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环保税 四川咋个收?
自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征,这意味着推行近40年的排污费退出历史舞台。
据四川省环保部门统计,全省将有超过1万户企业需缴纳环保税,预计年征收或将达11亿元至12亿元。其中,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受影响较大。
那么,四川省纳税人要参考什么标准?是否有税收减免措施?又该何时申报?居民需要缴税吗?如何让新政落地?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企业和专家。
一问:四川的适用税额是多少?
大气污染3.9元/污染当量,水污染物2.8元/污染当量
固体废物5元到1000元不等,噪声每月350元到11200元不等
目前,环保税的征税对象分成为4类,即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仅征收工业噪声)。
其中,仅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适用税额由各省确定。为此,全国规定了一个征税幅度:大气污染物为每污染当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则为每污染当量1.4元至14元。
记者注意到,山西、宁夏、甘肃等地按两项税目的最低限额征收,而北京则按最高限额征收。那么,10倍大的征税空间内,我省如何抉择?
四川给出的税额标准为:大气污染物适用税额为3.9元/污染当量,水污染物适用税额为2.8元/污染当量,这意味着即分别按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超过3倍、2倍执行。
“我省上述税额标准在全国处于中位水平,”省地税局流转税处处长陈志芳介绍,每个省份的环境承载能力、污染物排放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需支付的社会成本也不同。”
此外,固体废物和噪声两类税目的适用税率均按全国统一标准。
其中,固体废物照固体废物排放量确定,按每吨5元、15元、25元和1000元4个种类区分;噪声税额按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确定,具体分成6档:每提高1档翻1倍,从350元/月到11200元/月不等。
二问:咋个才能优惠?
低于规定标准30%按75折征税
低于规定标准50%按5折征税
值得一提的是,环保税特设“减免”措施。若排放污染物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30%,则按75%征收环保税;若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则按50%征收环保税。
以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双马水泥)为例,目前国家对重点地区水泥企业的氮氧化合(NOx)的排放浓度,定在该公司正力争在技改升级后,将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从国家标准的320毫克/立方米。
该公司技术总监董益宇告诉记者,如果该公司脱硝降氮设备在技改升级后,能使该化合物浓度降低至50%,即160毫克/立方米,那么环保税将从原本需缴的1000万元中,如此该公司将省下至少500万元。
多名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环保税税制安排较为公平,能助推企业节能减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问:啥时可以申报?
按季或按次申报于15日内缴税
据省地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纳税人应当向应税污染物排放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
申报时间分成两种。
一种是按月计算,按季申报缴纳。纳税人按季申报缴纳的,应当自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
另一种是按次计算,主要针对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缴纳的纳税人。而纳税人按次申报缴纳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
省地税局提醒广大纳税人,要依法如实办理纳税申报,对申报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承担责任。
四问:个人需要缴吗?
不对普通市民征收环保税
“倒生活垃圾要缴税吗?”“在田里用化肥要缴税吗?”“机动车排污要缴税吗?”环保税开征前夕,不少市民对新的税制产生了疑惑。
“不对普通市民征收。”据省地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保税还规定了5类暂予免税情形:农业生产(除规模化养殖)排放污染物;机动车、船舶和航空器等排放污染物;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的污染物;符合标准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排放物;国务院批准暂免征税的其他情形。
五问:如何让新政落地?
多部门协力实践、建立全程跟踪监督机制
“需要多部门的协力实践,”中央财经大学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曾表示,其中尚有几对关系需要多部门间的共同探索——如环保税的收入与治理污染的支出如何连接;跨区域的污染问题如何监测、如何统筹处理,都需多部门共同实践等。
而在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李建军看来,推动环保税平缓运行,则的落地还离不开两类支持。
一是环保和税务部门严格执法。应建立该税法的全程跟踪监督机制,一方面监督企业的排放行为,对各地政策实施效果开展客观评估;另一方面监督环保、税务两个执法部门是否严格遵守科学测算的标准。记者注意到,我省地税局与省环保厅已签订备忘录,确定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和监督责任。
另一项则是财政部门部分补贴。李建军认为,目前财政部门可对有意节能减排、但短期缺乏资金购买环保设备的重点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设备补贴。
“若企业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不服,可依据《税收征管法》按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后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若企业仍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李建军补充。(记者 魏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