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省“强”在什么地方
《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提出深入实施“八大工程”
近日,我省印发《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提出将通过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强化“两个保障”,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创新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地,着力构建现代舆论传播高地和文艺繁荣发展高峰,着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实现文化建设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到202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
文化强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将实施哪些重点举措?如何进行保障落实?5月6日,《纲要》起草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对《纲要》进行解读。
文化建设由“大”到“强”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以上,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四川是文化大省,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纲要》提出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文化建设的强烈氛围,形成推动文化建设的强力举措,激发促进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实现文化建设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
具体来讲,“强”将表现在6个方面:主流思想引领力显著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文艺精品创造力显著增强,文化服务供给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发展保障力显著增强。
“其中,在巴蜀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方面,《纲要》明确,古蜀文明、巴文化等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成效显著,巴蜀文化学术研究体系完备、成果丰硕,巴蜀文脉传承有序、影响广泛,‘天府四川’形象标识鲜明,巴蜀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魅力更加彰显。”该负责人说,而在文艺精品创造力显著增强方面,振兴出版、振兴影视、振兴川剧和曲艺“三大振兴工程”要取得重大成果,文学、影视、音乐、川剧、舞台艺术、网络文学等领域要催生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在文化服务供给力显著增强方面,将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有力,个性化多层次文化需求有效满足,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面覆盖,建成城市社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文化产业是一个地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充满蓬勃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在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方面,将促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文化市场主体和经营收入实现倍增,涌现一批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以上,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八大工程”明确发展路径
凝练“天府四川”形象主标识,打响“熊猫家园·天府四川”“神秘古蜀·天府四川”“美景美食·天府四川”等品牌
我省将重点实施的“八大工程”,明确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具体举措和路径。
“八大工程”分别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程、新闻舆论影响力竞争力提升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
“‘八大工程’既基于我省发展实际情况,又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内容丰富,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其中部分内容是我省创新性的举措,具有独特性。”该负责人说。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方面,亮点多多。根据《纲要》,将重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保护传承、教育普及、转化发展,包括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专门研究机构、建设三星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重点博物馆、培育创建100个四川最美古村落、创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示范基地、实施青少年“能文能武”培养计划、实施传统文化文创品牌创建计划等。
其中,将重点实施17项工程: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三国蜀汉文化研究传承、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藏羌彝文化保护发展、川剧振兴和地方戏曲曲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古籍文献保护研究利用、最美人文古镇(村落)创建、四川武术文化传承发展、巴蜀书画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振兴、革命文化传承弘扬、传统工艺振兴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巴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四川老字号保护发展、文化经典诵读。
“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和鲜明四川文化元素融入思想道德建设、社会行为规范和现代产业发展之中。”该负责人说。
“此外,《纲要》还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走出去等领域的具体举措和重点任务,提出具体项目和工程。”该负责人说,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将以文旅经济发展为重要引擎,实施超级IP打造计划,做强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和标志。
在文化走出去方面,我省提出将深入挖掘遗迹遗物、蜀工蜀艺、名人名篇、川剧川曲、民族民俗、美景美食“六大资源”,凝练“天府四川”形象主标识,打响“熊猫家园·天府四川”“神秘古蜀·天府四川”“美景美食·天府四川”等品牌。
《纲要》还提出将通过实施巴蜀文化青年英才培养支持计划等举措强化人才保障,通过完善公共财政文化投入机制、发展文化金融等举措强化制度保障,以确保任务措施落实。
重点实施“8大工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程
新闻舆论影响力竞争力提升工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程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
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
17项重点工程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古蜀文明保护传承
三国蜀汉文化研究传承
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
藏羌彝文化保护发展
川剧振兴和地方戏曲曲艺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古籍文献保护研究利用
最美人文古镇(村落)创建
四川武术文化传承发展
巴蜀书画传承发展
传统节日振兴
革命文化传承弘扬
传统工艺振兴发展
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
巴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四川老字号保护发展
文化经典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