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审计:服务国家治理 护航四川高质量发展

  • 2019年09月28日 09时4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审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审计。


    审计人员深入交通建设项目一线开展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审计事业发展迎来新的篇章。

    近年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努力当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败的“利剑”,念好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在服务和促进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把准新定位 服务国家治理的主动性不断提升

    今年7月末,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主要负责人向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于四川省2018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和往年不同,本次《报告》在出台过程中,首先由省委审计委员会听取并审议,随后省审计厅依法向省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经省政府同意后,最后向省人大常委会作报告。

    “这种程序上的变化,体现了省委审计委员会成立后,省委对审计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体现了新时代审计功能定位的提升。”省审计厅负责人表示。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省审计厅按照中央《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我省实施方案,加大对中央和省委重大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相关情况的监督力度,促进政令畅通。

    以我省“头等大事”脱贫攻坚为例,省审计厅主动作为,把扶贫审计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片区轮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举措在基层落地落实。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后,审计机关加强责任意识,在推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积极作为,深入揭示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审计发现,一些地方存在落实政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要求及时清退涉企保证金。

    在四川审计机关成立35周年的历史节点,去年11月,按照省委关于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发改、财政、国资等部门的有关职能划入审计机关,目的在于避免重复检查和监督盲区,形成审计监督的整体合力。

    去年底至今年初,省委成立审计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至此,四川审计机关不仅是国家机关,也正式成为了党的工作部门,标志四川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步入了新时期。

    总体来看,伴随近年来的改革,全省审计工作更加注重发挥“经济体检”功能,推动“治已病、防未病”,有效服务了国家治理创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审计机关已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了220项制度。

    肩负新使命 助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的质效不断提升

    “审水”“审地”,还要“审空气”。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继关注水污染、退耕还林、沙化治理等资源环境后,2017年省审计厅全新增加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审计。“审空气”一词,成为当年度的一个高频词。

    加强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这是省委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近年来,四川审计人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视野不断扩大、方法不断创新,服务大局成效也愈加显著。

    在经济建设方面,政策跟踪审计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持续追踪“三大攻坚战”“三去一降一补”“放管服”改革和“项目年”活动等落实情况;政府投资审计聚焦“三个转变”,不断提升四川投资审计转型发展质效;企业审计首次覆盖所有省级部门管理的企业;金融审计首次实现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全覆盖;涉农领域首次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

    在民生保障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审计调查,推动我省变革发放方式,变“一卡通”为社会保障卡“一卡统”,保障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去年围绕热点难点首次开展的学前教育审计调查、中心城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审计调查和殡葬服务专项审计调查取得初步成果,如通过殡葬服务审计,推动一些地方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等问题进行整改。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审计机关紧盯权力运行轨迹,增加了对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等情况的检查。

    省审计厅还把“防未病”理念融入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会同省委组织部制定四类干部五张履行经济责任重点风险提示清单,作为领导干部任前谈话学习和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审计的力量在于公开。2013年,全省各市州和所属区县审计机关基本实行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从2017年开始,向省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首次采用了报告+附件的方式,列出了报告反映问题的清单,涉及问题点名到单位、具体到金额。

    打造新“铁军” 担当时代使命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面对审计全覆盖的时代要求,审计人如何担当肩上使命?

    省审计厅深刻认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定不移打造新时代的审计“铁军”,努力建设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审计队伍。

    随着审计作用的不断强化,审计机关干部容易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违纪违规者“围猎”的对象。省审计厅党组深化落实“两个责任”,组织党员干部赴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用好《忏悔实录》系列反面教材,坚决防止“灯下黑”;制定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新规,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不断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建设。每年举行多次审计大讲堂,定期举办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班;加大干部上挂下派、轮岗交流力度,在不同专业岗位、大型审计项目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开展实战锻炼。去年,省审计厅还选派5名干部到县区政府挂职,7名优秀处科级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一线,从全省抽调8名同志赴凉山参加综合驻村帮扶,促进审计干部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省审计厅军转干部占比约30%,他们进入审计系统后,被浓厚的学习氛围所感染。

    一位军转女干部,晚上陪着孩子入睡后,偷偷起床学习到深夜;周末,她把孩子交给丈夫,跑去参加学习培训。仅用两年时间,她考取审计师证书,跨入审计业务大门;再过两年,她又考取了会计证,考读会计研究生。如今,她已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业务处室负责人。

    从2013年到现在,全省审计机关的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增长16%以上;省审计厅业务处室的中级职称公务员占比超过80%,比5年前高出10个百分点。

    随着素养的提高,审计干部大局意识更加强烈,为民服务、为基层分忧的情怀更加深厚。今年开始,省审计厅强力推进统筹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通过“两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减轻被审计单位工作负担,同时提升审计监督整体效能。

    业内人士指出,“两统筹”是一次打破内部条块分割、刀刃向内的重大改革。省审计厅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有一支风清气正、忠诚担当的审计‘铁军’,有能力应对改革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治蜀兴川事业做出审计人的新贡献!”

    36年来,四川审计人发扬川人“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开拓奋进,在推进审计事业发展中探索了一大批新做法,留下不少“首创”,形成了诸多具有特色的实践经验。

    四川审计大事点击

    ●1983年6月,全国第一个县级审计机关——四川省平昌县审计局挂牌成立。

    ●1984年,由原省审计局牵头,会同省、市纪委、财政、税务、人行等部门组成联合审计调查组,对泸州市税务局执法违法、以税谋私问题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查出违纪金额70多万元,这是省审计局成立后查出的第一个大案,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审计署在全国范围内通报。

    ●1985年,成立四川省审计学会。

    ●1986年,召开四川审计机关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思想政治工作会,吹响了审计争做“经济警察”“经济医生”的冲锋号。

    ●1986年,省政府要求全省县级审计部门开展同级财政决算审签,当时被称为“财政审计四川模式”。

    ●1988年起,探索交叉审计等模式,加大对市州财政审计力度,至1993年全省各市县财政都轮审了两遍以上(除重庆市外)。

    ●1993年,在全国率先实行“一次审两年,两年审一次”的金融保险机构轮审制度。

    ●199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

    ●2000年,我省颁布了《四川省财政收支审计条例》,这是全国首部财政审计地方性法规。

    ●200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市、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县以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出统一规定。

    ●2007年,出台《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是全国第3个由地方人大通过的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出台《四川省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款物审计监督工作应急预案》等文件,探索灾后重建全过程跟踪审计,为巨灾审计提供了经验。

    ●2012年,我省修订财政审计收支条例,将全部财政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范围,这是四川财政审计法治建设一大突破。

    ●2014年起,开展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扶贫审计。

    ●2017年,省审计厅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近日通过验收,并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

    ●2018年,我省印发《四川省审计约谈办法》,在全国省级审计机关中率先全面、系统构建审计约谈制度。

    ●2019年,中共四川省委审计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意见》。

    灾后重建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 为巨灾审计提供经验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审计机关按照国家审计署统一部署,肩负起“非常使命”,在积极自救的同时,把参与和服务抗震救灾作为第一任务。从抢险救灾应急到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全省审计机关创造性地对资金、项目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巨灾审计提供了经验。

    针对应急抢险初期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忙乱的状况,审计机关决定对救灾款物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推动向有章有序过渡,促进相关单位和各环节不断改进问题。

    在灾后重建中,省审计厅提出“提前介入、事中审计、全程跟踪、严格监管、有效防范”的工作思路。全省派出上万人次审计人员、组织数千个审计组分赴一线;提出的审计建议中,被采纳和整改的达5460条,促进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300项;促进1904个项目加快建设进度,2055个项目改进工程质量管理,节约资金或挽回损失14.77亿元。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全省审计机关对照中央确立的“四川负总责、地方为主体”灾后重建领导机制,进一步创新跟踪审计方法,在全国探索了以省审计厅为领导、灾区审计机关为中心、对口援建和社会审计为补充、内部审计为基础的“五位一体”灾后重建跟踪审计服务体系,打破了原有界限,扩大了监督张力。

    我省探索的灾后审计模式和经验,在“11·22”康定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推动阳光重建、廉洁重建、高效重建。(郑雨 图片由四川省审计厅提供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审计:服务国家治理 护航四川高质量发展

  • 2019年09月28日 09时4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审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审计。


    审计人员深入交通建设项目一线开展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审计事业发展迎来新的篇章。

    近年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努力当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败的“利剑”,念好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在服务和促进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把准新定位 服务国家治理的主动性不断提升

    今年7月末,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主要负责人向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于四川省2018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和往年不同,本次《报告》在出台过程中,首先由省委审计委员会听取并审议,随后省审计厅依法向省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经省政府同意后,最后向省人大常委会作报告。

    “这种程序上的变化,体现了省委审计委员会成立后,省委对审计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体现了新时代审计功能定位的提升。”省审计厅负责人表示。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省审计厅按照中央《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我省实施方案,加大对中央和省委重大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相关情况的监督力度,促进政令畅通。

    以我省“头等大事”脱贫攻坚为例,省审计厅主动作为,把扶贫审计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片区轮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举措在基层落地落实。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后,审计机关加强责任意识,在推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积极作为,深入揭示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审计发现,一些地方存在落实政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要求及时清退涉企保证金。

    在四川审计机关成立35周年的历史节点,去年11月,按照省委关于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发改、财政、国资等部门的有关职能划入审计机关,目的在于避免重复检查和监督盲区,形成审计监督的整体合力。

    去年底至今年初,省委成立审计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至此,四川审计机关不仅是国家机关,也正式成为了党的工作部门,标志四川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步入了新时期。

    总体来看,伴随近年来的改革,全省审计工作更加注重发挥“经济体检”功能,推动“治已病、防未病”,有效服务了国家治理创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审计机关已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了220项制度。

    肩负新使命 助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的质效不断提升

    “审水”“审地”,还要“审空气”。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继关注水污染、退耕还林、沙化治理等资源环境后,2017年省审计厅全新增加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审计。“审空气”一词,成为当年度的一个高频词。

    加强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这是省委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近年来,四川审计人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视野不断扩大、方法不断创新,服务大局成效也愈加显著。

    在经济建设方面,政策跟踪审计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持续追踪“三大攻坚战”“三去一降一补”“放管服”改革和“项目年”活动等落实情况;政府投资审计聚焦“三个转变”,不断提升四川投资审计转型发展质效;企业审计首次覆盖所有省级部门管理的企业;金融审计首次实现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全覆盖;涉农领域首次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

    在民生保障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审计调查,推动我省变革发放方式,变“一卡通”为社会保障卡“一卡统”,保障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去年围绕热点难点首次开展的学前教育审计调查、中心城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审计调查和殡葬服务专项审计调查取得初步成果,如通过殡葬服务审计,推动一些地方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等问题进行整改。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审计机关紧盯权力运行轨迹,增加了对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等情况的检查。

    省审计厅还把“防未病”理念融入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会同省委组织部制定四类干部五张履行经济责任重点风险提示清单,作为领导干部任前谈话学习和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审计的力量在于公开。2013年,全省各市州和所属区县审计机关基本实行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从2017年开始,向省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首次采用了报告+附件的方式,列出了报告反映问题的清单,涉及问题点名到单位、具体到金额。

    打造新“铁军” 担当时代使命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面对审计全覆盖的时代要求,审计人如何担当肩上使命?

    省审计厅深刻认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定不移打造新时代的审计“铁军”,努力建设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审计队伍。

    随着审计作用的不断强化,审计机关干部容易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违纪违规者“围猎”的对象。省审计厅党组深化落实“两个责任”,组织党员干部赴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用好《忏悔实录》系列反面教材,坚决防止“灯下黑”;制定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新规,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不断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建设。每年举行多次审计大讲堂,定期举办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班;加大干部上挂下派、轮岗交流力度,在不同专业岗位、大型审计项目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开展实战锻炼。去年,省审计厅还选派5名干部到县区政府挂职,7名优秀处科级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一线,从全省抽调8名同志赴凉山参加综合驻村帮扶,促进审计干部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省审计厅军转干部占比约30%,他们进入审计系统后,被浓厚的学习氛围所感染。

    一位军转女干部,晚上陪着孩子入睡后,偷偷起床学习到深夜;周末,她把孩子交给丈夫,跑去参加学习培训。仅用两年时间,她考取审计师证书,跨入审计业务大门;再过两年,她又考取了会计证,考读会计研究生。如今,她已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业务处室负责人。

    从2013年到现在,全省审计机关的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增长16%以上;省审计厅业务处室的中级职称公务员占比超过80%,比5年前高出10个百分点。

    随着素养的提高,审计干部大局意识更加强烈,为民服务、为基层分忧的情怀更加深厚。今年开始,省审计厅强力推进统筹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通过“两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减轻被审计单位工作负担,同时提升审计监督整体效能。

    业内人士指出,“两统筹”是一次打破内部条块分割、刀刃向内的重大改革。省审计厅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有一支风清气正、忠诚担当的审计‘铁军’,有能力应对改革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治蜀兴川事业做出审计人的新贡献!”

    36年来,四川审计人发扬川人“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开拓奋进,在推进审计事业发展中探索了一大批新做法,留下不少“首创”,形成了诸多具有特色的实践经验。

    四川审计大事点击

    ●1983年6月,全国第一个县级审计机关——四川省平昌县审计局挂牌成立。

    ●1984年,由原省审计局牵头,会同省、市纪委、财政、税务、人行等部门组成联合审计调查组,对泸州市税务局执法违法、以税谋私问题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查出违纪金额70多万元,这是省审计局成立后查出的第一个大案,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审计署在全国范围内通报。

    ●1985年,成立四川省审计学会。

    ●1986年,召开四川审计机关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思想政治工作会,吹响了审计争做“经济警察”“经济医生”的冲锋号。

    ●1986年,省政府要求全省县级审计部门开展同级财政决算审签,当时被称为“财政审计四川模式”。

    ●1988年起,探索交叉审计等模式,加大对市州财政审计力度,至1993年全省各市县财政都轮审了两遍以上(除重庆市外)。

    ●1993年,在全国率先实行“一次审两年,两年审一次”的金融保险机构轮审制度。

    ●199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

    ●2000年,我省颁布了《四川省财政收支审计条例》,这是全国首部财政审计地方性法规。

    ●200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市、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县以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出统一规定。

    ●2007年,出台《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是全国第3个由地方人大通过的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出台《四川省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款物审计监督工作应急预案》等文件,探索灾后重建全过程跟踪审计,为巨灾审计提供了经验。

    ●2012年,我省修订财政审计收支条例,将全部财政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范围,这是四川财政审计法治建设一大突破。

    ●2014年起,开展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扶贫审计。

    ●2017年,省审计厅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近日通过验收,并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

    ●2018年,我省印发《四川省审计约谈办法》,在全国省级审计机关中率先全面、系统构建审计约谈制度。

    ●2019年,中共四川省委审计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意见》。

    灾后重建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 为巨灾审计提供经验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审计机关按照国家审计署统一部署,肩负起“非常使命”,在积极自救的同时,把参与和服务抗震救灾作为第一任务。从抢险救灾应急到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全省审计机关创造性地对资金、项目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巨灾审计提供了经验。

    针对应急抢险初期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忙乱的状况,审计机关决定对救灾款物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推动向有章有序过渡,促进相关单位和各环节不断改进问题。

    在灾后重建中,省审计厅提出“提前介入、事中审计、全程跟踪、严格监管、有效防范”的工作思路。全省派出上万人次审计人员、组织数千个审计组分赴一线;提出的审计建议中,被采纳和整改的达5460条,促进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300项;促进1904个项目加快建设进度,2055个项目改进工程质量管理,节约资金或挽回损失14.77亿元。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全省审计机关对照中央确立的“四川负总责、地方为主体”灾后重建领导机制,进一步创新跟踪审计方法,在全国探索了以省审计厅为领导、灾区审计机关为中心、对口援建和社会审计为补充、内部审计为基础的“五位一体”灾后重建跟踪审计服务体系,打破了原有界限,扩大了监督张力。

    我省探索的灾后审计模式和经验,在“11·22”康定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推动阳光重建、廉洁重建、高效重建。(郑雨 图片由四川省审计厅提供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