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四川这件事!各地“花式”招数成绩亮眼
其实,在脱贫致富上四川一直都扎实苦干,去年四川5个贫困县摘帽、2437个贫困村退出、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年四川更是在脱贫致富上下足绣花功夫,上半年各地“花式”脱贫,招数各不相同。想知道四川都有哪些招数来脱贫致富吗?一起来瞧瞧吧!
花式脱贫第一招
依托自身特色产业助脱贫
自扶贫战役打响以来,四川紧紧围绕全省脱贫攻坚总体目标,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扶贫方式,拓宽扶贫领域,突出扶贫重点,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打造产业扶贫富民新亮点。
农业
阿坝州汶川县全力发展农业产业。大力培植以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为主的“汶川三宝”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品种试验示范等项目。今年,甜樱桃产量达到9000吨,实现收入2.7亿元,已占到老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林业
去年以来,广元市苍溪县把低效林改造作为践行绿色发展、推动脱贫奔康、建设幸福苍溪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20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变“低效林”为“摇钱树”,形成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格局,全力推进贫困户脱贫增收。
畜牧业
阿坝红原县既是阿坝州唯一的纯畜牧业县,也是国家高原藏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因此,红原县将农牧民就业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针对有能力、有意愿,缺劳动技能、缺就业门路、缺创业信心、缺创业资金的贫困群众,结合本地产业从藏式手工业、餐饮烹饪、旅游服务、畜牧种养等方面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培训、就业典型案例宣讲和就业政策咨询。
花式脱贫第二招
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四川是个旅游大省,并且,我省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旅游+”成为我省扶贫工作突破口之一。四川省各地坚持精品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扶贫两手抓,以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用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确保旅游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同步推进、同步实现的旅游扶贫战略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眉山:乡村旅游延伸贫困群众致富渠道
眉山推广“旅游企业+乡村旅游专合组织+贫困户”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支持贫困村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旅游企业合作开发乡村旅游产品,鼓励贫困群众通过住宅、果园、林地等资源入股,成为旅游开发投入和建设的主体,成为旅游产品经营和受益的主体。1-6月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5.2亿元,新建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8个,举办各类乡村旅游会节活动21次,乡村旅游精准减贫150人。
雅安:打造“山水”经济
以农业旅游融合形成共建共享契合,将生态作为底色,用融合思路绘制“山水”经济图,跳出深贫地区的客观约束条件,运用主观能动性实现困境向佳境的转变、农场与市场的嫁接,打造集农业、生态、民俗、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发展运营模式,生态资源转变为旅游客源。全市已建成8个康养基地,覆盖了11个贫困村;重点打造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1个,乡村旅游民宿达标户33个,培育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协会5家,星级农家乐与乡村酒店79家。
广元:旅游产业已成为精准扶贫重要抓手
目前,《广元市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规划通过实施精品景区带动、乡村旅游带动、旅游商品带动,聚力125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成秦巴山地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创建1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60个国家3A级及以下景区,建成1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打造7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500家民宿旅游达标户和乡村旅游示范户,培训带动10000人从事乡村旅游产业。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广元乡村休闲旅游共接待游客1380.55万人次,实现收入26.95亿元,同比增长26.9%。
花式脱贫第三招
“四项扶贫基金”用好用活成效好
县级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和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以下简称“四项扶贫基金”)是全省脱贫攻坚实践中的政策机制创新,旨在解决贫困群众现实难题和长远生计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以下几个市州在“四项扶贫基金”管理上都有哪些措施,目前有何成效?
泸州市
坚持“四位一体”,用好用活“四项扶贫基金”
措施
一、政府发挥主体作用,筹资金,定政策。
二、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建基地,拓销路。
三、银行发挥支撑作用,放贷款,给支持。
四、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投劳力,得收益。
成效
●截至5月底,全市四项扶贫基金总规模达5.3亿元,其中:教育扶贫基金0.36亿元;卫生扶贫基金规模0.38亿元,各区县均达500万元以上规模;产业扶持基金规模2.88亿元,覆盖了全市324个贫困村且每村规模都在50万元以上,全市所有非贫困村也按村内贫困户1000元以上/户,其中泸县按3000元/户筹措资金组建了产业扶持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1.68亿元。
●截至5月底,全市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38亿元。
巴中市
全力抓好“四项扶贫基金”管理使用工作
措施
一、率先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
二、同步建立产业扶持基金。
三、及时建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和卫生扶贫救助基金。
成效
●截止5月底,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规模达4.3亿元,累计向3.5万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14.9亿元,惠及13万贫困人口,有效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贷款难。
●目前,已发放资金1.7亿元、惠及8.7万贫困人口,使用率达76%。各地因情施策创新使用方式,确保基金发挥最大效益。一是探索“基金入股、收益分红”模式。
●截止5月底,全市教育扶贫基金发放152万元,救助贫困人口2013人;卫生扶贫基金发放242万元,救助贫困人口1530人,较好发挥了精准兜底的作用。
凉山州
“四项扶贫基金”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措施
一是提高认识,各级重视
二是多元筹资,分步实施。
三是完善制度,加强培训。
成效
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壮大”的原则,充实基金规模。截止5月26日,全面完成四项扶贫基金补充工作,补充额度2.9亿元,基金总规模达12.4亿元。教育、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县均规模分别为371万元和365万元,其中:西昌市、盐源县、布拖县,会理县达500万元以上。2072个贫困村的产业扶持基金村均规模34.6万元,西昌市、布拖县、喜德县的村均标准为50万元以上。非贫困村的产业扶持基金规模4976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达4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