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艺术家赴宜宾体验竹文化 探讨竹文化郁郁翠竹如何“竹下生花”
12个点位体验“竹文化”
“这竹筷太精致了。”5月11日,宜宾市竹木艺术品陈列馆内一双名为“龙凤呈祥”的竹筷,引来艺术家们“集体围观”,省歌舞剧院舞蹈团编导施伟忍不住赞叹,并用相机拍下特写。
这双长27厘米、直径仅7毫米的竹筷上,盘踞着麒麟、龙、凤凰3种神兽和224瓣荷花,其中的水滴、假山、浪花须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其细腻纹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安县竹工艺大师何华一介绍,“这双竹筷是我女儿何素梅用时一年所作,曾获得国家级银奖。”
“在我国,竹子的使用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何华一说,在农村,家家户户用竹子编个簸箕、做个凉席,而蜀南竹海的竹工艺历经数百年传承,至今已拥有竹簧、竹筷、竹筒、竹根雕、竹编、竹家具、竹建筑等七大类数种工艺产品。年过花甲的何华一从艺40余年,他的竹雕《长江颂》获2015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多用于国际交流间的高端馈赠。
竹纸、竹酒、竹编画、竹床、竹扇、竹根雕、竹乐器、竹餐——本次采风,艺术家们走进蜀南竹海户外景点、民间竹工艺大师工作室、竹文化博物馆等,深入体验当地“竹文化”。
把美丽竹海风景转化为生产力
一根翠竹演绎出独特的竹文化,如何进而推动竹产业发展?在省文化厅组织的采风讨论会上,宜宾民间竹文化研究专家与省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们展开交流。
据悉,今年一季度,蜀南竹海接待游客327.77万人,同比增长37.6%,旅游收入达34.4亿元,增长约10%。
“宜宾竹资源丰富,有485种竹子,占全国竹子种类一半多,仅蜀南竹海就有7万余亩翠竹,覆盖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但在目前全国30多个主打竹文化的旅游景点中,宜宾竹子的地域特色还不鲜明。”竹文化研究专家周小平说,如何从郁郁翠竹中挖掘文化个性,宜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他专家对此表示认同,大家认为,目前宜宾竹产业发展需要深挖竹文化,为旅游注入文化之魂,才能留住更多客人。
“竹子,不仅为宜宾竹产业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生态原材料,更提供了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良生态环境。”宜宾市委相关负责同志认为,宜宾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美丽的竹海风景转化为生产力,找到一条生态文明致富路,这也是深入挖掘“竹文化”的过程。 (记者 李婷)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