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就要“滚滚”而来啦!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个消息想必大家都在关注,那就是,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将出台。业内人士分析,形成这个方案后,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将很快现身。
其实早在2015年初,中国就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当年6月,中国便启动为期三年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试点工作进行如何?14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试点进展顺利,国家发改委将提取经验,研究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根据试点方案,中国目前有大熊猫、东北虎豹、长城等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进行中,它们都有可能成为中国首个国家公园。而这其中有一个试点就涉及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
为什么要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个公园到底有多大?涉及到了四川哪些地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要给“滚滚”们统一建设一个大家园?
>>>>“滚滚”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3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都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这三个省份,而这些种群又分属于多个林业系统保护区管理,因为管理方式不统一、地域特点也不一样,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加重了大熊猫种群的隔离程度,使得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灭绝风险继续增高,对大熊猫的延续有很大的影响。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正是因为大熊猫保护面临如此“窘境”,因此国家才有了打破地域限制省份限制的、多省联建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提法。
2016年4月,按照中央的要求,由四川牵头,陕西、甘肃两省配合,启动了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编制工作。2016年12月5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方案》里,针对保护对象的敏感度、濒危度和分布特征,将大熊猫国家公园进行了功能分区,共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憩区和传统利用区。根据要求,国家将于2020年前结合试点进展情况,研究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也提出三点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建议,她呼吁加大生态保护投入,足额落实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经费。
侯蓉说,建立国家公园,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自然遗产。“大熊猫和东北虎是我国独一无二、具有世界意义的珍惜濒危动物。可以在大熊猫和东北虎的栖息地整合设立国家公园,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
记者了解到,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加强大熊猫栖息地连通廊道建设,连通当前相互隔离的栖息地,实现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并在现有已建成工程建筑和交通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大熊猫及其他动物留出通行通道。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意义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对有效保护世界最珍稀物种、实现大熊猫稳定繁衍生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创新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滚滚”们的家绝大部分建在四川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方案确定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有效保护珍稀物种,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根据野生大熊猫区域种群状况、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分为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秦岭片区(陕西)和白水江片区(甘肃)。其中涉及我省的岷山片区和邛崃山——大相岭片区,大约占四川省面积近5%,涉及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眉山、雅安、阿坝7个市(州)、19个县,面积20177平方公里,占到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74%。
在四川,“滚滚”家园会这样建...
爱爬树的“毛笋”、爱抱腿的“奇一”、要越狱的“伟伟”、很暖男的“庆小”、小灰灰“成实”……这些网红“滚滚”想必你已经非常熟悉了。除了这些“家养滚滚”,四川还有一大批“野生滚滚”,据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结果显示,四川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387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74.4%。
为了更好的照顾“家养滚滚”与“野生滚滚”,在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明确表明,四川将加快建设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
而据四川省林业厅介绍,四川省在设计大熊猫国家公园中,主要坚持了四方面理念:
●坚持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
●突出体制创新的原则,把大熊猫分布地现有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种保护地形式和范围整合纳入国家公园,解决跨部门体制性问题。
●坚持功能分区、差别化保护原则,结合国内外国家公园划建经验和四川实际,将大熊猫国家公园细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游憩科普区、传统利用区,实行差别化保护。
●坚持统筹协调、兼顾各方的原则,既坚持保护优先,又兼顾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规划、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同时既有利于资源保护,又充分调动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