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四川加油干|回农村吧 四川的土地生机无限
人们常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曾经这句话听起来是调侃,现在却成为可以实现的现实。
现如今,在四川农村,昔日荒芜与贫瘠的土地已踪迹渐无,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农村土地之所以有“翻身”的这一天,是因为农民们学会了重视土地、厚待土地。农民们通过以有机肥代替化肥,用农业敌害的天敌代替农药等生物方式或不污染环境的“纯天然”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在还土地生机活力的同时,也种出了高品质的农作物。
今天,我们就通过三个小故事带你穿越川西平原春意盎然的田野,看看一度营养流失、身子板结的土地如何焕发出新生机。
故事一:学术之争 “老土地”PK大学生
种了一辈子地的老父亲和毕业返乡的大学生儿子争起来了,起因竟是农作物施肥的问题。
老王王道荣是广汉市兴隆镇鸹林村以勤劳著名的种植养殖大户。小王王周通是西华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大学毕业后返乡与父亲一起搞种植养殖业。他们一边搞规模养殖,一边又包了120亩地种植水稻。过去二者互不搭界,今年在广汉市农业局的帮助下,他们打算把养殖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密封发酵腐熟,用作种植水稻的肥料。
但如何将肥料运到地里?老王打算用人工搬运的老方法,或者干脆“就省下人工费买化肥”。这么一来,小王可不乐意了。
小王认为,“如果以5年作为一个投资周期,老式方法效率、效益都低,用化肥更不可取,放着有机肥不用去买化肥,既造成浪费又不环保。”因此,他坚持要从养殖场铺设沼液管道到水稻地里。
最终,为了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老王妥协了。
故事二:土地催化“粪串串”变香饽饽
邛崃市云正抽粪合作社正在田里作业。 新华社记者 陈健 摄
常年在外打工的两位“发小”回乡种地后,收入翻了四五番,而这竟是因为他们从事了掏粪的工作。农村的“粪串串”怎么变成了香饽饽?
“串串”在四川话里俗指从事贩运、转运的中间人。邛崃市宝林镇红颜村的代正章和王帮云在回乡后发现过去村里的一些粮串串、猪串串竟然都改行做了粪串串。
邛崃市云正抽粪合作社的粪车。 新华社记者 陈健 摄
原来,现在村里的农民们都意识到了农家肥的好处。用沼粪浇灌的田地,柑橘成熟晚品质好,猕猴桃糖分能从8%提高到12%,蔬菜可提前上市且味道更好,稻谷的品质也明显提升。
两位“发小”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云正抽粪合作社。政府的绿箱补贴是他们能赚钱的保障,购置运粪车和运送农家肥都可以获得政府补贴。二人建立了一个名叫‘粪涌钱进’的微信群,养殖户在群里说一声,他们便免费把畜禽粪便拉走,有偿为种植户浇地。一年下来,二人的年收入都达到了10万以上。
据了解,目前,邛崃市的沼粪合作社已有19个,从业人员200余人,运粪车150多辆,每年转运沼肥90万立方米,加上大型养殖场就近衔接种植基地利用、散户自用,基本可消化全市150万头生猪的粪便。
故事三:“神器”扎堆 助耕地质量提升
这是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水果种植是村里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新华社记者 陈健 摄
提起农村土地里的工具,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锄头、镰刀等,而在蒲江县西来镇离两河村不远的一块地里,却有着测量仪、定位器、光伏板、传感箱等多款高科技“神器”。
原来这些是土壤环境大数据检测系统的前端采集器,通过无线网络即可将数据传到后台系统。将这些实时监测数据与全县各村的土壤样品进行比对分析后,就能针对性地对某一块地的质量提升进行调控操作。除了高科技的“测土神器”,还有不少农民通过单位泥土里的蚯蚓数量来了解土壤肥力。
如今,蒲江不少农民提起种植必谈土质。据蒲江县农林局局长周燕武介绍,蒲江县从2014年10月开始启动耕地质量提升3年行动计划,组建起2.5亿元的耕地质量提升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各界力量搭建养土肥田、生物防控、高效农机、有机质循环养地利用、土壤环境大数据平台五个工程。(郑玮综编自新华社通稿)
编后:
农村的土地又火热起来了,这是上述三个颇具现场感的故事带来的直观感受。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机遇从曾经凋敝的乡村中破土而出。我们相信,随着机遇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高新技术人才愿意回到广袤的农村去。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生机勃勃的四川,未来会有更多关于乡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