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术后疼痛别死扛 医生提醒:免除疼痛是患者基本权利

  • 2016年10月24日 07时54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字体:
  •   医生提醒,术后疼痛可能变为慢性疼痛,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门口近日举行了一场以“手术后疼痛”为主题的专家义诊,而这正是今年镇痛周的主题。据了解,自2001年1月1日起,疼痛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今年的10月17日至23日,也是“中国镇痛周”。四川省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文传兵围绕此次主题,向天府早报记者分享了关于“手术后疼痛”的一些常见与不常见的问题。

      忍受术后疼痛其实是误区

      以往对术后疼痛的处理未能引起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足够重视,患者也往往将术后切口疼痛视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经历。文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识都存在很大误区:“他们认为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忍受疼痛是理所应当的,还有很多患者担心镇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文医生表示,随着对术后疼痛病理生理认识的提高,人们认识到术后急性疼痛对病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术后病人的恢复是十分不利的。“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这是国际上很早就提出来的。”他强调说。

      术后疼痛或转变为慢性疼痛

      文医生提醒大家:“术后不痛才是正常的,但很多患者意识不到,即使疼痛也不会跟医生说。”他鼓励患者正确感知疼痛并及时就医,通过医生对疼痛的视觉模拟评估,来判断疼痛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错误的认知导致患者不能充分利用镇痛药物甚至逃避药物镇痛,导致术后镇痛失败。正确认识术后疼痛以及正确的处理术后疼痛,对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益处是无容置疑的。”

      他还特别提到,开胸手术、脊柱开放手术等术后转变为慢性疼痛的几率相对较高。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会使患者产生慢性疼痛的机率大大增加,从而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落下病根”,导致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而且效果可能也不理想。

      文医生还清晰记得,曾经有一个患者,李大爷(化名)来自攀枝花,就诊时约六七十岁,当时李大爷来到门诊找到文医生,“李大爷刚来时情况很严重,因为曾患有三叉神经疱疹,疼痛一直没有治愈,折磨了他24年。”后来采用了神经阻治疗法,疼痛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由于时间太久了,确实没有办法根治。

      还有一位曾做过开胸手术的患者,因为术后未重视疼痛问题,硬生生地把手术后急性疼痛“拖”成了慢性疼痛,困扰自己七八年,最后来到疼痛科,经过神经阻治和射频治疗等方法,才将疼痛控制下来。

      术后疼痛可以最大程度缓解

      文医生告诉记者,现在对于“手术后疼痛”的治疗多实行“多模式镇痛”,即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药物,甚至不同的给药途径尽最大程度地缓解甚至消除病人的疼痛,这也是很多患者所广泛接受的。

      文医生还列举了“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例子,通过在神经干植管,并局部注射药物,可以非常明显地减轻疼痛,加快功能恢复。而传统疗法是背静脉镇痛泵,效果不太好。他说:“疼痛在做手术后完全消失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通过‘多模式镇痛’最大程度地缓解疼痛,甚至让病人感觉不到疼痛,是病人应该享受到的权益。”

      名词解释

      术后疼痛

      术后急性疼痛是指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性反应,它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以及情感上一种不愉快的经历。手术后的疼痛算是最难捱的疼痛之一,一般术后6小时麻醉药物作用逐渐消失时,疼痛开始加剧,其程度与手术损伤的范围、切口的大小、部位,以及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耐受程度等有关系。

      相关知识

      术后疼痛的危害

      文医生提到,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肠道和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

      手术时,心肌氧耗增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对于冠心病病人不利;

      2

      术后病人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呼吸,也容易引发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

      3

      病人术后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4

      疼痛等应激反应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心脑血管意外等致命的并发症。 (记者 赵霞 实习生 赵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术后疼痛别死扛 医生提醒:免除疼痛是患者基本权利

  • 2016年10月24日 07时54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医生提醒,术后疼痛可能变为慢性疼痛,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门口近日举行了一场以“手术后疼痛”为主题的专家义诊,而这正是今年镇痛周的主题。据了解,自2001年1月1日起,疼痛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今年的10月17日至23日,也是“中国镇痛周”。四川省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文传兵围绕此次主题,向天府早报记者分享了关于“手术后疼痛”的一些常见与不常见的问题。

      忍受术后疼痛其实是误区

      以往对术后疼痛的处理未能引起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足够重视,患者也往往将术后切口疼痛视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经历。文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识都存在很大误区:“他们认为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忍受疼痛是理所应当的,还有很多患者担心镇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文医生表示,随着对术后疼痛病理生理认识的提高,人们认识到术后急性疼痛对病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术后病人的恢复是十分不利的。“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这是国际上很早就提出来的。”他强调说。

      术后疼痛或转变为慢性疼痛

      文医生提醒大家:“术后不痛才是正常的,但很多患者意识不到,即使疼痛也不会跟医生说。”他鼓励患者正确感知疼痛并及时就医,通过医生对疼痛的视觉模拟评估,来判断疼痛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错误的认知导致患者不能充分利用镇痛药物甚至逃避药物镇痛,导致术后镇痛失败。正确认识术后疼痛以及正确的处理术后疼痛,对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益处是无容置疑的。”

      他还特别提到,开胸手术、脊柱开放手术等术后转变为慢性疼痛的几率相对较高。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会使患者产生慢性疼痛的机率大大增加,从而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落下病根”,导致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而且效果可能也不理想。

      文医生还清晰记得,曾经有一个患者,李大爷(化名)来自攀枝花,就诊时约六七十岁,当时李大爷来到门诊找到文医生,“李大爷刚来时情况很严重,因为曾患有三叉神经疱疹,疼痛一直没有治愈,折磨了他24年。”后来采用了神经阻治疗法,疼痛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由于时间太久了,确实没有办法根治。

      还有一位曾做过开胸手术的患者,因为术后未重视疼痛问题,硬生生地把手术后急性疼痛“拖”成了慢性疼痛,困扰自己七八年,最后来到疼痛科,经过神经阻治和射频治疗等方法,才将疼痛控制下来。

      术后疼痛可以最大程度缓解

      文医生告诉记者,现在对于“手术后疼痛”的治疗多实行“多模式镇痛”,即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药物,甚至不同的给药途径尽最大程度地缓解甚至消除病人的疼痛,这也是很多患者所广泛接受的。

      文医生还列举了“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例子,通过在神经干植管,并局部注射药物,可以非常明显地减轻疼痛,加快功能恢复。而传统疗法是背静脉镇痛泵,效果不太好。他说:“疼痛在做手术后完全消失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通过‘多模式镇痛’最大程度地缓解疼痛,甚至让病人感觉不到疼痛,是病人应该享受到的权益。”

      名词解释

      术后疼痛

      术后急性疼痛是指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性反应,它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以及情感上一种不愉快的经历。手术后的疼痛算是最难捱的疼痛之一,一般术后6小时麻醉药物作用逐渐消失时,疼痛开始加剧,其程度与手术损伤的范围、切口的大小、部位,以及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耐受程度等有关系。

      相关知识

      术后疼痛的危害

      文医生提到,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肠道和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

      手术时,心肌氧耗增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对于冠心病病人不利;

      2

      术后病人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呼吸,也容易引发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

      3

      病人术后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4

      疼痛等应激反应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心脑血管意外等致命的并发症。 (记者 赵霞 实习生 赵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