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志愿者获奖名单背后——
看四川青年志愿者如何参与社会治理
看四川青年志愿者如何参与社会治理
陪伴特殊困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项目举行的“陪我到山顶”活动。
“杏儿计划”中的大学生志愿者研究、讨论桌游性教育游戏盒子。
“天珠之窗”志愿服务项目开展远程授课。
《你好·青春》励志音乐剧演出现场。(本版图片均由共青团四川省委提供)
“又一批四川的志愿服务项目获奖了。”1月13日,共青团四川省委的官方微信号“天府新青年”发布了一条新消息——《这群“熊猫侠”,将志愿服务做出新成绩!》。
近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布了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名单,来自四川的11人、3个组织、9个项目获得荣誉表彰。
细看这次获奖名单,从中可看到四川青年志愿服务这几年成长的轨迹、取得的成绩、未来的方向,特别是四川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步伐。
他们走得远一点,离群众需求近一点
“我们的国学课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不久前,在德格县柯洛洞乡独木岭小学,全体学生通过远程教育设备,上了三堂生动的国学课。授课的省水利厅水利干部学校青年志愿者龙艺和李星瑶介绍,她们以“完璧归赵”的典故,结合藏族英雄颇罗鼐的故事激发出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引出了“仁”的精神内涵,教学生们认识“赵”“仁”两个汉字,继而走进《论语》,认识到《论语》的思想核心之一就是“仁”。
这是蜀水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天珠之窗”藏区及偏远地区远程教育帮扶志愿服务项目,项目来自省水利厅东风渠管理处,以“远程教育”为核心,通过设施援建、经济支持、陪伴成长等措施,着力打造360°精准教育帮扶志愿服务模式,通过线上互动教学和远程课外趣味辅导,有针对性地在兴趣培养、拓展知识、增加见闻、融入世界等方面给孩子们提供志愿服务,给予他们新的思维和新的知识,不断激发学习热情。
“走得远一点,才能离这个世界近一点。”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一句耳熟能详的名句,满满的正能量背后,是对志愿者提出的“只有不断深入基层,才能进一步了解受助者”的期望。
“远一点”的要求,不仅是指距离,还包括范围和时间。“志愿者的服务,需要覆盖更远的地方,持续更长远的时间。”省青志协相关负责人解读该项目的获奖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几个方面的“远”。
一同获奖的德阳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的“舞”所不能项目,已经实施11年,用艺术的形式吸引儿童,用艺术的感悟打开心灵,用艺术的熏陶塑造性格,在民族舞蹈、拉丁舞等艺术形式中融入健身、戏曲等元素,拓宽孩子们的眼界和知识面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已经培养了2000余名留守孩子,不仅在全国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中具有独创性,时间的宽度更是令人称道。
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的陪伴特殊困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项目,实施以教育为主生活照顾为辅全寄宿制的综合救助,运行已经近15年。
这些项目呈现多种维度“走得远”,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加分项。
他们聚焦痛点盲点,做好补缺和填空
不久前,志愿者们与一群特殊的小朋友一对一地坐在一起,共同完成“猜谜”“找不同”等多个游戏,笑声不时传来。这是“春雨计划”医教结合推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项目中的一幕。
这不是“春雨计划”第一次获奖。2018年,该项目拿到国家级志愿服务大赛金奖。“该项目的设计很有特点,既没有千佛一面,也没有一厢情愿,有创新又迎合了现实需求。”这是当时一位评委的话。
“春雨计划”填补了国内融合教育空白,通过公益的方式,联系医疗卫生、教育、社会工作方面的志愿服务专业人士,使特殊儿童更加适应普通环境,提高社会大众对特殊儿童的接纳度,提高教育、医疗资源的利用度,同时为医疗、教育、残联等相关政府机构提供被实践证实可以采纳的方案,以期推动融合教育相关支持的法律或地方条例的制定。
“项目不仅好看而且实用,精准聚焦了需要帮扶的群体和需要进一步引起关注的社会治理领域。”团省委社会联络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志愿服务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当下,这样立足填补空白的志愿服务项目,自然很受欢迎。
获奖的还有“携手青春,为‘艾’发声”和“杏儿计划”儿童性教育项目。
为“艾”发声项目以大学生社团为单位,通过艾滋创意海报大赛、艾滋戏剧小品大赛、艾滋主题密室逃脱等适合大学生、活泼生动的活动,寓教于乐,吸引同学们参与并融入到大学生公益活动中,提升在校大学生艾滋认知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杏儿计划”整合社会资源,组建专业志愿者研发团队,研发出了适合三至五年级儿童性教育的教学包、学具包,并通过“招募-培训-考核-授课-督导”的形式,打造儿童性教育志愿授课队伍,全面推广、普及成都及周边地区学校儿童性教育知识,提升儿童自我防范与保护意识。
“这些项目获奖,很好地体现志愿服务需要做好填空题。”省青志协相关负责人认为,“项目设计还是要聚焦痛点和盲点,做好补缺和填空。”
他们愿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在选择点上更精准一些。”张海波是成都幸福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幸福家的“公益超市,聚爱成都”项目榜上有名。他们将服务对象放在了社区,开办公益慈善超市,形成可视可参与的公益慈善阵地。所获利润50%用于必要的人工,30%用于扶持本地青年(顾客)形成志愿者队伍,以所在地需求为依托服务本地老年群体,形成“需求搜集—行动议定—服务开展”动态需求响应体系,20%捐赠给成都市慈善总会设立的社区基金和专项发展基金。
四川青年志愿服务不断创新发展,从“基础性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转化。
去年12月,由共青团四川省委和共青团成都市委联合主办的“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喜迎绿色大运开启分类生活”集中志愿服务走进成都成华区锦绣社区,宣传大运会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推广“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吸引124所高校和14个社会组织发布286个项目,共计1243人报名参与。
“以制度化、专业化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跨越,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的实现,是目前我省青年志愿服务鲜明的导向。”据团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具备较强的可推广性和复制性,能够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是接下来我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重点。
“五彩石—孩子稳定的心灵陪伴”项目,是一个由党团领导、心理教授督导的,集心理调节、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学生志愿项目,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偏远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通过作文、书信交流结对活动,辅以联谊、心理辅导等,进行一对一长期心理帮扶。“项目坚持了十年,可复制、可普及、可持续,得到中小学校、高校及社会的高度认可。”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你好·青春》励志音乐剧根据聋人女孩张天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听障女孩为梦想坚定前行的故事,向广大青少年传递青春向上向善的力量,提倡同学间互助友爱,反对校园欺凌。该剧于2016年正式巡演,至今已在国内完成90余场公开演出,直接触达目标群体70000余人,并荣获多项专业性认可。(记者 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