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就像“搭积木”,四川为啥力推“装配式建筑”? | 跟省长学知识
你见过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吗?
想象一下,
今后的房子不再是建筑工人一砖一瓦盖出来的,
而是从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组装的……
其实,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为现实,神奇的装配式建筑就能做到。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它有啥优点?在四川发展的现状如何?6月19日,在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李峰讲解了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有关内容。听起来就很有意思,一起来涨姿势吧↓↓
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成都锦丰新城保障房项目
说概念:“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装配式建筑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30%,装配率达到30%以上,其中五个试点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35%以上。
为什么四川要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让我们回忆一下“建房子”的景象——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建筑工人光着膀子吆喝,钢筋水泥伴着机器轰鸣声,空气中也满是尘土……
不过,装配式建筑要颠覆你的想象了。李峰介绍,装配式建筑,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可以这样解释,装配式建筑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墙体、楼板、楼梯等几乎所有部件在工厂里建造,再运送到工地进行组装,工人们像搭积木一样将建筑部件一层一层搭建起来,一座新建筑就建成了。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不仅是建筑建造方式的改变,更是建筑业向制造业的变革!是不是很神奇?
李峰说,传统建造方式房屋建造质量低、劳动生产效率低、生产施工环境污染高、整体综合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而相比于传统的建造模式,装配式建筑在多个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来看看下图↓↓↓
具体来说,装配式建筑通过模数化、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通过整合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资源使整体资源的作用最大化;通过标准化和集中的生产方式减少材料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通过提高建筑产业链的运营效率降低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
谈现状:四川起步较晚、前景广阔
李峰介绍,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全国总计新建预制构件厂约300家左右,仅上海一地就有52家。
那四川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如何?李峰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了四川省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
整体发展方面,四川的装配式建筑发展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存在差距。
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中建科技、成都建工、城投集团等企业均在省内建有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华西集团、中冶、中铁等企业在省内也有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
施工团队建设方面,中建科技、成都建工、华西集团等企业在省内都有各自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团队,且均有一定的省内施工经验。
设计团队建设方面,以中建西南院为代表的大型设计单位有一定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经验。但绝大多数中小设计单位缺乏相关设计经验。
材料供应商方面,在四川省内数量较少,品种单一。
李峰说,四川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循序发展,前景广阔。
给建议:加大扶持、积极推广、培养人才
流水线上“生产”房子、搭积木式造房子,这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主流。不过李峰说,四川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讲有以下5点:
针对以上问题,李峰说可以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以进一步推动四川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政策落实
从土地、规划、财政、税收、房管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装配式建筑政策,确保政策在省内各地能够顺利推行。
2、政府统筹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建立
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设计、生产、施工、安装全过程的服务能力,并以此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对于在装配式建筑方面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
3、积极推进EPC模式的发展
政策扶持建立EPC机构,并加强对EPC管理人才的培养;以试点示范项目机制推行装配式建筑EPC模式的使用。
4、加强市场推广及舆论宣传力度
借用主流媒体开展建筑产业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接受度;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体验活动;鼓励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项目住房,对购房者给予一定的政策性优惠。
5、加强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
大力促进建筑产业化企业和建筑科研院校的机构合作,培养合格的专业队伍;增强技术培训,促使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将工业化理论与实践成果引入职业教育体系,目标明确地培养技术人员。
6、尽快制定推进成品住宅的政策文件
积极推进成品住宅;尽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对成品住宅施工管理及监管的力度;充分考虑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意愿,分类型成品住宅装修标准和技术路线;积极促进上游产品供应商等成品住宅全产业链的发展。
7、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规划应考虑各地现状差异,积极稳步推进
省内各地市实施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差异巨大,如构件厂的建设,技术队伍的形成,技术体系的差异等,不可政策一刀切,造成无法落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