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家们这样说
四川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迈向农业强省的道路上,还面临哪些难点,有何发展之道?4月7日上午,四川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此次座谈会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科研处承办,来自省农工委、省决咨委、省农业厅、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成都市农委、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等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余名知名专家、政府官员汇聚一堂,研讨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挑战、新问题及路径。
谈难点:
面临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涉农投入效率效益提升等5大突出难点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由总量不足向结构性矛盾转变的新变化,四川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结构性矛盾同样突出,实现农业强省的转型突破必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今天的座谈会紧紧围绕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内涵、意义和主要特征,我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难点、路径选择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政策建议展开了深入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当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要素成本攀升、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农民收入增速放缓、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倒逼动力。在全国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四川具有全国其他地区同样存在的共性特征,但相较而言,四川面临着五大突出难点:一是土地高度分散化背景下的农业适度规模发展问题;二是农村劳动力外出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三是农户作为生产主力背景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问题;四是财力支撑下降背景下的涉农投入效率效益提升问题;五是农业弱质性加剧背景下的粮食生产能力底线坚守问题。
提建议:
改革应结合省情 以调、降、补、转为抓手 构建三大体系、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针对这些难点,与会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他们表示,我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结合省情,以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转方式为主抓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放眼全国,四川农业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跨越,四川当如何做?结合我省农业工作,省农业厅原厅长任永昌总结了4个“抓好”,即抓好农村改革,要跳出农业抓农业;抓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调整;抓好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抓好市场开拓,做好品牌打造。
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看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是一个时期以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版”,是当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不断提高农业供给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结合四川实际,他提出了以“55333”为抓手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即优化“五大结构”,就是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结构、经营结构;深化“五项改革”,就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财政投入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降低“三大成本”,就是物化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弥补“三大短板”,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短板、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生态环境短板;促进“三大融合”,就是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城乡融合。(记者 陈淋)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