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034号提案的复函
廖俊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中医药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规范中药材生产种植助推我省打造“天府药仓”的提案》(第1034号提案)收悉。省中医药局高度重视,经商各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天府药仓’种业支持计划纳入四川省重大科技支持计划”的回复
一是加强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推动中医类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档升级,进一步集聚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等创新资源,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在川布局实施,围绕重大疾病领域开展中医药临床循证评价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推进临床研究规范化和标准化,加速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陈士林院士研究团队利用本草基因组学,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太极集团、天府中药城等多家单位,成功打造全球首个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本草智库”,该模型汇集了1500万条中药材基原物种的基因信息、3000余万条中药成分与靶点的互相作用信息等中药研究的底层数据,具备中药知识的提取与生成、中药产业一站式数字化服务等功能,为中药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动力。三是积极开展中药(民族药)标准建设,组织制定并发布《四川省中药饮片冷冻干燥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醋制龙葵果等6个省级中药材及饮片单行标准;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四川省标准制定,共发布了341个四川省标准;制定发布《四川省医疗机构藏药制剂标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藏、彝、羌、苗药材2022年版), 组织启动四川省藏药饮片标准制定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科技厅、省药监局等相关部门持续推进中医药领域重点实验室、省级中医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整合创新资源,提高科研能力,围绕中医药重点领域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更好发挥科技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支撑作用;持续推进我省中药配方颗粒省标制定工作,做好中药标准制修订常态化工作,按要求对申报品种进行审核并适时发布;持续推进四川省藏药饮片标准制定工作。
二、关于“完善中药材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回复
一是2018年省中医药局牵头筹备成立四川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3年完成换届选举,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7名,共有委员105人,观察员35人,专家顾问22人,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旨在以标准引领中医药发展,为中医药领域的标准、认证、品牌及地理标志建设等提供系统支持及技术支撑。二是大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省标委会组织主导研制《中医药-川芎》《中医药-姜黄》《中医药-西红花》获得ISO国际标准立项,其中《中医药-川芎》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四川主导研制的首个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填补了我省中医药国际标准制订的空白,为川芎药材国际贸易取得了规则上的主动权,对培育我省中医药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积极的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地方标准制定,省标委会成立以来,共征集中医药类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计划申报240项,立项55项,正式发布31项,涉及中医中药服务、道地药材认证、种子种苗分级、药材传统及机械化生产、质量追溯等方面,标准的实施应用有力促进了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行业标准化意识稳步提升,标准化队伍迅速壮大,标准化基础逐步夯实。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持续建立健全四川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架构,推动标准化建设;组织标准化专题培训,多形式开展标准化人才队伍培养;加快推进国际标准项目研制以及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推进组建全国中医药地方标准化发展合作组织,推动中医药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工作。
三、关于“以创新驱动提升中药材质量”的回复
一是规划引导发展布局,组织专家编制并发布《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将我省划分为四川盆地药材生产区、盆地边缘山地药材生产区、川西高原及川西高山峡谷药材生产区和攀西地区药材生产区等四个中药材产区,明确了全省重点发展的道地中药材品种、适宜区域及目前发展的规模,指导全省各地在药材产区科学发展道地药材种植,合理发展种植规模。二是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组织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等省内外近500家单位2200余名普查队员,前后历时10年对全省183个县(市、区)开展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我省中药资源家底,现有中药资源9000余种。在雅安、广安等地建设了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优质种子种苗和繁育技术,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建设。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了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保存了全国收集的种子资源2597种、3万余份,实现中药种质资源的战略性保护。三是开展示范基地建设,联合省林草局印发《四川省林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确定10个林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建设基地,助推林草中药材种植(养殖)规范化发展。四是推进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完成省级中药材追溯平台建设,向上与国家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对接,向下与县级平台对接,实现“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县级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从源头加强中药材质量保障,已覆盖各类经营主体256家、种植基地387个、涉及品种87种、累计溯源基地面积50余万亩。五是会同省药监局实施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监督实施示范建设工作,确定两批中药材GAP示范建设重点企业和品种。六是加强技术服务支撑,依托中药材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科技下乡万里行”中药材专家团队、中药材生产技术骨干培训,推广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林下套种、种养循环等新型种植模式,提升中药材生产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七是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数字化工厂、现代中药产业化基地,推进海蓉中药创新药绿色智能制造平台、好医生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新绿色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化基地等省级重点技改项目4个,济生堂药业中成药扩建等中药工业重点项目建设20个。八是开展川派中药炮制国家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以四川特色炮制技术如附子减毒、发酵、九蒸九晒等为主,从古籍文献出发,开发特色饮片并形成省级标准,挖掘川派名老中医临床应用炮制品的经验,构建基于“文献-研究-生产-临床应用”川派炮制技术发展体系。举办全省首届中药炮制工技能大赛,通过大赛充分挖掘中药炮制优秀技能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不断夯实中药工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经济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省药监局等相关部门,组织专家修订《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优化中药材种植和生产布局;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中药材追溯体系、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及中药材GAP示范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持续推进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川派中药炮制国家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四、关于“培育系列全国知名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的回复
一是️以现代农业(林业)园区为引领,推动药材基地规范化建设,已培育南江金银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巴中市巴州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中江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等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2个,昭化区林下中药材园区、合江县林下中药材园区、北川厚朴园区等省级现代林业园区3个。二是全方位培育市场主体,已培育省中药饮片公司等“专精特新”企业5家、成都第一制药等“贡嘎企业”4家、梓潼宫药业等上市企业3家。累计培育好医生、康弘等超10亿元企业7家,百裕药业、新荷花等超5亿元企业4家,利民饮片等超亿元企业48家。支持好医生药业等3户企业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天雄药业等27户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普思生物等企业搭建中药全产业链服务创新平台。三是搭建平台加强品牌打造,组织企业参加“川港澳合作周”相关中医药交流活动、农博会、川甘中医药产品推介会、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黑龙江省中医药博览会,通过各级各类交流活动,为中医药产业投资搭建合作平台,宣传四川中医药产品,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经济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等相关部门持续培育中药材现代农业(林业)园区,进一步打造天府中药城、三台麦冬、内江天冬、秦巴药库等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加大中医药行业整合力度,致力培育更多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加强川渝、川港澳等中医药产业互动合作,推进乌蒙山、秦巴山中医药联盟建设,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药交会、西博会、农博会等大型展示平台,不断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擦亮四川中医药的金字招牌。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中医药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