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频被人民日报点赞 这次直接上了头版头条

  • 2016年08月24日 13时54分
  •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
  • 【字体:
  •   近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多条关于四川的报道,其中有做法,有成就,有经验,更有理论思考……8月14日至8月15日,仅两天时间,《人民日报》上就有8条稿件点赞四川;8月22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一篇关于四川实行“挂图作战”的评论;今天(8月24日),一篇题为《四川藏区产业支撑奔小康》的文章更是直接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这篇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报道到底讲了些啥?请往下看。

      四川藏区产业支撑奔小康

      61岁的多吉守在村口,心里满是甜蜜。他在迎接运送奶牛的货车,也在迎来脱贫的希望——替合作社饲养4头奶牛,每月收入2000元代管费,从此不再依靠低保过日子。

      多吉所在的红原县民俗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腹地,村里的农牧专业合作社颇具产业规模,带动全村十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产业致富、全民奔康”不仅在红原县,甚至在整个四川藏区已成为扶贫工作的主旋律。

      产业兴旺,基础先行。近年来,四川藏区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310亿元,所有无电户顺利通电;公路总里程超4.5万公里,机场增至4个,形成通达便捷的交通骨架;牧民定居行动和藏区新居建设建成新居14.2万套,近70万农牧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

      “有热水、有WiFi……方便得很!”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冷戈村村民所波在自家“藏家乐”门口热情招呼游客。自从村里通电,游客络绎不绝,所波家的客栈时常爆满,他将床位从5张增加到20多张,年旅游收入也增至4万多元。四川藏区旅游资源富集,随着基础设施瓶颈逐步突破,农牧民旅游收入不断提升。去年,四川藏区实现旅游收入近393亿元,带动13万农牧民增收。

      产业促增收,党员先带头。阿坝州松潘县格丫村以“支部+基地”模式发展藏香猪养殖,产业越办越红火。30多户贫困户看在眼里,纷纷要求加入。“党员们先试水,成功了拉着贫困户一起干。”村支书俄巴信心满满。格丫村已建起8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圈舍,每户贫困户每年能分红3000多元。

      针对藏区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的特点,四川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帮扶措施,围绕“精准脱贫”编制产业脱贫规划。目前,四川藏区已将全部贫困户建档立卡,“挂图作战”的脱贫攻坚战已吹响冲锋号角。

      “既有畜牧养殖,又有中药材和食用菌种植,每个贫困户都被纳入产业发展中。”甘孜州丹巴县腊月山三村村支书毛文彬说,去年该村有30多户贫困户脱贫。

      “参加完培训,感觉浑身是干劲!”22岁的麦朵娜姆是阿坝州壤塘县宗科乡人,已经第二次参加省里组织的藏区就业和产业发展培训。一回到乡里,她就向开设客栈的乡亲们介绍自己学到的旅游产业知识。“原来搞游客接待还有卫生标准和物价标准,以前还真不知道。”乡亲们啧啧称赞。

      人才兴才能产业旺。为给产业发展增添人才动力,四川今年多次组织藏区群众参加相关培训,培育少数民族产业带头人,促进藏区产业持续强劲发展。 (记者 刘裕国、张炜、张文)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频被人民日报点赞 这次直接上了头版头条

  • 2016年08月24日 13时54分
  •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
  •   近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多条关于四川的报道,其中有做法,有成就,有经验,更有理论思考……8月14日至8月15日,仅两天时间,《人民日报》上就有8条稿件点赞四川;8月22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一篇关于四川实行“挂图作战”的评论;今天(8月24日),一篇题为《四川藏区产业支撑奔小康》的文章更是直接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这篇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报道到底讲了些啥?请往下看。

      四川藏区产业支撑奔小康

      61岁的多吉守在村口,心里满是甜蜜。他在迎接运送奶牛的货车,也在迎来脱贫的希望——替合作社饲养4头奶牛,每月收入2000元代管费,从此不再依靠低保过日子。

      多吉所在的红原县民俗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腹地,村里的农牧专业合作社颇具产业规模,带动全村十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产业致富、全民奔康”不仅在红原县,甚至在整个四川藏区已成为扶贫工作的主旋律。

      产业兴旺,基础先行。近年来,四川藏区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310亿元,所有无电户顺利通电;公路总里程超4.5万公里,机场增至4个,形成通达便捷的交通骨架;牧民定居行动和藏区新居建设建成新居14.2万套,近70万农牧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

      “有热水、有WiFi……方便得很!”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冷戈村村民所波在自家“藏家乐”门口热情招呼游客。自从村里通电,游客络绎不绝,所波家的客栈时常爆满,他将床位从5张增加到20多张,年旅游收入也增至4万多元。四川藏区旅游资源富集,随着基础设施瓶颈逐步突破,农牧民旅游收入不断提升。去年,四川藏区实现旅游收入近393亿元,带动13万农牧民增收。

      产业促增收,党员先带头。阿坝州松潘县格丫村以“支部+基地”模式发展藏香猪养殖,产业越办越红火。30多户贫困户看在眼里,纷纷要求加入。“党员们先试水,成功了拉着贫困户一起干。”村支书俄巴信心满满。格丫村已建起8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圈舍,每户贫困户每年能分红3000多元。

      针对藏区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的特点,四川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帮扶措施,围绕“精准脱贫”编制产业脱贫规划。目前,四川藏区已将全部贫困户建档立卡,“挂图作战”的脱贫攻坚战已吹响冲锋号角。

      “既有畜牧养殖,又有中药材和食用菌种植,每个贫困户都被纳入产业发展中。”甘孜州丹巴县腊月山三村村支书毛文彬说,去年该村有30多户贫困户脱贫。

      “参加完培训,感觉浑身是干劲!”22岁的麦朵娜姆是阿坝州壤塘县宗科乡人,已经第二次参加省里组织的藏区就业和产业发展培训。一回到乡里,她就向开设客栈的乡亲们介绍自己学到的旅游产业知识。“原来搞游客接待还有卫生标准和物价标准,以前还真不知道。”乡亲们啧啧称赞。

      人才兴才能产业旺。为给产业发展增添人才动力,四川今年多次组织藏区群众参加相关培训,培育少数民族产业带头人,促进藏区产业持续强劲发展。 (记者 刘裕国、张炜、张文)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