”营造新乡村生活美学和新乡村消费场景,助力成都“公园城市”建设。
项目招引落地生态价值开发明路径
“这些原来都是农房,改建过程中,尽量保留了原有的川西民居风貌。”在国家农业公园,项目招商运营部负责人介绍,150亩的首开区涵盖天府书院、五彩农田、番茄乐园、产业招商展示中心、产业孵化园以及精品酒店。天府书院由以前农户的4个院子改建而成,其中1号院包括产业展示厅、隆平农耕厅、科普教育厅,2号院主要用于餐饮、品茶及文化展示,目前均已建成。即将开放的3号院和4号院,有茶咖吧、耕读学堂、梯田教室、非遗技艺传授站,以及农旅文创产品孵化、田园康养生活等业态。
国家农业公园由上海同济大学进行规划,两轴一环十一区,一脉五渠多节点。两轴为南北联系轴,农业发展轴;一环为田园风貌展示环;十一区为十一个功能分区;一脉为串联各板块的生态水脉;五渠为横穿基地的五条水渠;多节点为位于各分区的多个景观节点。
项目规划充分吸纳了精华灌区的生态本底和资源优势,依托灌区水文化和农耕文化打造特色精品农业,将集中呈现涵盖园林乡村景观、生态郊野田园、景观农耕民俗等集休闲体验、康养度假、户外运动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样板。
国家农业公园是都江堰精华灌区核心项目之一。今年以来,功能区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招引促建,先后赴浙江、福建等地开展项目精准对接招商17次,重点对接了89家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新签约落地主导产业项目10个,协议资金35.49亿元。“今年7月至9月签约的6个项目中,包括5个重大项目,签约项目数比去年下半年增加50%,其中重大项目数增加150%。”
该功能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功能区正重点推进“一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产业形象呈现,同时推动都江堰太平山水天府文旅小镇、阡陌林盘、国家农业公园、春风拾里小镇、中科荣华、春风桃源等9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达263亿元。“生态资源保护修复,筑牢了生态价值转换基石,也为招大引强夯实了基础。”
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价值转换显成效
11月初的周末,玫瑰花溪谷,游人如织,五颜六色的菊花连片绽放。该景区占地3100亩,建有名品花木博览区、大地景观观光带,以及“六园”“十谷”和30个精致景点,是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户外运动、高端婚礼和康体养身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综合体。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日均游客都有几千人次。”成都市绿沃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沃农业”)副总经理陈群说,景区开园两年多来,游客量呈上升趋势。“虽然年初因疫情受了些影响,但下半年经营状况很好。”在陈群眼里,门票收入还在其次,他更看重的是月季研发销售收入——去年销售额达到4320万元,今年疫情期间也没有受到影响。
除了投资方获益,产业的植入还带动了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村民增收。在玫瑰花溪谷一隅,绿沃农业和天马镇禹王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建设智能化标准温室,占地7200平方米,用于月季新品种的研发、培育。“村民每年有固定分红,还有土地流转和务工收益。”陈群介绍说,景区投运后,解决了附近170名村民的务工就业。同时,景区与乡村旅游协会合作,联合专业民宿策划机构和酒店管理公司对景区内38家民房进行特色化、标准化改造,对景区周边100余户农户进行专业培训,发展特色精品民宿。
据了解,近年来,该功能区坚持融合发展,不断优化产业体系,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升,集中发展猕猴桃、川芎、蔬菜、粮油等特色优势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体验、展销平台,实现农副产品向康养产品、旅游伴手礼、夜游产品转型提升,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立足多方共赢,探索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农民共同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再现水旱从人、美田弥望、产业兴盛的灌区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