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不断擦亮川菜“金字招牌” 彭州“蔬”写新篇章 助力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19年11月13日 07时3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彭州市天府蔬香博览园。(韩雪梅 乔刚 摄)

       

    11月1日至7日,第十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十届菜博会”)在成都彭州市天府蔬香博览园举行: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共400余家企业参展;预计签订农业投资项目21个,协议资金约200亿元……这一连串数字,是第十届菜博会交出的“成绩单”。

    历经十年发展,菜博会正打造成为全省农业产业的“金字招牌”。第十届菜博会上,川菜产业发展蓝图受关注:力争到2022年,全省川菜综合产值达到3000亿元。

    小小“菜篮子”连接千万家,作为我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川菜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是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和“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彭州是全省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年种植面积82万亩。2018年蔬菜总产量233万吨,产值34亿元。

    彭州市作为全国首批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主要的商品蔬菜产销基地之一,形成了“北有寿光,南有彭州”蔬菜产业格局。近年来,在全省加快促进川菜“走出去”部署中,彭州市主动承担起“优质食材供给”的责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农业增效

    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

    “酒香也怕巷子深,货好也要靠吆喝。”打响川菜品牌是农业增效的核心。

    以菜博会为例,以部省名义联合举办的菜博会已成功举办10届,唱响了“四川蔬菜天然生态”品牌,稳固了四川蔬菜在全国“南菜北运”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会展交易平台。

    从全省来看,通过菜博会、菌博会、农博会等展会,“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等市场拓展活动,借力“一带一路”建设、“蓉欧+”等开展川菜品牌营销,川菜正成为四川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

    在具体品牌打造上,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彭州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大蒜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53万亩,全市“三品一标”认证125个,种植面积占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76%;培育了“彭州大蒜”“彭州莴笋”“龙门山”区域公用品牌等数十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品牌。此外,彭州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培育和发展彭州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平台,打造了彭州雨润全国蔬菜价格指数。彭州蔬菜及其加工产品销售遍及全国500多个市(县),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地区)。

    川菜“金字招牌”不断擦亮:打造了四川泡菜省级区域公共品牌,“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到2000多个。

    聚焦源头生产

    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

    以彭州市为中心的川西平原600万亩“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产业带,是四川主要的“南菜北运”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

    基地建设链接川菜产业源头,如何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

    作为全省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彭州多措并举——统筹运用国家灾后重建、土地综合整理和农田水利综合整治等涉农资金5.8亿元,不断提升产业基地配套设施,目前,已基本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蔬菜基地质量达四川省标准农田三级以上等级占比超80%。

    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全市共有蔬菜各类生产机械800余台(套);引进全自动蔬菜精量播种流水线,完成机耕作业102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9.5%,开展蔬菜、马铃薯等作物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建成生产示范区4处、面积1200亩。

    组建蔬菜产业化联合体,土地适度规模经营50万亩,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72%。建立蔬菜劳务、农机、植保、经纪等专业服务队,培育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组织600余家、蔬菜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

    此外,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将采取“政府扶持、龙头引领、农民参与”的形式,整合资源建设600万亩川菜基地,建设20万亩蔬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

    着力产业融合

    在优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

    近年来,川菜加工水平全国领先。四川是全国第一泡菜产业大省,豆瓣酱、火锅料、花椒油等系列川椒加工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郫县豆瓣更是享誉海内外……

    在彭州市濛阳镇,由部省共建的国家级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年果蔬交易量580万吨、交易额370亿元,已成为“西部第一、国内一流”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一座菜市场不断升级发展的背后,是彭州为之奋斗的梦想:做西部地区蔬菜产业的领跑者。面对消费者新需求,彭州大地菜面临新挑战,必须推动全产业链突破。

    聚焦“最先一公里”,优化完善采后处理和冷链物流。彭州建立蔬菜产地采后分选清洗、冷藏保鲜、储存包装等于一体的加工生产体系,延伸蔬菜全产业链条,提升蔬菜产品附加值。目前,已建成预冷库、冷藏库、气调库70余处,蔬菜冷藏保鲜容量达14万吨,每年可减少损耗1.2亿元以上。

    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广乐、民福记等蔬菜加工企业53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两家,彭州市年加工农产品52万吨、产值50亿元。积极推动亿佰家成都冷链物流产业园、四川永辉供应链现代产业园、中铁中基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彭州蔬菜加工和冷链物流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仅如此,50公里的蔬香大道上,绿道串联田野,菜园变市民游客的公园、乐园。彭州,正以“绿色”的名义,以不落幕的“田野嘉年华”,叫响“彭州蔬菜”这张国家名片。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不断擦亮川菜“金字招牌” 彭州“蔬”写新篇章 助力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19年11月13日 07时3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彭州市天府蔬香博览园。(韩雪梅 乔刚 摄)

       

    11月1日至7日,第十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十届菜博会”)在成都彭州市天府蔬香博览园举行: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共400余家企业参展;预计签订农业投资项目21个,协议资金约200亿元……这一连串数字,是第十届菜博会交出的“成绩单”。

    历经十年发展,菜博会正打造成为全省农业产业的“金字招牌”。第十届菜博会上,川菜产业发展蓝图受关注:力争到2022年,全省川菜综合产值达到3000亿元。

    小小“菜篮子”连接千万家,作为我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川菜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是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和“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彭州是全省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年种植面积82万亩。2018年蔬菜总产量233万吨,产值34亿元。

    彭州市作为全国首批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主要的商品蔬菜产销基地之一,形成了“北有寿光,南有彭州”蔬菜产业格局。近年来,在全省加快促进川菜“走出去”部署中,彭州市主动承担起“优质食材供给”的责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农业增效

    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

    “酒香也怕巷子深,货好也要靠吆喝。”打响川菜品牌是农业增效的核心。

    以菜博会为例,以部省名义联合举办的菜博会已成功举办10届,唱响了“四川蔬菜天然生态”品牌,稳固了四川蔬菜在全国“南菜北运”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会展交易平台。

    从全省来看,通过菜博会、菌博会、农博会等展会,“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等市场拓展活动,借力“一带一路”建设、“蓉欧+”等开展川菜品牌营销,川菜正成为四川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

    在具体品牌打造上,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彭州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大蒜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53万亩,全市“三品一标”认证125个,种植面积占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76%;培育了“彭州大蒜”“彭州莴笋”“龙门山”区域公用品牌等数十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品牌。此外,彭州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培育和发展彭州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平台,打造了彭州雨润全国蔬菜价格指数。彭州蔬菜及其加工产品销售遍及全国500多个市(县),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地区)。

    川菜“金字招牌”不断擦亮:打造了四川泡菜省级区域公共品牌,“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到2000多个。

    聚焦源头生产

    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

    以彭州市为中心的川西平原600万亩“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产业带,是四川主要的“南菜北运”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

    基地建设链接川菜产业源头,如何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

    作为全省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彭州多措并举——统筹运用国家灾后重建、土地综合整理和农田水利综合整治等涉农资金5.8亿元,不断提升产业基地配套设施,目前,已基本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蔬菜基地质量达四川省标准农田三级以上等级占比超80%。

    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全市共有蔬菜各类生产机械800余台(套);引进全自动蔬菜精量播种流水线,完成机耕作业102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9.5%,开展蔬菜、马铃薯等作物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建成生产示范区4处、面积1200亩。

    组建蔬菜产业化联合体,土地适度规模经营50万亩,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72%。建立蔬菜劳务、农机、植保、经纪等专业服务队,培育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组织600余家、蔬菜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

    此外,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将采取“政府扶持、龙头引领、农民参与”的形式,整合资源建设600万亩川菜基地,建设20万亩蔬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

    着力产业融合

    在优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

    近年来,川菜加工水平全国领先。四川是全国第一泡菜产业大省,豆瓣酱、火锅料、花椒油等系列川椒加工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郫县豆瓣更是享誉海内外……

    在彭州市濛阳镇,由部省共建的国家级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年果蔬交易量580万吨、交易额370亿元,已成为“西部第一、国内一流”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一座菜市场不断升级发展的背后,是彭州为之奋斗的梦想:做西部地区蔬菜产业的领跑者。面对消费者新需求,彭州大地菜面临新挑战,必须推动全产业链突破。

    聚焦“最先一公里”,优化完善采后处理和冷链物流。彭州建立蔬菜产地采后分选清洗、冷藏保鲜、储存包装等于一体的加工生产体系,延伸蔬菜全产业链条,提升蔬菜产品附加值。目前,已建成预冷库、冷藏库、气调库70余处,蔬菜冷藏保鲜容量达14万吨,每年可减少损耗1.2亿元以上。

    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广乐、民福记等蔬菜加工企业53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两家,彭州市年加工农产品52万吨、产值50亿元。积极推动亿佰家成都冷链物流产业园、四川永辉供应链现代产业园、中铁中基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彭州蔬菜加工和冷链物流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仅如此,50公里的蔬香大道上,绿道串联田野,菜园变市民游客的公园、乐园。彭州,正以“绿色”的名义,以不落幕的“田野嘉年华”,叫响“彭州蔬菜”这张国家名片。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