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根治水土流失 先念“增收经”

  • 2019年01月08日 08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治理后的绵竹市龙蟒河小流域,山清水秀。 (省水土保持局供图)

    如何跳出“贫穷-粗放垦伐-水土流失-更贫穷”的恶性循环?

    聚焦

    1月4日中午,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民强村村民游政权正在清扫客房。这个周末,他家农家乐的房间已经被订满,第二天游客就要陆续入住,“去年农家乐的纯利润超过6万元”。

    2013年初,民强村所在的清溪河启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几年下来,当地不仅“治愈”了水土流失顽疾,还带领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这不是个例。岁末年初,记者走访川内盆周山区、川西高原、秦巴山区等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区发现,“增收”成了各地农户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A 把脉

    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病根”

    作为长江的一级支流——直接汇入长江的支流,清溪河流域面积只有30.4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小流域。这里聚集了包括民强村在内的5个行政村,共有坡耕地近两万亩。“耕地大部分都在15°以上,陡的有30°以上。以前,粗放型农业一直是主流。”大渡口镇镇长代洪波说,此前,农户们主要种植高粱和玉米,为了多产出,农户们不断开荒,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

    到2011年,清溪河谷两侧的坡地上已经有20多条山洪沟。也是这一年,纳溪区的水保部门监测后发现,整个清溪河小流域竟有三分之一为水土流失区,且强度在中度以上。“夏天一沟泥,冬天成马路”,这是当地村民口中清溪河原来的样子。

    村民们更直接的感受是,土地产出也越来越少。“这些沟沟在,下点雨庄稼就让冲走了。就算没冲走,庄稼也长不大,(因为)土层薄又没得肥力。”游政权的账本上记着,2011年全家8亩地年产值只有1万元左右。

    “水土流失区土地贫瘠,容易形成‘贫穷-粗放垦伐-水土流失-更贫穷’的恶性循环。这也是我省水土流失严重区多为贫困地区的原因之一。”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调查显示,我省水土流失的成因构成中,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位居第一。

    “只有促农增收,才能确保水土流失治理的可持续。”省水利厅厅长胡云说,若想要根治水土流失、跳出恶性循环,必须改变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B 药方

    将保土与增收结合起来

    各地不约而同开出了处方:将保土与增收结合起来。

    “只要泥巴留得住,再差也能填饱肚子。”说起水土流失治理,游政权头头是道,“以后再也不能乱开荒了,这种耕作模式下土壤很容易松动,雨季一来,山上下来的全是‘泥汤汤’。”

    保土,主要靠工程和生物两大措施。2013年,纳溪区正式启动清溪河“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至2015年底治理结束,整个小流域修建石河堰10座、截排水沟2公里、蓄水池30口、沉沙凼40个。通过这些引排水工程,山洪沟的发育趋于停止。

    生物措施,则是植树种草。治理期间,当地彻底摒弃过去的耕作结构,培育出上万亩茶园、花卉基地,并广泛种植树木。几年下来,小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水不下山,土不出沟”。至2016年,清溪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降为轻度。

    好转的不只是生态。借助茶园和花卉,2015年开始,小流域陆续发展起20余家农家乐,原来被山洪沟包围的“花田酒地”(地名)也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水利风景区。“一个周末的纯利润就有上千块。”游政权说,吃上了旅游饭,生活越来越红火。2018年,整个清溪河小流域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比2011年增加1.6倍。

    通过治理受益的不只是清溪河小流域。统计显示,2017年度全省在盆周山区、川西高原、秦巴山区等新开工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区实现粮食产量增加6624万公斤,项目区及周边6.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也不同幅度增加。不仅如此,记者走访发现,各治理项目区的落脚点均选择了立体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与特色生态旅游开发、草畜沼生态循环等减少土壤侵蚀且提高土地产出的产业。

    “现在,我们在探索让增收贯穿整个治理的全过程。”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各地水土流失治理时,均采取了政府投资加群众投工投劳的思路,通过治理来吸纳农户就近就地就业和增收。

    C 未来

    将“去粗放化”扩展至更多领域

    根据部署,2030年前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2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5.4个成都市大小。该如何治理?

    “能找出一条不破坏生态又能增收的路子就好。”省水土保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各地水土流失程度不一、自然环境有别,其治理路径不尽相同,只要能够借助经济手段,确保水土流失治理“稳得住、不反弹”就算是成功。在他看来,还应将目光放大至其他领域——统计显示,每年我省工业(含建筑业)生产所产生的弃土、弃渣超过1亿立方米。这些,都是被水力、风力侵蚀的主要对象之一。

    如何“去粗放化”?综合考量,需要从建章立制和强化执法两个层面入手,以转变全省生产生活方式,减少水土破坏。

    “我们做了很多尝试。”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开始,我省正式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至去年底已征收近13亿元。2017年,我省更是在全国率先将水土保持纳入地方政府考核。

    “就是以制度的形式,督促地方政府和生产建设单位尽可能减少地表植被破坏,尽快恢复地表生态。”前述负责人透露,在水土保持相关的执法层面,从2013年至今,全省累计检查生产建设项目2.08万个,查处违法案件700多起,开展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3300多个。

    “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规章制度还会逐步完善,执法也会不断强化。”前述负责人表示,今后,相关执法将会常态化、制度化。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根治水土流失 先念“增收经”

  • 2019年01月08日 08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治理后的绵竹市龙蟒河小流域,山清水秀。 (省水土保持局供图)

    如何跳出“贫穷-粗放垦伐-水土流失-更贫穷”的恶性循环?

    聚焦

    1月4日中午,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民强村村民游政权正在清扫客房。这个周末,他家农家乐的房间已经被订满,第二天游客就要陆续入住,“去年农家乐的纯利润超过6万元”。

    2013年初,民强村所在的清溪河启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几年下来,当地不仅“治愈”了水土流失顽疾,还带领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这不是个例。岁末年初,记者走访川内盆周山区、川西高原、秦巴山区等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区发现,“增收”成了各地农户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A 把脉

    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病根”

    作为长江的一级支流——直接汇入长江的支流,清溪河流域面积只有30.4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小流域。这里聚集了包括民强村在内的5个行政村,共有坡耕地近两万亩。“耕地大部分都在15°以上,陡的有30°以上。以前,粗放型农业一直是主流。”大渡口镇镇长代洪波说,此前,农户们主要种植高粱和玉米,为了多产出,农户们不断开荒,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

    到2011年,清溪河谷两侧的坡地上已经有20多条山洪沟。也是这一年,纳溪区的水保部门监测后发现,整个清溪河小流域竟有三分之一为水土流失区,且强度在中度以上。“夏天一沟泥,冬天成马路”,这是当地村民口中清溪河原来的样子。

    村民们更直接的感受是,土地产出也越来越少。“这些沟沟在,下点雨庄稼就让冲走了。就算没冲走,庄稼也长不大,(因为)土层薄又没得肥力。”游政权的账本上记着,2011年全家8亩地年产值只有1万元左右。

    “水土流失区土地贫瘠,容易形成‘贫穷-粗放垦伐-水土流失-更贫穷’的恶性循环。这也是我省水土流失严重区多为贫困地区的原因之一。”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调查显示,我省水土流失的成因构成中,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位居第一。

    “只有促农增收,才能确保水土流失治理的可持续。”省水利厅厅长胡云说,若想要根治水土流失、跳出恶性循环,必须改变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B 药方

    将保土与增收结合起来

    各地不约而同开出了处方:将保土与增收结合起来。

    “只要泥巴留得住,再差也能填饱肚子。”说起水土流失治理,游政权头头是道,“以后再也不能乱开荒了,这种耕作模式下土壤很容易松动,雨季一来,山上下来的全是‘泥汤汤’。”

    保土,主要靠工程和生物两大措施。2013年,纳溪区正式启动清溪河“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至2015年底治理结束,整个小流域修建石河堰10座、截排水沟2公里、蓄水池30口、沉沙凼40个。通过这些引排水工程,山洪沟的发育趋于停止。

    生物措施,则是植树种草。治理期间,当地彻底摒弃过去的耕作结构,培育出上万亩茶园、花卉基地,并广泛种植树木。几年下来,小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水不下山,土不出沟”。至2016年,清溪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降为轻度。

    好转的不只是生态。借助茶园和花卉,2015年开始,小流域陆续发展起20余家农家乐,原来被山洪沟包围的“花田酒地”(地名)也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水利风景区。“一个周末的纯利润就有上千块。”游政权说,吃上了旅游饭,生活越来越红火。2018年,整个清溪河小流域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比2011年增加1.6倍。

    通过治理受益的不只是清溪河小流域。统计显示,2017年度全省在盆周山区、川西高原、秦巴山区等新开工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区实现粮食产量增加6624万公斤,项目区及周边6.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也不同幅度增加。不仅如此,记者走访发现,各治理项目区的落脚点均选择了立体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与特色生态旅游开发、草畜沼生态循环等减少土壤侵蚀且提高土地产出的产业。

    “现在,我们在探索让增收贯穿整个治理的全过程。”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各地水土流失治理时,均采取了政府投资加群众投工投劳的思路,通过治理来吸纳农户就近就地就业和增收。

    C 未来

    将“去粗放化”扩展至更多领域

    根据部署,2030年前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2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5.4个成都市大小。该如何治理?

    “能找出一条不破坏生态又能增收的路子就好。”省水土保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各地水土流失程度不一、自然环境有别,其治理路径不尽相同,只要能够借助经济手段,确保水土流失治理“稳得住、不反弹”就算是成功。在他看来,还应将目光放大至其他领域——统计显示,每年我省工业(含建筑业)生产所产生的弃土、弃渣超过1亿立方米。这些,都是被水力、风力侵蚀的主要对象之一。

    如何“去粗放化”?综合考量,需要从建章立制和强化执法两个层面入手,以转变全省生产生活方式,减少水土破坏。

    “我们做了很多尝试。”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开始,我省正式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至去年底已征收近13亿元。2017年,我省更是在全国率先将水土保持纳入地方政府考核。

    “就是以制度的形式,督促地方政府和生产建设单位尽可能减少地表植被破坏,尽快恢复地表生态。”前述负责人透露,在水土保持相关的执法层面,从2013年至今,全省累计检查生产建设项目2.08万个,查处违法案件700多起,开展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3300多个。

    “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规章制度还会逐步完善,执法也会不断强化。”前述负责人表示,今后,相关执法将会常态化、制度化。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