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着力抓好五大任务 走四川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 2017年09月05日 09时0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9月4日,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坚持集约高效、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坚持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坚持统筹城乡、更加注重“四化”同步,坚持制度创新、更加注重破解难题,坚定不移地走四川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着力抓好五大重点任务,力争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重塑城乡和区域发展版图

      四川发展版图上,成都是最重要的核心,绵阳、南充、泸州等城市作为区域中心,一百多个县城和两千余个小镇散布其间,一起构成城镇体系。

      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城镇体系将这样发展:

      小城镇是城与乡的“纽带”,四川着眼“腰部发力”。“百镇建设行动”实施以来,我省已有20个特色小镇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小镇,数量连续两年高居西部第一、全国前五。会议明确,未来我省将在此基础上培育创建100个左右“小而美”“特而优”的特色镇,将试点镇增加至600个,辐射带动全省2000多个小城镇竞相发展。积极支持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中心镇,向主导产业突出、市政功能完善的小城市发展。顺应“互联网+”时代趋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以新经济为支撑的特色小镇,为创新创业留足空间、提供平台。

      加快推进“四大城市群”发展。各城市群将进一步明确定位,突出特色。着力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快进入百万人口城市序列,有序推进城市新区建设,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起,我省首次将宜居县城建设纳入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补助范畴,21个试点县获得总计4.2亿元的专项资金,改善县城宜居环境由此纳入省级发展战略。

      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城乡统筹起来一体规划建设、一体管理运营,推动道路、饮水、电力、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持续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统筹新村聚居点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省住建厅厅长何健认为,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能提高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进而也能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

      用绿色发展补上城镇建设“短板”

      会议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镇。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注重历史文化积淀,使城镇山清水秀、彰显人文、各具特色。

      目前,我省已累计建成国家森林城市7个、省级森林城市9个,国土绿化覆盖率达66%,今年还将命名一批森林小镇。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遵循规划先行,按照法规和规划严格执行并落实好生态红线,这样一来,推窗见绿、出门有景与城市发展可并行不悖。

      人口和产业是城镇繁荣发展的基础,城镇建设必须宜居宜业宜商。

      今年9月,通过毗河宜居水城工程,金堂县水域一号航线这一迷人景观将继续向前延伸,打造成为滨水文化旅游链。金堂县委书记金城介绍,金堂将突出休闲宜居主题,加强城市天际线、景观通廊等研究,凸显天府水城的品牌。

      会议明确,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加大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力度,补齐排水防涝“短板”。

      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介绍,通过一手打造“两江四岸”、公园绿地等生态景观,改善人居环境,一手用技改提升传统产业,招大引强发展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吸引人才,保障就业,泸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核”正不断充实。

      会议明确,我省将继续推动产业布局和城镇化空间布局相协调,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夯实城镇繁荣的基础,让群众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深化改革释放新型城镇化红利

      会议要求,要坚持用改革创新办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破难题、闯新路,把新型城镇化的红利和效益最大限度释放出来。要进一步解决好规划、落户、土地、资金、保障等问题。

      今年底,南江县搭建的“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将启动运行,将解决“规划打架”难题,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联动,大幅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巴中市委书记罗增斌介绍,当地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跨市流转,与成都高新区交易4500亩,收益13.28亿元,全部用于新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成都已出台人才新政,规定45岁及以下、本科学历及以上可选任一区域落户,先落户后就业,还用人才公寓、产业新城配套租赁住房和用人单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种方式解决人才安居问题。

      对于城市建设“缺钱”这个普遍难题,会议也提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搭建政府投资平台,设立或争取专项基金,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办法,并特别强调发挥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避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盲目举债,切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记者 罗之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着力抓好五大任务 走四川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 2017年09月05日 09时0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9月4日,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坚持集约高效、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坚持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坚持统筹城乡、更加注重“四化”同步,坚持制度创新、更加注重破解难题,坚定不移地走四川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着力抓好五大重点任务,力争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重塑城乡和区域发展版图

      四川发展版图上,成都是最重要的核心,绵阳、南充、泸州等城市作为区域中心,一百多个县城和两千余个小镇散布其间,一起构成城镇体系。

      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城镇体系将这样发展:

      小城镇是城与乡的“纽带”,四川着眼“腰部发力”。“百镇建设行动”实施以来,我省已有20个特色小镇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小镇,数量连续两年高居西部第一、全国前五。会议明确,未来我省将在此基础上培育创建100个左右“小而美”“特而优”的特色镇,将试点镇增加至600个,辐射带动全省2000多个小城镇竞相发展。积极支持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中心镇,向主导产业突出、市政功能完善的小城市发展。顺应“互联网+”时代趋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以新经济为支撑的特色小镇,为创新创业留足空间、提供平台。

      加快推进“四大城市群”发展。各城市群将进一步明确定位,突出特色。着力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快进入百万人口城市序列,有序推进城市新区建设,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起,我省首次将宜居县城建设纳入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补助范畴,21个试点县获得总计4.2亿元的专项资金,改善县城宜居环境由此纳入省级发展战略。

      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城乡统筹起来一体规划建设、一体管理运营,推动道路、饮水、电力、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持续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统筹新村聚居点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省住建厅厅长何健认为,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能提高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进而也能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

      用绿色发展补上城镇建设“短板”

      会议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镇。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注重历史文化积淀,使城镇山清水秀、彰显人文、各具特色。

      目前,我省已累计建成国家森林城市7个、省级森林城市9个,国土绿化覆盖率达66%,今年还将命名一批森林小镇。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遵循规划先行,按照法规和规划严格执行并落实好生态红线,这样一来,推窗见绿、出门有景与城市发展可并行不悖。

      人口和产业是城镇繁荣发展的基础,城镇建设必须宜居宜业宜商。

      今年9月,通过毗河宜居水城工程,金堂县水域一号航线这一迷人景观将继续向前延伸,打造成为滨水文化旅游链。金堂县委书记金城介绍,金堂将突出休闲宜居主题,加强城市天际线、景观通廊等研究,凸显天府水城的品牌。

      会议明确,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加大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力度,补齐排水防涝“短板”。

      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介绍,通过一手打造“两江四岸”、公园绿地等生态景观,改善人居环境,一手用技改提升传统产业,招大引强发展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吸引人才,保障就业,泸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核”正不断充实。

      会议明确,我省将继续推动产业布局和城镇化空间布局相协调,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夯实城镇繁荣的基础,让群众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深化改革释放新型城镇化红利

      会议要求,要坚持用改革创新办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破难题、闯新路,把新型城镇化的红利和效益最大限度释放出来。要进一步解决好规划、落户、土地、资金、保障等问题。

      今年底,南江县搭建的“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将启动运行,将解决“规划打架”难题,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联动,大幅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巴中市委书记罗增斌介绍,当地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跨市流转,与成都高新区交易4500亩,收益13.28亿元,全部用于新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成都已出台人才新政,规定45岁及以下、本科学历及以上可选任一区域落户,先落户后就业,还用人才公寓、产业新城配套租赁住房和用人单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种方式解决人才安居问题。

      对于城市建设“缺钱”这个普遍难题,会议也提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搭建政府投资平台,设立或争取专项基金,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办法,并特别强调发挥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避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盲目举债,切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记者 罗之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