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观察|四川“朋友圈”里的蓝天白云为什么多了?
日前出炉的我省前三季度空气环境质量报告佐证了赵乐晨的观点——主要考核指标PM10和PM2.5“双降”,优良天数率上升。
微信“朋友圈”里的蓝天白云为什么多了?“两降一升”的数据从何而来?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激励有力】
纵向考核 让“优生”也不敢松懈
“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11月2日,得知前三季度阿坝州获得空气质量同比改善激励资金1387.9万元,奖金额度排名全省第一时,阿坝州环保局总工程师廖世林连声说好。
在外界看来,阿坝州的空气质量指数已经比较好了,改善空间有限,但即使如此,阿坝今年前三季度的空气质量同比改善幅度却最明显: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7.3%和45.1%。“获了奖励也不敢松懈,因为激励制度是自己跟自己纵向比,这意味着,改善空气质量没有‘终点’。”廖世林表示。
据悉,我省2015年起施行考核激励制度,设置了同比改善激励资金和目标任务激励资金。其中,同比改善激励资金的发放依据是: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越大,奖励越多;空气质量没有改善甚至倒退的,则不予奖励。
“这样的纵向考核让空气较好的‘优生’也绷紧了‘弦’。例如,攀枝花、雅安是我省空气较好的市州,但前三季度却未获得同比改善激励资金。”赵乐晨强调,不进则退,空气较好的城市也不能放松管控。
有奖也有罚。今年的考核加大了处罚力度——未完成任务的市州除将扣收目标任务激励资金外,还会等额扣罚地方财政资金。
记者注意到,因空气质量改善未完成常态化管控目标任务,攀枝花等6市不仅被扣收目标任务激励资金375万元,并被扣罚地方财政资金375万元。
“‘双罚制’更严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采取更加严厉的管控措施,力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攀枝花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行动有效】
源头治理 让空气质量“两降一升”
激励机制,进一步刺激各市州持续发力改善空气质量。各市州重拳频出,通过源头治理改善空气质量。
今年国庆节,回到龙泉驿的大学生张雪惊奇地发现,老家附近的砖瓦窑都消失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终于彻底解决。”附近村民也都拍手叫好。很多村民反映,砖瓦窑关闭后,周边区域空气清新了不少。
不止张雪的家乡,省环保厅大气处处长昝学军介绍说,今年以来,全省各地都在积极实施机动车尾气、煤烟尘、工业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秸秆焚烧等重点领域治理工程,并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结构,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过剩产能,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关停“散乱污”企业是举措之一。今年年初开始,成都、德阳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关停、查封、断电等方式,对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加大整治力度。截至今年10月底,成都市取缔“散乱污”企业达9400家以上。前三季度成都的PM10和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9.8%和8.2%。
污染少了,天更蓝了。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前三季度,我省有16个市州实现了对PM10平均浓度的有效控制,15个市州的PM2.5平均浓度下降。此外,全省优良天数增多,比如,川东北片区优良天数率为88.6%,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 (记者 殷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