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贴牌”转向“自主品牌” 后工业设计不能照搬“苹果道路”
“培养乔布斯这样伟大的设计师”“学习苹果的设计模式”……对这些似乎通行全球的观点,大卫·格罗斯曼直接说“NO”。作为国际设计协会理事会主席,他并不是要反对苹果的模式,而是在了解四川工业设计产业现状后提出,瞄准国内市场,不走照搬欧美的道路。
11月17日在蓉举行的2016工业设计与品牌国际会议上,这位多次担任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评委的国际工业设计界大咖,以“四川工业设计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发表演讲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四川现状
从“贴牌制造”向“自主品牌制造”过渡
会上,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逾1.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仅约10%有自主设计能力。
大卫·格罗斯曼认为这一数字反映出四川现状:正处在从“贴牌制造”向“自主品牌制造”过渡的关键期。“过去是制造非原创的、低成本的产品,而现在受需求和生产成本影响,必须转向原创性、耗时长、高投资的产品,必须追求更高附加值。”
推动产品转变,需要工业设计的转变。在他看来,贴牌制造并非没有设计,但以模仿、学习为主;而自主品牌制造需要差异化设计,设计范围也从产品本身扩大到生产全过程,这意味着重构既有设计体系。对四川来说,这是一个巨大挑战。比起欧美国家、中国沿海地区,四川相对缺乏建立新工业设计体系所需的基础设施。“在工业设计领域,这种基础设施就是成熟的设计人才和设计管理、应用制度,它不像道路桥梁那样通过资金投入就可以快速弥补。”
从欧美历史看,这一过程长达20年以上。
四川路径
瞄准国内市场满足国人需求
能否缩短追赶时间?
大卫·格罗斯曼认为,并非不可能。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等都从设计思路到设计流程全盘照搬欧美工业设计经验,最终也取得了成功。“借鉴成熟经验与模式,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大卫·格罗斯曼话锋一转,“但四川不能走照搬欧美的道路。”除工业设计基础相对薄弱外,市场对象不同是更重要原因:日韩当初市场体量远远小于欧美等国,这决定它们的产品是针对欧美市场设计。而中国市场是如此之大,四川工业设计当然应始终瞄准国内市场,满足国人的消费需求。
具体该从何入手?大卫·格罗斯曼认为政府可支持企业以及相关高校院所,在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探索本土工业设计的发展路径,“大企业不用政府操心。从工业设计理念到实践都属于‘空白’的中小企业,可能才需要政府扶一把。”他所在的国际设计协会目前也在引入国外设计机构,通过项目与四川高校、企业合作。
链接
首个工业设计中试基地12个产品量产
11月17日在蓉举行的2016工业设计与品牌国际会议上,四川工业设计中试基地项目总监宋刚透露,该基地对18个工业设计项目进行了中试,其中12个实现产品批量化生产。
四川工业设计中试基地于去年11月授牌,是我省工业设计领域的第一家中试基地。所谓中试,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将工业设计用1:1比例生产制造,验证工业设计可行性,以加速工业设计成果转化。此前我省缺少工业设计打样、试制这一中试环节,相关企业需到沿海完成样品试制和生产。 (记者 熊筱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