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搭建全省政务“一张网”政务云成效初显

  • 2016年05月03日 08时22分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字体:
  •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了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政务云是“互联网+政务”的基础,也是政务大数据应用的承载平台。对解决四川省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使用效率低,条块分割、信息孤岛林立开放共享不足、信息安全挑战突出等问题,支持简政放权和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现实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创新和新业态培育,经过充分酝酿,2015年5月18日,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发展改革委双牵头,以省政府办公厅为主建设省级政务云。2015年7月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质性启动建设工作。在近半年的建设周期内,团结协作、攻坚克难,2个月完成方案设计和项目立项,3个月完成招标采购和项目实施工作。今年1月,四川省级政务云正式启动,13个省级部门、30个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运行。

      近日,由省内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记者团走访了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卫计委、省财政厅、省旅发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扶贫移民局等8家已经“上云”的省级应用部门,详细了解了省级政务云平台建设的最新动态。据了解,截至目前四川省级政务云已建成1个监管平台,2个云服务商平台,四川省搭建全省政务“一张网”政务云成效已经初显。按照相关进度安排,省级政府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将在2018年前分批分期迁移到省级政务云平台。

      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13个省级部门30个业务系统完成部署和迁移

      据了解,省级政务云平台由云监管平台、多个云服务商平台、多个部门云整合平台和云灾备平台构成。云监管平台实时掌握所有云上的资源状况,运行状况和安全状况。政府按照相同规范标准搭建的不同云服务商平台购买服务,供给方竞争合作,尽可能将具备条件的部门数据中心改造利用,形成云整合平台。同时搭建异地云灾备平台,确保重大灾难发生时,政府重要数据安全可用。

      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处长张琳介绍,截止目前,省级政务云已建成1个监管平台,2个云服务商平台,现有13个省级部门30个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运行。按照进度安排,省级政府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将在2018年前分批分期迁移到省级政务云平台,2017年6月前省政府组成部门将先行完成。此外,云灾备平台建设也于今年启动,目前,已上线省级政务云的13家省级部门中,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旅游发展委等5家单位的业务系统已完成应急灾备,预计5月初完成所有已上云业务系统的应急灾备。

      实现“三大创新”+“两大突破” 国内首次在政务领域建立跨运营商访问模式

      张琳告诉记者,四川省政务云在建设过程中,吸取其他省政务云建设经验,实现了三大创新和两大突破。

      一是创新建立ABC安全保障体系。即政府系统首创引入独立安全运维机构担当政务云安全协管员,安全监管无死角;建立政务云异地灾备(Backup),业务数据抗灾难,可恢复;云平台建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China)。这样便实现了对云服务全面、高可控的监管,避免了常见的云服务“用而不管”和越位参与服务的情况

      二是创新构建政务云生态圈。即创新建立政务云管理服务架构,在服务商方面相互竞争、资源互补、促进提升,在管理上统一监管,联动服务,形成政府、企业的协同工作链,有机发展的生态格局。

      三是创新构筑政务云运营模式。据了解,四川省政务云平台运营设置年度保底消费模式,吸引业内顶尖企业广泛参与,云服务增量采用在线预测、单元限价模式,避免虚拟服务与物理需求脱节,确保了政府投入效益最大化。

      “四川省政务云突破了运营商互联壁垒,在国内首次在政务领域建立跨运营商BGP网络广播访问模式,实现了跨运营商互联网高速无差别访问,在省级层面实现三家运营商机房线路直接连接。”张琳说。

      “这样,我们用几乎为零的代价,建立了全国政府系统最好的网络出口,实现了最高质量的网络访问感知。对比来看,顶尖互联网企业实现此功能的投入巨大,建成后提供服务的价格更是按带宽分割计费的天价。此项突破不但在政务应用中解决了‘通信的最远距离是运营商间的距离’问题,而且节约了大量经费。”张琳介绍说。

      “四川省政务云建设还突破了资源利旧困局。我们利用开放技术,引入统一监管,全新构建资源云化利用模式,将省级部门自建机房、已有设备纳入统一监管,统一调度,共享使用。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已有投资。”张琳说。

      成效:减少重复投资为部门数据交换架起“桥梁”

      省级政务云建设会带来哪些好处?

      据了解,对政府工作来说,省级政务云的建设首先能减少重复投资,有效避免浪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四川省省级电子政务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省财政每年安排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近5亿元,而省级政务云采用集约化建设和购买服务模式,初期投资2000万元,后续服务按需购买,资源利用达到100%,而且能够弹性伸缩,自动适应政府业务负载变化。

      “自今年1月份‘上云’之后,我们有几个方面的感受。首先就是在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方面,从现在开始不用每年再新增添。其次就是以前我们的机房需要单独托管,‘上云’之后不需要再去担心硬件的托管。不仅如此,现在带宽也有了保证。最重要的,还是部门之间实现了数据共享。”省旅发委市场处处长羽欣介绍说,曾经想要和某个部门沟通某项具体数据,需要主动上门拜访,但现在政务云为部门数据交换架起了“桥梁”,全省“一盘棋”,里面“棋子”之间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也更加便于沟通。

      “此外,省级政务云的投入使用,也将大大缩短资源配置周期。传统的审批立项、政府采购和安装调试等需要长达半年以上的建设周期,在政务云上,部门只需要登陆统一门户,简单操作下单,最短几分钟即可按要求配置到位。”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副处长肖杨梅介绍说,省级部门以前要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建设机房、空调、电源,购置服务器、存储等信息化设备,安装调试设备部署软件,往往一个信息化项目要历时2-3年才能完成。现在只需在政务云平台提出申请,5分钟就可以完成硬件资源部署,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

      不仅如此,省级政务云建设还促进了政府数据统筹管理,开启了政务大数据应用序幕。如通过省级政务云的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涉税部门数据得以快速集中整合。随着政务云上各类共享交换数据的增加和拓展,深度关联分析,在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民生,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将产生巨大价值。

      【部门声音】

      省地税局税收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张海:“政务云”平台有力地推动涉税信息交换的发展进程

      长期以来,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税收征管和税源管理的短板,税务机关难以及时掌握完整和真实可靠的纳税人信息,加大了征纳成本和税收执法风险,致使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收遵从度难以有效提高。

      据省地税局税收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张海介绍,2015年,在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级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相互配合下,四川省级涉税信息交换工作取得巨大进展。2015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统筹协调,以《四川省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保障办法》为基础,建立了由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共同牵头的涉税信息交换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确定了数据交换时间;2015年11月,涉税信息交换平台系统正式运行;2015年12月,共有18家部门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四川省涉税信息交换目录》第一次向涉税信息交换平台传输涉税信息,12月18日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今年4月中旬,18家涉税信息交换部门完成涉税信息交换平台的第二次信息传输,截止4月28日,涉税信息交换平台交换数据总量共计近700万条,涉税信息交换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目前,涉税信息交换平台已迁往省政府政务云平台,打破同级、层级、部门的限制,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有力地推动了涉税信息交换的发展进程,对税收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张海说。

      张海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2015年12月,省地税局将第一次从涉税信息交换平台获取的部分涉税数据与自身已有的数据进行了比对,并将比对后的有效结果一方面转化为有价值的税源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开展纳税人税收遵从风险分析,成效明显。

      “一是确保税收收入及时入库。我们将省财政厅提供的财政拨付建设项目资金数据进行比对后发现,在抽查的共11个财政拨付建设项目中,有2个项目施工单位已经收到预收款,但还未向税务机关全额申报缴税,致使部分税款没有及时入库,针对此情况地税主管部门已向纳税人宣传了税收政策,并要求纳税人尽快到税务机关申报缴税。”张海介绍说。

      “二是堵塞税收流失漏洞的成效。我们将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明细数据进行比对后发现,共发现3宗土地未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1宗土地纳税人无力缴纳,已列入欠税管理;10宗土地税收情况待进一步核实。”张海说。

      “三是促进基金征收精细化管理。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入库信息与三税的两项附加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入库信息比对后发现,两项附加税实际征收率仅为4.77%,与5%的应征率有一定差距,针对此情况,进一步对各市州、各类型税收征管户的初步分析比对,已补缴入库3768.11万元,数据深度分析工作正在开展中。2015年全省各市(州)地税部门已成功利用市(州)级涉税信息交换,增加税收收入5.76亿元。我们可以预见,通过政务云平台实现的省级涉税信息交换未来将大有可为。”张海介绍说。 (记者 仲健鸿)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搭建全省政务“一张网”政务云成效初显

  • 2016年05月03日 08时22分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了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政务云是“互联网+政务”的基础,也是政务大数据应用的承载平台。对解决四川省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使用效率低,条块分割、信息孤岛林立开放共享不足、信息安全挑战突出等问题,支持简政放权和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现实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创新和新业态培育,经过充分酝酿,2015年5月18日,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发展改革委双牵头,以省政府办公厅为主建设省级政务云。2015年7月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质性启动建设工作。在近半年的建设周期内,团结协作、攻坚克难,2个月完成方案设计和项目立项,3个月完成招标采购和项目实施工作。今年1月,四川省级政务云正式启动,13个省级部门、30个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运行。

      近日,由省内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记者团走访了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卫计委、省财政厅、省旅发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扶贫移民局等8家已经“上云”的省级应用部门,详细了解了省级政务云平台建设的最新动态。据了解,截至目前四川省级政务云已建成1个监管平台,2个云服务商平台,四川省搭建全省政务“一张网”政务云成效已经初显。按照相关进度安排,省级政府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将在2018年前分批分期迁移到省级政务云平台。

      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13个省级部门30个业务系统完成部署和迁移

      据了解,省级政务云平台由云监管平台、多个云服务商平台、多个部门云整合平台和云灾备平台构成。云监管平台实时掌握所有云上的资源状况,运行状况和安全状况。政府按照相同规范标准搭建的不同云服务商平台购买服务,供给方竞争合作,尽可能将具备条件的部门数据中心改造利用,形成云整合平台。同时搭建异地云灾备平台,确保重大灾难发生时,政府重要数据安全可用。

      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处长张琳介绍,截止目前,省级政务云已建成1个监管平台,2个云服务商平台,现有13个省级部门30个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运行。按照进度安排,省级政府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将在2018年前分批分期迁移到省级政务云平台,2017年6月前省政府组成部门将先行完成。此外,云灾备平台建设也于今年启动,目前,已上线省级政务云的13家省级部门中,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旅游发展委等5家单位的业务系统已完成应急灾备,预计5月初完成所有已上云业务系统的应急灾备。

      实现“三大创新”+“两大突破” 国内首次在政务领域建立跨运营商访问模式

      张琳告诉记者,四川省政务云在建设过程中,吸取其他省政务云建设经验,实现了三大创新和两大突破。

      一是创新建立ABC安全保障体系。即政府系统首创引入独立安全运维机构担当政务云安全协管员,安全监管无死角;建立政务云异地灾备(Backup),业务数据抗灾难,可恢复;云平台建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China)。这样便实现了对云服务全面、高可控的监管,避免了常见的云服务“用而不管”和越位参与服务的情况

      二是创新构建政务云生态圈。即创新建立政务云管理服务架构,在服务商方面相互竞争、资源互补、促进提升,在管理上统一监管,联动服务,形成政府、企业的协同工作链,有机发展的生态格局。

      三是创新构筑政务云运营模式。据了解,四川省政务云平台运营设置年度保底消费模式,吸引业内顶尖企业广泛参与,云服务增量采用在线预测、单元限价模式,避免虚拟服务与物理需求脱节,确保了政府投入效益最大化。

      “四川省政务云突破了运营商互联壁垒,在国内首次在政务领域建立跨运营商BGP网络广播访问模式,实现了跨运营商互联网高速无差别访问,在省级层面实现三家运营商机房线路直接连接。”张琳说。

      “这样,我们用几乎为零的代价,建立了全国政府系统最好的网络出口,实现了最高质量的网络访问感知。对比来看,顶尖互联网企业实现此功能的投入巨大,建成后提供服务的价格更是按带宽分割计费的天价。此项突破不但在政务应用中解决了‘通信的最远距离是运营商间的距离’问题,而且节约了大量经费。”张琳介绍说。

      “四川省政务云建设还突破了资源利旧困局。我们利用开放技术,引入统一监管,全新构建资源云化利用模式,将省级部门自建机房、已有设备纳入统一监管,统一调度,共享使用。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已有投资。”张琳说。

      成效:减少重复投资为部门数据交换架起“桥梁”

      省级政务云建设会带来哪些好处?

      据了解,对政府工作来说,省级政务云的建设首先能减少重复投资,有效避免浪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四川省省级电子政务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省财政每年安排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近5亿元,而省级政务云采用集约化建设和购买服务模式,初期投资2000万元,后续服务按需购买,资源利用达到100%,而且能够弹性伸缩,自动适应政府业务负载变化。

      “自今年1月份‘上云’之后,我们有几个方面的感受。首先就是在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方面,从现在开始不用每年再新增添。其次就是以前我们的机房需要单独托管,‘上云’之后不需要再去担心硬件的托管。不仅如此,现在带宽也有了保证。最重要的,还是部门之间实现了数据共享。”省旅发委市场处处长羽欣介绍说,曾经想要和某个部门沟通某项具体数据,需要主动上门拜访,但现在政务云为部门数据交换架起了“桥梁”,全省“一盘棋”,里面“棋子”之间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也更加便于沟通。

      “此外,省级政务云的投入使用,也将大大缩短资源配置周期。传统的审批立项、政府采购和安装调试等需要长达半年以上的建设周期,在政务云上,部门只需要登陆统一门户,简单操作下单,最短几分钟即可按要求配置到位。”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副处长肖杨梅介绍说,省级部门以前要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建设机房、空调、电源,购置服务器、存储等信息化设备,安装调试设备部署软件,往往一个信息化项目要历时2-3年才能完成。现在只需在政务云平台提出申请,5分钟就可以完成硬件资源部署,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

      不仅如此,省级政务云建设还促进了政府数据统筹管理,开启了政务大数据应用序幕。如通过省级政务云的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涉税部门数据得以快速集中整合。随着政务云上各类共享交换数据的增加和拓展,深度关联分析,在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民生,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将产生巨大价值。

      【部门声音】

      省地税局税收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张海:“政务云”平台有力地推动涉税信息交换的发展进程

      长期以来,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税收征管和税源管理的短板,税务机关难以及时掌握完整和真实可靠的纳税人信息,加大了征纳成本和税收执法风险,致使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收遵从度难以有效提高。

      据省地税局税收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张海介绍,2015年,在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级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相互配合下,四川省级涉税信息交换工作取得巨大进展。2015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统筹协调,以《四川省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保障办法》为基础,建立了由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共同牵头的涉税信息交换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确定了数据交换时间;2015年11月,涉税信息交换平台系统正式运行;2015年12月,共有18家部门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四川省涉税信息交换目录》第一次向涉税信息交换平台传输涉税信息,12月18日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今年4月中旬,18家涉税信息交换部门完成涉税信息交换平台的第二次信息传输,截止4月28日,涉税信息交换平台交换数据总量共计近700万条,涉税信息交换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目前,涉税信息交换平台已迁往省政府政务云平台,打破同级、层级、部门的限制,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有力地推动了涉税信息交换的发展进程,对税收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张海说。

      张海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2015年12月,省地税局将第一次从涉税信息交换平台获取的部分涉税数据与自身已有的数据进行了比对,并将比对后的有效结果一方面转化为有价值的税源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开展纳税人税收遵从风险分析,成效明显。

      “一是确保税收收入及时入库。我们将省财政厅提供的财政拨付建设项目资金数据进行比对后发现,在抽查的共11个财政拨付建设项目中,有2个项目施工单位已经收到预收款,但还未向税务机关全额申报缴税,致使部分税款没有及时入库,针对此情况地税主管部门已向纳税人宣传了税收政策,并要求纳税人尽快到税务机关申报缴税。”张海介绍说。

      “二是堵塞税收流失漏洞的成效。我们将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明细数据进行比对后发现,共发现3宗土地未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1宗土地纳税人无力缴纳,已列入欠税管理;10宗土地税收情况待进一步核实。”张海说。

      “三是促进基金征收精细化管理。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入库信息与三税的两项附加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入库信息比对后发现,两项附加税实际征收率仅为4.77%,与5%的应征率有一定差距,针对此情况,进一步对各市州、各类型税收征管户的初步分析比对,已补缴入库3768.11万元,数据深度分析工作正在开展中。2015年全省各市(州)地税部门已成功利用市(州)级涉税信息交换,增加税收收入5.76亿元。我们可以预见,通过政务云平台实现的省级涉税信息交换未来将大有可为。”张海介绍说。 (记者 仲健鸿)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