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面创新改革 “成德绵”将有何作为?
7月21日,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德绵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会议由省委宣传部常委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省网信办主任房方主持,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德阳市委书记蒲波以及成都、德阳、绵阳市相关领导出席本次发布会及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成德绵作为四川人口最集中、科技实力最雄厚、经济总量最大的领先发展地区,也是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区域和重要依托。
按照部署,四川将围绕成德绵这一核心区域进行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创新改革试验。
那么,“成德绵”三地将有何作为?
成都篇
成都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介绍,成都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引领行动,将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全市的“一号工程”,为改革试验确定了“一个目标、两个通道、三大抓手、四大战略、五大保障”的总体思路。
其中“一个目标”是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省委确定的首批评估推广的11条经验中 成都有6条
朱志宏介绍,成都编制完成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加快构建了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新十条”、“人才新政十条”、“军民融合十条”等“三个十条”组成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保障体系,建立了“新经济指数”“双创指数”“成都全创指标体系”等三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监测体系,全面推进185项年度专项改革任务,在各个领域汇集出90余条经验事项。在省委今年7月确定的第一批评估推广的11条经验中,成都有6条。
成都深入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三权”改革
朱志宏介绍,在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方面,成都深入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探索的“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科技成果管理模式改革,首次触及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已对50项科技成果确权,其中有12个项目实现了成功转化。这项改革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成都70个军民融合重点项目正抓紧建设 总投资超400亿元
朱志宏介绍,目前全市聚集全省70%以上军工单位和科研院所,在建的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共5个,占到全省50%;信息安全产业园、兵装汽配产业园等70个军民融合重点项目正抓紧建设,总投资超过400亿元。
成都正加快编制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
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在发布会介绍,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先发展。按照国家批复的“三区一极”定位,成都正加快编制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积极推动出台《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抓紧落实“6+4”先行先试政策,努力在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校地合作等方面率先突破。
成都2016年上半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5531件 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二
在四大战略系统布局方面,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在发布会介绍,首先是知识产权战略实质推进。成都已启动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正筹建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及其高校分中心,加快形成“1+N”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5531件,同比增长50.4%,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同时,专利授权量4064件,同比增长48.3%。
成都拥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55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503人
成都已设立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吸引到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邵斯达克教授在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建设“邵斯达克成都高新大核酸研究院”,并整合四川大学、哈佛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麻省总医院等科研机构在核酸技术领域的一流人才、研究成果等资源,力争将成都高新区打造成全球大核酸产业链最健全的区域。
目前,成都拥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55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503人,分别占全省的84%、75%,全市呈现出人才加速聚集态势。
成都已设立不低于100亿元的各类投资引导基金
在四大战略系统布局方面,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在发布会介绍,第三是金融支撑战略稳步落实。成都正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分类设立不低于10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等,积极引进知名创投机构来蓉设立分部,市级科技企业债券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总规模扩大到50亿元。
同时,积极探索股权众筹,加快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中,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多次得到国家和省上高度评价,在全省推广示范。
成都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
在四大战略系统布局方面,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在发布会介绍,第四是开放合作战略步伐加快。成都会同德阳、绵阳等城市共建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加快中德、中法、中韩、新川、中古等国际创新合作园区建设,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提高全球创新资源利用配置能力。
德阳篇
德阳坚持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为“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
蒲波介绍,德阳市按照省委“三年试验突破、五年基本转型”的要求,坚持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为“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不等待不观望、边探索边实践,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德阳要建设成为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蒲波介绍,德阳市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主要内容围绕“一个定位”。
“一个定位”就是要把德阳建设成为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赋予德阳最重要的改革试验任务。
德阳推进全创改革试验区建设 重点营造创新环境、建设人才等
蒲波介绍,德阳市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主要突出“四个重点”、探索“四项机制”。
也就是说,要突出创新环境营造、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建设、协同创新开放“四个重点”,着力探索有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新机制,探索以装备技术智能制造为主的产业创新新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新机制,探索推动区域内外协同创新开放合作新机制“四项机制”。
德阳要在重大装备制造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德阳市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主要着力“三大突破”:就是要在装备智能制造技术攻关、重大装备制造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德阳将制定155条政策激发“三类创新主体活力”
依托德阳高端装备基础扎实的优势,制定激发“三类创新主体活力”的政策35类155条,构建3大创新体系。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对高端装备、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700余家企业建立创新台账,制定实施22类、82条创新政策,组建燃气轮机、油气钻采、石墨烯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6个,参与企业140家。建立国家级实验室5个、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
东汽成功创建国家唯一自主知识产权重型燃机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是构建以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成果转化体系。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制定实施10类、47条创新政策。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建立3个联合实验室和12个研发分院,推动石墨烯、铝空电池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四川大学共建“微波能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中心”,2项中试成果今年将投入使用。目前,已有9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带动30多户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20多亿元、利税7.5亿元。三是构建以科技人才为支撑的众创体系。依托职业教育大力培育支撑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依托技术联盟引进行业领军人才、依托东汽重型燃机研发培养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的战略科技人才,制定出台股权和分红激励等7类44条创新政策,激励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研发,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发明专利1600件,同比增幅31.5%。
德阳重点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平台等3个平台
蒲波介绍,德阳市要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实施路径方面,精准对接开放合作的国家战略,抓平台载体建设。
坚持产业高端化、产能国际化,重点打造3个平台。
一是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平台。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中德、中法、中捷产业园,与俄罗斯、捷克等在德阳建立航空零部件试验基地及无人机生产使用基地。东电承包“一带一路”国家项目50余个、合同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全市已有160余家企业借助大型龙头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二是打造创新孵化承接平台。加快技术交易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交易、军民融合发展平台建设,全力推进德阳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加快申报综合保税区,建成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孵化器和跨境电商产业孵化中心,与台湾共建西南片区唯一一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新建省级创新创业孵化园10个,引进孵化企业276家,入驻科研院所8家。
三是打造创新生态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由政府主导建立银政企院校“五位一体”合作机制,成立市级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投资总额8.4亿元。与省知识产权局建立“四川省知识产权营运投资基金”,对创新创业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推动高新企业上市融资,去年以来已有4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和挂牌后备企业达128家。加大行政审批精简,全面推行“一诺即照”快审办法。
绵阳篇
绵阳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 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6.53%
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介绍,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我国重要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基地,肩负着为国家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等重大发展战略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的国家使命,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开展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绵阳有基础、有支撑、有信心。
绵阳创新资源富集。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两院院士2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7万。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6.53%。
绵阳产业基础坚实。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8个省级开发区和13个专业园区,培育了长虹、九洲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2015年,全市军民融合产业产值172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66%。
绵阳政策支撑有力。获准执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省政府赋予绵阳科技城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出台支持科技城加快建设的10条政策措施,绵阳制定了30余个配套文件,构建了国家、省、市三级政策体系。
绵阳科学新城建设核心项目进入最终选址并设立全国唯一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
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
刘超在发布会介绍,下一步将认真落实中央、省上决策部署,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构建全国领先的军民融合创新转化体系、产业培育体系、人才集聚体系、开放合作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国防科研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
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降密解密机制
刘超介绍,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要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创新转化。
完善创新转化机制。积极参与“省、部、军”军民融合创新改革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机制。启动实施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和转化计划,探索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降密解密机制。
搭建创新转化平台。建好用好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库。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政府机构、国防科技、民营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军地双向开放。发挥四川军民融合研究院作用,打造全省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特区和战略研究智库。
推进创新转化改革。深化长虹、九洲等国有军工企业改革,推进国防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推动资产经营管理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支持优势民营企业争取军工能力建设国家投资。
开展军民标准通用化试点,鼓励在绵军工单位积极参与军标转化、整合修订、通标制定等工作。
绵阳加快推进核技术应用、北斗导航、航空发动机等军民融合重点产业发展
刘超在发布会介绍,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全力培育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做强骨干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推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军民融合企业。
壮大产业集群。发挥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作用,加快推进核技术应用、空气动力、信息安全、北斗导航、航空发动机等军民融合重点产业发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抓好园区建设。推进3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建设,建好磁性材料产业园、核技术应用产业园等10大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抓好B11、分享通信等重点项目落地,构建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现代高端产业体系。
鼓励优秀人才在军、校、企双向流动
刘超介绍,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要加速汇聚军民融合高端人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好中国国际人才市场科技城分市场,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和专家团队。争取“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等项目支持,开展省内高校外国留学生留绵就业试点。探索开展技术移民,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绵阳科技城大学”筹建工作,推动西南科技大学等在绵高校培养军民融合方向人才。
建立军地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在国防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在绵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引进高端人才,探索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依法按合同约定享有相应收益。
绵阳加强与十大军工集团合作
刘超介绍,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要着力深化军民融合开放合作。
积极培育会展品牌。突出“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开放合作”主题,办好以美国为主宾国的第四届科博会,将科博会打造成为彰显军民融合特色的国际性知名会展品牌。
着力搭建合作平台。主动融入四川省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加快中德(绵阳)创新产业合作平台(园区)建设。
依托科技城国际孵化器,建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科技城分中心,加强与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军民融合合作。加快申建综合保税区,打造承接高科技产业要素转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开放型经济功能平台。
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加强与十大军工集团合作,布局一批军民融合重大产业化项目。主动融入成德绵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政策共通共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
加大草根创业支持力度
刘超介绍,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要切实完善军民融合服务保障。
努力创新融资体系。壮大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和军民融合产业基金规模,积极引导创投基金进入。完善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中心功能,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加大军民融合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科技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用好各类债务融资工具。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开展专利、商标、版权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建立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综合执法机制,加快建设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投资的风险补偿,加大草根创业支持力度,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局面。
答记者问
四川电视台记者:请问成都、德阳、绵阳三地将如何开展深度合作,搭建协同创新体系呢?
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
去年,成德绵的GDP加在一起占到全省的一半,三个城市资源禀赋不一样,所以说省委提出三地要协同创新。从成都来讲,我们希望通过以下三个措施来推进和德阳、绵阳的协同创新。
第一,加强规划,实现错位发展。成德绵协同发展不是同质发展,刚才蒲波书记和刘超市长介绍了我们资源禀赋的特点,也体现了错位发展的要求。成都主要定位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第二,加强平台建设。成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我们要把这些工作做好,特别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要推动成德绵协同发展。
第三,成德绵协同发展要实现资源共享、政策共用,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包括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例如我们跟德阳签订了成德同城化的战略协议。
区域之间的协同是一个大问题,需要成德绵三个城市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共同创造未来。
德阳市委书记蒲波:
从德阳的角度,希望成德绵三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搭建协同创新体系。一是协作建立成德绵协同创新政策体系:促进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4”政策、绵阳科技城享受的中关村政策、天府新区享受的系列政策、德阳装备技术制造研发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等协同创新政策在三地即时共通共用。
二是搭建成德绵创新要素流动平台:搭建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等展会平台,研究建立三地科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科研人才共育共用机制、科研投资风险共担机制,探索建立合作技术研发中心、合作产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合作风险投资基金。
三是推进成德绵区域一体发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在成都首位城市的引领下,加强各领域协同发展,推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率先实现次极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践省委多点多极战略走在前列、多做贡献。
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
做好成德绵协同创新这件事情不难。四川省委、省政府在给三个市进行定位、明确重点任务、明确我们发展目标时是有差异的。对于绵阳来说,就是要突出军民融合。这是基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不同确定的不同目标定位,这让协同有了基础。有了不同还要有协同,刚才几位讲到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政策共享共用,创新方面的协同。和而不同,就能实现协同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成都出台了科技创新的10条新政,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三权改革。我想了解一下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成都市政策的创新力度有大?另外在成都的很多高校是部属院校,有招生自主权,成都出台的政策对这些部属院校改革有多大作用?
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绵阳科技城在金融服务创新业绩做了一些探索,今年6月5号四川首届军民融合银企对接会在绵阳举行,绵阳在帮助企业输氧供血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
对于成都来讲,科技成果转化对我们来讲尤为重要。成都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资源密集,我们的科技机构有大量知识产权、大量科研成果没有得到有效转化。实际上,全国都在研究怎么打破这个体制机制的障碍。我们的科技创新10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三权改革”,而“三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所有权改革。我们和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都签署了共同推进所有权改革的协议。我们也积极争取相关部委支持,争取让地方的政策能够得到部属院校的支持,我们首先在西南交大取得了突破,现在我们有50多项成果在进行“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改革,突破了所有权的障碍。
成都还专门召开了“三权改革”现场会,也成立了一个联盟。改革就是要突破一些过去不能做的事情,看准了就要大胆试,首先在一个区域来做,试错了就改,试对了就推广。在科技创新方面成都已经有了一些突破发展。10条有很多,核心就是这一条。
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当中,金融资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句话,产业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如果说在一些地方没有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发挥金融资本的作用。
具体到绵阳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体现在是否发挥军工资本的作用。绵阳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并在积极探索。2011年,绵阳以全国唯一的地级市的身份跻身全国首批16个“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近年来,我们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以科技创新驱动金融创新,以金融创新催化科技创新,持续做好科技和金融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大文章。
绵阳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突破探索:一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我们先后制定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信贷融资业务风险补偿办法》、《科技城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等支持政策,建立了总规模为1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和7000万元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累计向411家创新企业注入银行信贷资金92亿元。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绵阳先后推出了“科创·税e贷”等40余种科技金融信贷产品。设立了12家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其中2家科技支行、7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3家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中心,累计为科技企业贷款25.4亿元。主要集中投向了科技企业,特别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另外,我们搭建了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服务网,相继推出了10个科技保险险种,降低投保科技企业的成本。
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绵阳将以往“撒胡椒面”的式财政直接投入,变为整合市场资源的“药引子”,推动银行、担保、创投机构形成合力。设立了65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亿元的威盛创投基金和2.5亿元的长虹创投基金,引进风投、创投机构60多家,为80多家科技型企业引进风险资本23亿元,推动28家企业在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挂牌。
刘超表示,下一步绵阳还会关注金融在科技成果转化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这个领域持续探索和创新。(记者 邓强 王了)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