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巧手、镜头一起“看四川” 巴蜀元素缤纷闪耀20天

  • 2015年10月14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10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联合主办的“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暨摄影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闭幕。开展20天,展览已吸引近4万中外游客参观。四川瑰丽的民间文艺和壮丽的自然风光,令观者如痴如醉。

      与以往的展览不同,本次展览不仅集结了近年来民间文艺和摄影领域的优秀作品,还面向社会征集展览作品,业余文艺爱好者的作品终于有机会与艺术家的作品同台亮相。展览现场,这些来自全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作者们的作品,主题明确、导向正确、态度严谨、创作踏实,实现了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代表着四川民间艺术和摄影的高水平。

      严格公正评选力保佳作纷呈

      今年上半年,为大力宣传四川秀美山川、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灾后重建、发展变化,宣传四川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摄影家,表现他们对家乡的挚爱绮思和感悟,省文联决定在全省民间文艺界和摄影界实施“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和摄影创作工程。短短4个月时间里,我省民间文艺工作者创作出1000多件表现四川的民间文艺作品,并最终评选出150件作为此次民间文艺创作工程的入展作品。同时,省摄影家协会也收到了4363幅投稿作品,并从中遴选出160幅参展作品(其中手机拍摄50件)。“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和摄影创作工程中,佳作何以联翩呈现?新人新作何以集中亮相?评选机制的坚实保障、切实执行功不可没。

      早在5个月以前,省文联主办“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评选时,组委会便认真讨论并通过评选办法,并通过四川文艺网等渠道向所有参与者公布。评选办法明确规定,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必须“主题突出、艺术精湛、特色鲜明,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评选,并体现导向性、学术性、权威性,所有作品均须经过评选,符合条件和要求的作品才能入选美术创作工程”。对于参与评选的评审委员,评选办法也要求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美术创作工程的宗旨、主题和相关要求,本着尊重美术艺术规律,发现优秀作品、优秀人才的宗旨,以繁荣创作、宣传四川的责任感,认真履行评委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在“‘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取得成功经验之后,“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和摄影创作工程也延续了这一严格、公正的评选办法。

      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来的参展作品,不少观众看了展览后都竖起大拇指,认为展览体现了思想性,许多作品都讲述了一个故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同时,作者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对作品的造型能力很强,许多作品的艺术表现扎根于传统,面向生活,勇于创新,追求品质。许多作品恰当地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有强烈的辩证效果,第一眼看去就能吸引到人,特色鲜明,有很强的观赏性。作品不仅反映了四川风土人情、人文特色、百姓生活和发展变化,宣传了四川的大美,其中不少还好看、实用,令人喜欢,具有经济价值和市场开发潜力。

      民间文艺创新凸显四川元素

      仔细欣赏百件佳作,浓郁的四川气息扑面而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的蜀绣《六扇花鸟屏风》,华丽逼人、栩栩如生;自贡龚扇传人龚道勇的竹丝扇子,远看薄如蝉翼,近观能借光线之变看到若隐若现、飘飘欲仙的仕女图。蜀锦织出的《十一面观音》,复古色调宛若敦煌壁画;古老纹样的《狩猎云锦》,再现了锦城成都丝绸织造的古老和繁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童永全的铜雕《绿度母》,雕出了一个立体的神话世界,而苴却砚的雕刻大师们,用一方苴却石便勾勒出川西民居的小桥流水人家……79类四川民间文艺作品,囊括了成都漆艺、蜀绣、绵竹年画,以及苴却砚、夏布绣、泥雕、会理绿陶、剪纸等,美不胜收。

      在绵阳作者林小刚的木雕《观天下》前,来自广州的游客刘翼赞道,“这完全有别于传统木雕,充满现代设计感。”在做工精良的蜀绣旗袍前,北京游客蒋计好奇地询问工作人员“哪里可以定做这样的衣服?”千百年来,四川民间文艺代代相传,尽管有的正遭受市场狭窄、传人难找的困惑,但勤劳智慧的四川人在不断探索,让艺术适应时代的发展。

      就连曾经走低端路线的荥经砂器,如今也开发了具有古朴质感的高档茶具。会理绿陶的花瓶等摆件,保留了民间艺术的基因,又加入现代感十足的设计,非常适合作为现代家居的装饰摆件。眉山的竹编,也推出高端路线的坤包系列。三星堆陶瓷茶具套装,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图案镶在茶杯外沿,令居家产品顿增质感。

      摄影新人新作与大师同台竞技

      工艺美术大师们为展览“拼了”,摄影艺术家也没少费心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李杰介绍,本次他的参赛作品《角儿》是跨越20年完成的系列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张。“这系列作品我从1993年开始创作,一直到2013年才完成。从这20年的创作中,可以窥探到川剧演员们在服饰、妆容上的变化,而参展的这张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其中一些细节在今天的川剧舞台上已消失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巴中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叶君的参展作品《天然画廊》则取材于巴中光雾山。他介绍,作品中的水青冈是光雾山中的珍稀植物,难得一见,“这张作品还入选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最美四川’展览,希望观众通过我的作品能够对巴中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下印象。”“除了艺术家,这次展览最扯眼球的还有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加入。”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贾跃红说。

      在布展现场的“手机摄影”板块中,一幅名为《婚嫁》的作品让凉山彝族地区婚嫁场景跃然纸上。而照片的作者,是美姑县巴普镇梗则村21岁的村民吉处金洛。还是在校学生的吉处金洛用手机拍摄了自己姐姐的婚礼。“我两年前参加了省摄影家协会在村里办的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课程,摄影家们定期来给我们上课,这幅作品就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拍摄的。”

      除了吉处金洛,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让很多人在镜头中找到了感觉。布展现场,有一幅名为《广场舞》的作品。作者是洪雅县汉王乡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的杨均,历经3年时间,他从摄影盲变成了辅导站负责人。不仅如此,当他经历车祸造成残疾后,也没放弃摄影。“这幅作品就是他今年在家乡拍摄的,他常说,是摄影让他有重新振作的勇气。”贾跃红说,展出普通人的作品,会让展览更接地气,也会让观众与艺术更有贴近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巧手、镜头一起“看四川” 巴蜀元素缤纷闪耀20天

  • 2015年10月14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0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联合主办的“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暨摄影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闭幕。开展20天,展览已吸引近4万中外游客参观。四川瑰丽的民间文艺和壮丽的自然风光,令观者如痴如醉。

      与以往的展览不同,本次展览不仅集结了近年来民间文艺和摄影领域的优秀作品,还面向社会征集展览作品,业余文艺爱好者的作品终于有机会与艺术家的作品同台亮相。展览现场,这些来自全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作者们的作品,主题明确、导向正确、态度严谨、创作踏实,实现了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代表着四川民间艺术和摄影的高水平。

      严格公正评选力保佳作纷呈

      今年上半年,为大力宣传四川秀美山川、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灾后重建、发展变化,宣传四川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摄影家,表现他们对家乡的挚爱绮思和感悟,省文联决定在全省民间文艺界和摄影界实施“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和摄影创作工程。短短4个月时间里,我省民间文艺工作者创作出1000多件表现四川的民间文艺作品,并最终评选出150件作为此次民间文艺创作工程的入展作品。同时,省摄影家协会也收到了4363幅投稿作品,并从中遴选出160幅参展作品(其中手机拍摄50件)。“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和摄影创作工程中,佳作何以联翩呈现?新人新作何以集中亮相?评选机制的坚实保障、切实执行功不可没。

      早在5个月以前,省文联主办“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评选时,组委会便认真讨论并通过评选办法,并通过四川文艺网等渠道向所有参与者公布。评选办法明确规定,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必须“主题突出、艺术精湛、特色鲜明,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评选,并体现导向性、学术性、权威性,所有作品均须经过评选,符合条件和要求的作品才能入选美术创作工程”。对于参与评选的评审委员,评选办法也要求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美术创作工程的宗旨、主题和相关要求,本着尊重美术艺术规律,发现优秀作品、优秀人才的宗旨,以繁荣创作、宣传四川的责任感,认真履行评委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在“‘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取得成功经验之后,“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和摄影创作工程也延续了这一严格、公正的评选办法。

      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来的参展作品,不少观众看了展览后都竖起大拇指,认为展览体现了思想性,许多作品都讲述了一个故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同时,作者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对作品的造型能力很强,许多作品的艺术表现扎根于传统,面向生活,勇于创新,追求品质。许多作品恰当地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有强烈的辩证效果,第一眼看去就能吸引到人,特色鲜明,有很强的观赏性。作品不仅反映了四川风土人情、人文特色、百姓生活和发展变化,宣传了四川的大美,其中不少还好看、实用,令人喜欢,具有经济价值和市场开发潜力。

      民间文艺创新凸显四川元素

      仔细欣赏百件佳作,浓郁的四川气息扑面而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的蜀绣《六扇花鸟屏风》,华丽逼人、栩栩如生;自贡龚扇传人龚道勇的竹丝扇子,远看薄如蝉翼,近观能借光线之变看到若隐若现、飘飘欲仙的仕女图。蜀锦织出的《十一面观音》,复古色调宛若敦煌壁画;古老纹样的《狩猎云锦》,再现了锦城成都丝绸织造的古老和繁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童永全的铜雕《绿度母》,雕出了一个立体的神话世界,而苴却砚的雕刻大师们,用一方苴却石便勾勒出川西民居的小桥流水人家……79类四川民间文艺作品,囊括了成都漆艺、蜀绣、绵竹年画,以及苴却砚、夏布绣、泥雕、会理绿陶、剪纸等,美不胜收。

      在绵阳作者林小刚的木雕《观天下》前,来自广州的游客刘翼赞道,“这完全有别于传统木雕,充满现代设计感。”在做工精良的蜀绣旗袍前,北京游客蒋计好奇地询问工作人员“哪里可以定做这样的衣服?”千百年来,四川民间文艺代代相传,尽管有的正遭受市场狭窄、传人难找的困惑,但勤劳智慧的四川人在不断探索,让艺术适应时代的发展。

      就连曾经走低端路线的荥经砂器,如今也开发了具有古朴质感的高档茶具。会理绿陶的花瓶等摆件,保留了民间艺术的基因,又加入现代感十足的设计,非常适合作为现代家居的装饰摆件。眉山的竹编,也推出高端路线的坤包系列。三星堆陶瓷茶具套装,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图案镶在茶杯外沿,令居家产品顿增质感。

      摄影新人新作与大师同台竞技

      工艺美术大师们为展览“拼了”,摄影艺术家也没少费心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李杰介绍,本次他的参赛作品《角儿》是跨越20年完成的系列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张。“这系列作品我从1993年开始创作,一直到2013年才完成。从这20年的创作中,可以窥探到川剧演员们在服饰、妆容上的变化,而参展的这张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其中一些细节在今天的川剧舞台上已消失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巴中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叶君的参展作品《天然画廊》则取材于巴中光雾山。他介绍,作品中的水青冈是光雾山中的珍稀植物,难得一见,“这张作品还入选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最美四川’展览,希望观众通过我的作品能够对巴中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下印象。”“除了艺术家,这次展览最扯眼球的还有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加入。”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贾跃红说。

      在布展现场的“手机摄影”板块中,一幅名为《婚嫁》的作品让凉山彝族地区婚嫁场景跃然纸上。而照片的作者,是美姑县巴普镇梗则村21岁的村民吉处金洛。还是在校学生的吉处金洛用手机拍摄了自己姐姐的婚礼。“我两年前参加了省摄影家协会在村里办的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课程,摄影家们定期来给我们上课,这幅作品就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拍摄的。”

      除了吉处金洛,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让很多人在镜头中找到了感觉。布展现场,有一幅名为《广场舞》的作品。作者是洪雅县汉王乡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的杨均,历经3年时间,他从摄影盲变成了辅导站负责人。不仅如此,当他经历车祸造成残疾后,也没放弃摄影。“这幅作品就是他今年在家乡拍摄的,他常说,是摄影让他有重新振作的勇气。”贾跃红说,展出普通人的作品,会让展览更接地气,也会让观众与艺术更有贴近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