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经济区将共享高端人才!10条人才新政颁布!
近日,四川出台《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积极探索人才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着力将成都平原经济区打造成为人才管理改革先行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共同体。
究竟有哪十条干货?
一起看↓↓↓
一、加快构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高地。
二、探索高端人才政策资源共享模式。
三、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四、建立赴外招才引智省市联动机制。
五、畅通干部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渠道。
六、开辟重点人才特殊支持通道。
七、创新科技、人才与金融对接方式。
八、开展人才安居工程先行试点。
九、完善区域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十、建立区域人才发展联合推进体系。
打破地域限制,探索高端人才政策共享模式是《措施》的一大亮点。
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高端人才分布不均的突出问题,四川将打破户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建立高端人才评价互认机制,促进区域社会保险互通、教育医疗资源共享、人才优惠政策联动、区域人才顺畅流动,形成:“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其他市(州)”、“总部在成都、基地在其他市(州)”、“家在成都、工作在周边市”的人才资源共享新模式。
同时,为推动成都发挥作为“主干”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四川将建立高端人才公共服务跟随机制,对从成都疏解转移的重点项目和企业的高端人才,“蓉漂计划”等入选者到环成都经济圈7市的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其他市(州)在成都建立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和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入驻的高端人才,符合条件的颁发“天府英才卡”,享受项目迁入(出)地相关公共配套资源。
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更好服务发展。
根据《措施》,四川将围绕在川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未来科学中心,打造成德绵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示范区;依托天府大道、成绵乐高速沿线布局建设院士专家产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优先支持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来川设立海外研发及孵化中心和各类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环成都经济圈人才走廊;规划建设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知识经济圈,支持跨区域跨行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和军民融合特色基地,打造若干区域人才小高地、产业人才大集群。
让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措施》提出,四川鼓励先行先试,实行人才服务保障特殊政策。
从引进看,四川将实行高端人才引进特殊支持政策,开辟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依托省“千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四川计划”给予优先支持。
在职称评审方面,四川将中小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卫生、农业、工程等高级职称评审权逐步下放,授权各地核发和管理本区域内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在融资方面,四川将创新“人才贷”融资模式,统筹省市两级金融机构,对省市人才计划入选者,根据其创办领办企业前景,可给予最长3年、最高1000万元贷款的银行授信,并重点支持高科技企业上市。
畅通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渠道。
《措施》明确,四川将建立赴外招才引智联动机制,采取省市联合组团、用人单位为主的方式,每年组团赴国(境)外开展专项招才,赴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重点城市举办人才活动周,联动开展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行动。
此外,四川还将畅通干部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渠道,支持在蓉高校结合区域和产业发展在7市建设产学研园区、研发平台,支持成都与7市定期互派优秀年轻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交流挂职,支持8市联合举办各类人才峰会、人才论坛和创新创业大赛,促进人才资源优势互补、智力成果互通互享。
据了解,日前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已就干部人才工作协同发展达成协议,在干部交流、人才一体化发展、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记者 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