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说好“四川话”?

  • 2019年09月18日 07时5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人围绕记者关心的话题介绍情况。 (记者郝飞摄)

    “全面深化改革,四川特色如何体现?”9月17日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央的统一部署,如何才能既对标中央讲好“普通话”,也立足本地说好“四川话”?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宋光辉回应。作为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敢于开风气之先、勇于走变革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在坚决贯彻中央改革部署的同时,推出了众多体现四川特色、突出四川优势、对四川改革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自主创新改革。

    这些改革主要包括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创新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等10个方面。

    体现四川特色的自主创新改革

    ●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启动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

    ●创新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

    ●推出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活力系列政策举措

    ●加大力度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稳慎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健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

    ●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研究启动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A 准

    准确把握省情,准确对症施策

    突出四川特色,首先在准。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是四川基本省情。对准这一实际问题,四川推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出台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五大片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五大片区发展规划,探索实行差别化的人口、财政、投资、产业、用地政策等。根本就在于瞄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服务“一干多支”发展战略。

    又比如,作为水电资源大省,四川一边常年弃水,一边企业又反映用电难、用电贵。对准这个问题,2018年我省专门出台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16条改革举措,实施加快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对部分绿色高载能企业定向降价等举措。

    问题抓得准,效果自然好。“2018年共为企业减少电费150亿元,用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把我们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介绍。

    B 早

    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延续至今

    十大特色的改革举措中,在全国率先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格外引人瞩目。

    为什么能率先?历史有回答。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也是中国农村和国企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历来都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早”是颇具四川特色的改革精神。

    1978年初,广汉县委在金鱼公社启动了“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试点。1980年6月,广汉县向阳乡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挂上了“乡人民政府”牌子,成为我国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开风气之先,现实有呼应。“这一精神延续到今天。”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品华表示。近年来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四川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试点单位已由20家单位扩大至45家单位,试点内容也从原来的3项扩大至6项。目前,这一改革经验已在全国多地推广。

    不止这一个。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今年7月,四川出台《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6+1”总体方案》,把德阳、资阳、眉山、南充、自贡、内江和温江等作为改革先行区,努力提升四川对外开放的整体影响力。

    C 稳

    蹄疾步稳,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稳慎”——发布会上,宋光辉用到这样一个词。

    何为稳慎?稳,即不冒进,有章法,循序渐进;慎,深思熟虑,反复斟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部署的改革任务,各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余华看来,取得这一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稳”。

    以统筹城乡改革为例,2003年成都拉开这一改革试点序幕;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推进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从统筹城乡改革起步算起,到今年,成都在这条试点道路上前行了16年。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对上述改革的延续。2014年,四川成为全国首批3个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体推进试点省之一,省委、省政府把确权登记作为农业农村改革基础工作,依法有序推行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总结推广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改革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先点后面,循序渐进,绝不盲目冒进。

    D 合

    既有制度设计的合力,也有推进步骤的合力

    “改革的关键是形成合力。”宋光辉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关键在于整合资源,系统推进。”

    有制度设计的合力。为了更好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文化强省的亮丽名片,四川专门制定《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从创新规划、要素保障、竞争激励等方面明确了系列政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也有推进步骤的合力。健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是四川一项具有特色的改革举措。为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四川专门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还出台了促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16条政策”、深度贫困县实施人才振兴工程意见、加强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18条政策”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基本构建起上下联动、衔接配套的人才强省制度体系,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具合力。 (记者 罗之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说好“四川话”?

  • 2019年09月18日 07时5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人围绕记者关心的话题介绍情况。 (记者郝飞摄)

    “全面深化改革,四川特色如何体现?”9月17日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央的统一部署,如何才能既对标中央讲好“普通话”,也立足本地说好“四川话”?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宋光辉回应。作为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敢于开风气之先、勇于走变革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在坚决贯彻中央改革部署的同时,推出了众多体现四川特色、突出四川优势、对四川改革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自主创新改革。

    这些改革主要包括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创新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等10个方面。

    体现四川特色的自主创新改革

    ●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启动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

    ●创新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

    ●推出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活力系列政策举措

    ●加大力度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稳慎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健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

    ●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研究启动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A 准

    准确把握省情,准确对症施策

    突出四川特色,首先在准。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是四川基本省情。对准这一实际问题,四川推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出台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五大片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五大片区发展规划,探索实行差别化的人口、财政、投资、产业、用地政策等。根本就在于瞄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服务“一干多支”发展战略。

    又比如,作为水电资源大省,四川一边常年弃水,一边企业又反映用电难、用电贵。对准这个问题,2018年我省专门出台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16条改革举措,实施加快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对部分绿色高载能企业定向降价等举措。

    问题抓得准,效果自然好。“2018年共为企业减少电费150亿元,用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把我们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介绍。

    B 早

    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延续至今

    十大特色的改革举措中,在全国率先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格外引人瞩目。

    为什么能率先?历史有回答。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也是中国农村和国企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历来都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早”是颇具四川特色的改革精神。

    1978年初,广汉县委在金鱼公社启动了“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试点。1980年6月,广汉县向阳乡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挂上了“乡人民政府”牌子,成为我国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开风气之先,现实有呼应。“这一精神延续到今天。”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品华表示。近年来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四川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试点单位已由20家单位扩大至45家单位,试点内容也从原来的3项扩大至6项。目前,这一改革经验已在全国多地推广。

    不止这一个。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今年7月,四川出台《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6+1”总体方案》,把德阳、资阳、眉山、南充、自贡、内江和温江等作为改革先行区,努力提升四川对外开放的整体影响力。

    C 稳

    蹄疾步稳,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稳慎”——发布会上,宋光辉用到这样一个词。

    何为稳慎?稳,即不冒进,有章法,循序渐进;慎,深思熟虑,反复斟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部署的改革任务,各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余华看来,取得这一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稳”。

    以统筹城乡改革为例,2003年成都拉开这一改革试点序幕;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推进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从统筹城乡改革起步算起,到今年,成都在这条试点道路上前行了16年。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对上述改革的延续。2014年,四川成为全国首批3个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体推进试点省之一,省委、省政府把确权登记作为农业农村改革基础工作,依法有序推行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总结推广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改革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先点后面,循序渐进,绝不盲目冒进。

    D 合

    既有制度设计的合力,也有推进步骤的合力

    “改革的关键是形成合力。”宋光辉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关键在于整合资源,系统推进。”

    有制度设计的合力。为了更好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文化强省的亮丽名片,四川专门制定《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从创新规划、要素保障、竞争激励等方面明确了系列政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也有推进步骤的合力。健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是四川一项具有特色的改革举措。为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四川专门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还出台了促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16条政策”、深度贫困县实施人才振兴工程意见、加强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18条政策”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基本构建起上下联动、衔接配套的人才强省制度体系,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具合力。 (记者 罗之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