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公园城市建设“两年考” 看成都如何描绘未来之城

  • 2020年01月12日 08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1月11日,成都市市级领导干部和区(市、县)主要领导完成了一次“拉练”,主题是“公园城市建设”。

    近两年来,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从试点建设、理论探索到全面实施、创新施策……一步步解题、一步步答卷。

    如何营造各种场景?怎样做到各美其美?能否创新思维模式?参与拉练者既是汇报人,也是答卷人。

    各美其美

    公园城市是成都最大辨识度

    金牛区新金牛公园内,附近居民在公园绿道上晨跑、运动;锦江公园慢行空间滨河绿道上,市民、游客在此体验成都慢生活……

    在“拉练”中,各区(市、县)选取一个公园城市建设点位进行展示和讲解。这些公园有沿江新建的,有处于中心主城区的,也有覆盖大片湿地自成一体的,各具特色、各美其美。

    而将这些独具特色的公园串珠成链、串联成势的,是成都正在打造的世界最长绿道系统——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

    一条条绿道形成带状公园,构筑起公园城市“骨架”;一条条绿道成为市民群众“回家的路”“上学的路”“旅游的路”,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消费场景。

    从绿道望向成都全域版图:东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筑景成势,打造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中部,成都版“中央公园”锦江公园以锦江为脉贯穿南北48公里;西部,龙门山脉片区、都江堰精华灌区不断夯实成都生态本底……依托自然山水塑景成园,一个个山水生态公园跃然成型。

    一次“拉练”,集中展示了各地因地制宜的建设成果;两年实践,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方向更清、路径更明——

    目前,成都已初步形成公园城市的“六大形态”:天府绿道公园、山水生态公园、乡村郊野公园、人文城市公园、城市街区公园、产业社区公园。这些形态营造出公园城市全域公园场景。

    “公园城市引领城市发展方式变革,未来的城市形态绝不止于此。”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表示,观摩不是希望大家互相复制,而是要互相借鉴思维模式和理论模式,涌现更多创新。

    场场交织

    创造新的生活场消费场创意场

    从早到晚、两支队伍分头奔赴数个区(市、县)。“拉练”点位密集、信息丰富,让拉练者们不仅点赞公园的“高颜值”,更注重“看门道”,积极分享交流公园建设背后的市场运作、商业逻辑。

    世界最长绿道、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系列“大手笔”背后,考验规划建设和长效发展能力。

    生态建设钱从哪里来?怎么可持续?是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承“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提前谋划生态投资和价值的多元转化,保障生态建设投入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公园城市的永续发展。

    一个个公园,有的追忆历史,有的创造时尚,有的弥漫烟火气,有的承载新经济。公园不只是公园,而是一个个新的生活场消费场创意场。

    见缝插绿拆墙见绿,在细微之处提升城市幸福感。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人民公园、望江楼公园等4个公园“开墙迎客”,拆除围墙、绿篱1100余米,开敞空间种满绿植、添设便民设施,受到市民、游客点赞。

    实施旧城更新。在二仙桥,成华区盘活城市工业遗产,与完美世界控股集团牵手,让“60多岁老仓库”变身产业社区公园的代表。成华区望平滨河路沿锦江打造慢行开敞空间,再植入各类商业业态,成为市民、游客喜爱“打卡”的城市街区公园。

    培育消费新场景。“四成观众来自省外,‘打飞的’来看剧。”《成都偷心》是锦江区东湖公园域上和美艺术馆的招牌。东湖公园以发展文创产业平衡生态建设投入,聚集先锋剧场、域上和美艺术馆、红美术馆、艺术长廊等文创项目,有效转化生态价值。

    林湖交汇、蓝绿交织的生态本底更加厚实,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城市界面初步显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城市画卷徐徐铺开,是这场“拉练”留给大家的共同印象。(记者 李秋怡 吴亚飞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公园城市建设“两年考” 看成都如何描绘未来之城

  • 2020年01月12日 08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月11日,成都市市级领导干部和区(市、县)主要领导完成了一次“拉练”,主题是“公园城市建设”。

    近两年来,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从试点建设、理论探索到全面实施、创新施策……一步步解题、一步步答卷。

    如何营造各种场景?怎样做到各美其美?能否创新思维模式?参与拉练者既是汇报人,也是答卷人。

    各美其美

    公园城市是成都最大辨识度

    金牛区新金牛公园内,附近居民在公园绿道上晨跑、运动;锦江公园慢行空间滨河绿道上,市民、游客在此体验成都慢生活……

    在“拉练”中,各区(市、县)选取一个公园城市建设点位进行展示和讲解。这些公园有沿江新建的,有处于中心主城区的,也有覆盖大片湿地自成一体的,各具特色、各美其美。

    而将这些独具特色的公园串珠成链、串联成势的,是成都正在打造的世界最长绿道系统——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

    一条条绿道形成带状公园,构筑起公园城市“骨架”;一条条绿道成为市民群众“回家的路”“上学的路”“旅游的路”,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消费场景。

    从绿道望向成都全域版图:东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筑景成势,打造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中部,成都版“中央公园”锦江公园以锦江为脉贯穿南北48公里;西部,龙门山脉片区、都江堰精华灌区不断夯实成都生态本底……依托自然山水塑景成园,一个个山水生态公园跃然成型。

    一次“拉练”,集中展示了各地因地制宜的建设成果;两年实践,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方向更清、路径更明——

    目前,成都已初步形成公园城市的“六大形态”:天府绿道公园、山水生态公园、乡村郊野公园、人文城市公园、城市街区公园、产业社区公园。这些形态营造出公园城市全域公园场景。

    “公园城市引领城市发展方式变革,未来的城市形态绝不止于此。”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表示,观摩不是希望大家互相复制,而是要互相借鉴思维模式和理论模式,涌现更多创新。

    场场交织

    创造新的生活场消费场创意场

    从早到晚、两支队伍分头奔赴数个区(市、县)。“拉练”点位密集、信息丰富,让拉练者们不仅点赞公园的“高颜值”,更注重“看门道”,积极分享交流公园建设背后的市场运作、商业逻辑。

    世界最长绿道、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系列“大手笔”背后,考验规划建设和长效发展能力。

    生态建设钱从哪里来?怎么可持续?是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承“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提前谋划生态投资和价值的多元转化,保障生态建设投入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公园城市的永续发展。

    一个个公园,有的追忆历史,有的创造时尚,有的弥漫烟火气,有的承载新经济。公园不只是公园,而是一个个新的生活场消费场创意场。

    见缝插绿拆墙见绿,在细微之处提升城市幸福感。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人民公园、望江楼公园等4个公园“开墙迎客”,拆除围墙、绿篱1100余米,开敞空间种满绿植、添设便民设施,受到市民、游客点赞。

    实施旧城更新。在二仙桥,成华区盘活城市工业遗产,与完美世界控股集团牵手,让“60多岁老仓库”变身产业社区公园的代表。成华区望平滨河路沿锦江打造慢行开敞空间,再植入各类商业业态,成为市民、游客喜爱“打卡”的城市街区公园。

    培育消费新场景。“四成观众来自省外,‘打飞的’来看剧。”《成都偷心》是锦江区东湖公园域上和美艺术馆的招牌。东湖公园以发展文创产业平衡生态建设投入,聚集先锋剧场、域上和美艺术馆、红美术馆、艺术长廊等文创项目,有效转化生态价值。

    林湖交汇、蓝绿交织的生态本底更加厚实,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城市界面初步显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城市画卷徐徐铺开,是这场“拉练”留给大家的共同印象。(记者 李秋怡 吴亚飞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