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府旅游名县如何再发力再提升——
三个维度擦亮名县招牌
三个维度擦亮名县招牌
洪雅县止戈镇莲花村。张锐红摄
10月26日,正值深秋,洪雅七里坪红叶漫山遍野,吸引着各地游客。当天,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推进会在这里召开,20个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30个候选县代表到会,紧凑的议程直指主题——贯彻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探讨作为全省文旅发展“领头羊”的天府旅游名县如何“跑”得更快,“块头”更“壮”。
转观念依托特色资源,发力供给侧
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明显,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这一判断已成业内共识。会上,如何顺应文旅产业发展新特点,应变求变,成为讨论的焦点。
过去几年,长宁县集中打造了蜀南竹海、蜀南花海、七洞沟等多个4A级景区,游客数量明显提升。针对川南旅游资源较为接近的现实,长宁县县长贾利华认为,旅游景点贵在“精”不在“多”,应突出“竹”特色,集中资源力量打造亮点、形成焦点。
聚焦市场需求,细分消费群体,打造个性化、分众化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是都江堰的探索。都江堰市市长张亚丹说,新开业的融创文旅城就是典型,它刺激了成都及其周边游客夏季体验冰雪的消费需求,至今已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
发力供给侧,以藏羌文化和川西风光为特色的理县也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活动和产品:打造《屯兵印象》《古羌神韵》等节目,举办马拉松、山地越野赛、米亚罗红叶温泉节系列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成都市青羊区则依托三国文化、宽窄巷子等传统资源在“云旅游”“云文博”“云消费”等细分赛道发力。目前青羊区正筹建“5G创意产业园区”,培育5G实验室、虚拟数字动画影视基地等项目。
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提升产业能级
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全省文旅重点项目整体推进滞后,各命名县和候选县如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推动文旅经济加快恢复振兴?
成都市武侯区大力实施文旅龙头企业、优质项目引育工程。区委书记陈麟表示,力争到2025年,引入中国旅游集团20强企业数量达5家,国际级、国家级会展6个。
同样瞄准国际品牌、顶尖企业的还有洪雅。洪雅县委书记宋良勇透露,目前洪雅正招引一批精品项目,这些项目最迟4-5年将陆续建成投用。届时洪雅的文旅业态将得到极大丰富,产业能级也会随之跃升。
基础项目也不容忽视。在米易,总投资达451亿元的52个城市重点项目中,大部分是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提升工程项目。对标5A级景区规划建设标准建设管理县城,让既缺名山大川,又缺名胜古迹的米易走出一条特色康养旅游发展之路。
北川围绕羌文化、大禹文化包装文旅产业项目,打造“游秘城”“逛秘镇”“住秘寨”“赏秘景”“观秘演”“玩秘事”的云羌寻“秘”之旅。
泸州市纳溪区深挖红色资源,包装百亿元大项目——“百年护国城”。目前,该项目已入选全省100个文化旅游发展重点项目。
重创新用新技术打造新场景,形成新增长点
传统发展方式增长空间越来越小,迫切需要依靠创新赋能,实现提档升级。会上要求,各地要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区位、人才等优势,充分利用新技术打造新场景,形成文旅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青羊区创新文旅本底具象化表达模式,在活化中保护,在转化中传承。仅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就汇聚了86个国家1100余个非遗项目,570万人次现场参与,线上覆盖1.9亿人次。
武侯区推动成立三国创意产业联盟,与河南南阳武侯祠联合推出“三国之旅寻根游”等精品线路,推动锦里与重庆磁器口打造“锦磁一家”双城CP。
峨眉山市则将目光聚焦“智慧旅游”,5G、VR、AR等新技术不仅服务游客体验,也成为新的文旅消费场景。在5G、VR、裸眼3D、全息成像等新技术助力下,将报国寺、大佛禅院、峨眉金顶等著名景点幻化成美轮美奂的影像,呈现在人们面前。
宣汉县则在创新营销上动脑筋。县长冯永刚介绍,今年以来,宣汉创新“边缘变前沿”营销理念,瞄准成都、重庆、西安三地市场,聚焦中小学生全家游、中老年人组团游、年轻人群体验游,开展“线上+线下”精准化宣传营销。“随着《梦回巴国》大型沉浸式戏剧的开演,越来越多人到宣汉打卡。”(记者 郭静雯 杨艺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