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已制定两个精准培育计划 明年推进营商环境指数发布工作
日前,四川出台20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给全省民营经济赋能与鼓劲。如何落实20条政策措施?深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四川将有哪些具体计划?记者就此专访了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泉。
陈泉认为,四川出台20条措施是对民营企业的赋能、加油和再出发的动员令。此外,他还表示,省工商联明年将推进营商环境指数发布工作。
出台20条措施是赋能、加油和再出发的动员
日前,四川省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涵盖四川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这对四川民营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陈泉:一方面,表明了省委省政府的政治站位、鲜明态度,另一方面也是总结四川民营经济发展成就。
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是一个肯定历史和肯定成就的鼓劲会,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来说,出台20条措施是赋能、加油和再出发的动员令。所以我们要下好先手棋,转型升级这道坎必须要迈过。
为什么中国民企500强四川的企业数量在减少,很重要的原因是转型升级滞后了。谁主动地转型,积极地转型,谁就能争取到主动,谁就能够正确有效地面对当前的市场风险。如果转型不到位,那么还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困境,所以说,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省工商联将推进两个精准培育计划
四川省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将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促进四川民营经济发展?
陈泉:我们有两个精准培育计划。一个是“百强民企精准培育计划”,一个是中小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计划。
通过抓两头,一头抓大的,实施“百强民企精准培育”计划,通过“改造升级一批、并购重组一批、瘦身做强一批、培育壮大一批、引进带动一批”,培育一批航空母舰、领军企业,让更多四川民营企业进入中国500强,力争1-2家进入世界500强;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中小民营企业“专精特新”计划,支持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道路,培育更多行业“单打冠军”,形成更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为这一类企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也明确了行动计划,包括对一些企业要进行诊断,有的企业需要瘦身要减掉它的一些副业,让它轻装前行;有的通过强强联合,实现规模扩张,技术和人才的聚集,让企业做得更精、做得更专,进而做得更强。当前已进行面上的规划和指导,这需要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业所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省工商联正在研究有关方案。
四川将建“四个池”破“三座大山”
对于当前遇到的困难,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虽然比喻不一定恰当,但一定程度上也表达民企的心声。破解这三大难题,请问省工商联将采取什么实质性的措施?
陈泉:破“三座山”,我们想从省级层面推动构建“四个池”。一是“资金池”,破解融资的高山;其次是“人才池”,破解市场的冰山;第三个是“技术池”,破解转型的火山;第四个,不光是破解那三座山,还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金山”,所以要推动构建“服务池”。
我们要把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就需要好的服务,贴心的服务。包括有关部门和服务机构,工作作风,政策都得到位,真正实现“清”“亲”的新型政商关系。同时,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要破除传统的思维,要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把政策落实到位。
作为企业来讲,现在面临市场的困境,有市场不公的问题,包括政策的问题、体制的问题,也有自身的因素,其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是人才的问题,这个时候要培养我们的企业家队伍,通过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发挥“带头人”作用,带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我们正在推动实施“川商精英”“新一代川商”培育计划,通过引进一批“外来型”、培育一批“本土型”、壮大一批“引领型”企业家,建立四川青年企业家商会,筹建四川民营企业家学院,打造“老中青”相结合、梯次发展的企业家队伍。第二个,当前的企业,想要的人找不到,不要的人也辞不掉,高端的人才请不起,请得起也留不住,这方面需要一些政策,需要一些机制创新,让企业真正能够通过人才的集聚共同渡过当前这个难关。
所以20条措施出台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让政府和企业一起共渡难关。比如,省工商联将搭建民营企业与退役军人安置对接平台,打通企业人才引进与优秀退役军人就业的双向“供需”通道。同时,我们还将支持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等,推动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人才“选、用、育、留”体系。
发布营商环境指数,倒逼政府职能部门
转作风提效率
《意见》围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等6个方面,提出了20条政策措施,涉及到省工商联牵头的措施有哪些?
陈泉:20条政策措施已分解细化为119项具体举措,多项都涉及到省工商联。其中,很重要的由工商联牵头的一项就是要建立省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评价机制。我们将通过编制发布全省及各市(州)营商环境指数,形成一个软环境评价机制,倒逼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这个指数的作用非常重要。
从技术层面来说,这需要一个全面的统筹,通过设计一些参数,建立模型,通过理论的分析,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然后形成综合的评判,最终确定营商环境指数。
营商环境指数是把“双刃剑”。所以,从发布来看,哪种范围、哪种层次,什么时候发布,需要全盘研究。但是从长远来讲,无论对政府还是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有利于促进政府改进、提高、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明年我们就将开始推进营商环境指数发布工作。
成都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
小餐饮等“入门”更方便
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次日,一条重大利好发布。25日,记者从成都市工商局获悉,即日起,“证照分离”改革在成都全面推行实施。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首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将分别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四种方式进行管理,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
106项涉企行政审批有变
小餐饮等审批改为备案
成都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定行业、特殊机构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许可或审批。这些行政审批,有的与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必须保留。而对设定必要性已不存在、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则能减则减。
记者了解到,成都此次“证照分离”改革,首批选定的106项审批事项,涵盖出版、印刷、电影、广播电视、建筑业、餐饮、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领域,涉及27个市级相关部门。
“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改为备案,“小餐饮、小食杂、食品小作坊的经营许可”根据《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实行备案管理,分别由相关审批和主管部门制定备案管理办法,市场主体报送备案材料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有关部门不再进行审批;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9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由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告知承诺办法,制作统一格式告知承诺书,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当场办理审批;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道路客运经营许可证核发等83项行政审批事项,由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逐项制定优化准入服务的具体办法和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大力推广网上业务办理,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材料,在线获取核验营业执照等材料,公示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公开办理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此外,两项审批直接取消,包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资格认定(境外就业除外)、国际船舶管理业务经营审批(外资)。
“宽进”同时加强“严管”
智慧监管平台将助力监管
“宽进”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良好的营商环境还需要“严管”。
据悉,首批“证照分离”改革的106项事项推开后,成都各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将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向社会公众告知办事指南,明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配套措施,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逐步实现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常态化,推进抽查检查信息统一归集和全面公开,建立完善惩罚性赔偿、“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等制度。
另外,成都市工商局牵头建设的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也在积极推进中,平台建成后将逐步实现各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建立起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进一步推进联合执法,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统一“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主体在行业准入、贷款、招投标、社会荣誉等各方面实施联合惩戒,并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市场秩序治理,逐步构建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 (记者 吴冰清 记者 李秀江 见习记者 刘旭强)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