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425号提案的复函

  • 2024年05月14日 11时18分
  • 来源: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字体:
  • 川经信提案〔2024〕13号

    邓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加快促进安全应急产业聚集的建议》(第0425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经商应急管理厅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成都淮州新城应急产业发展概况

    成都淮州新城是成都市唯一确定以安全应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功能区,地处成都龙泉山以东、金堂县腹地,涵盖了四川金堂工业园区、成都—阿坝工业园区2个省级开发区和3个街道的部分行政区域,建成和在建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板块14.7平方公里,聚集工业企业700余家。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应急特色产业基地等荣誉。近年来该地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成都淮州新城已聚集安全应急规上企业51户,带动人员就业9000余人。二是产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依托龙头企业,已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包括环境应急处置产业集群、安全检测服务产业集群、安全防护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和航空救援培训服务产业集群。三是产业链一体化效应显著。成都淮州新城在安全应急产业链上进行了系统布局,集聚了一批优质企业,已形成产业体系。上游企业为风险监测提供产品配套和服务,中游企业聚焦安全材料和防护领域开展生产供应,形成安全防护产业集群。下游企业从抢险救援、现场保障等方面协同配合,满足应急救援处置需求。四是安全应急创新能力增强。成都淮州新城与央企、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多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技术联合研发,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新材料、新产品研发和转化项目,培育创新产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持有大量发明专利。推动产教融合,建成省级产研院,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科技服务活动,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组织企业家进高校,与本地高校合作,探索新型学徒制等校企人才共育新模式。

    二、已开展工作

    (一)各级政府积极扶持产业发展。

    省级层面。省政府2022年将淮州新城纳入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进行培育,安排产业扶持资金1.5亿元。市级层面。成都市委、市政府2022年出台《关于支持淮州新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淮州新城依托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成都淮州机场等,培育以安全应急服务新业态为核心、安全应急产品制造研发为辅助的安全应急产业体系”,每年专项安排补助资金8亿元支持淮州新城的建设发展,该项政策持续5年。县级层面。金堂县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安全应急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推进产业发展;并会同成都市产投集团、交投集团、环投集团三大市级平台公司从产业发展空间、基础配套等方面全方位筑优淮州新城产业承载能力。

    (二)打造多个高能级功能性平台。

    淮州新城按照“平台+产业”发展思路,积极争取和引入有利于产业快速集聚和应用场景打造的高能级功能性平台,目前已建成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成都淮州机场,正加快建设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四川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基地、成都消防航空救援消防站等重点平台项目。

    (三)持续完善安全应急产业管理机构和政策配套。

    淮州新城持续完善的安全应急产业管理机构和政策配套,围绕安全应急产业细分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全生命周期服务。近年来,按照“平急两用”发展理念,引进时代星光无人机研发制造项目、百众安锂电消防产业园等重点项目16个,协议引资230亿元。截至2023年底,安全应急规上企业51户,年主营业务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13.4%,三年年均增长率12%。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顶层设计方面。

    一是依托西南区域中心,加快应急产业聚集发展。构建服务西南地区的应急救援服务产业集群,推进救援装备、应急处置、航空救援、应急物流等应急服务的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特色化发展。以应急产业园为核心打造辐射西南地区的安全应急防护产品和应急救援装备产业集群,如依托纺织、医疗器械等企业发展应急救援防护产品和医疗救治设备产业,依托机械装备、装配式制造企业发展灾害防护产品和抢险救援产业等。二是经济和信息化厅将发展自然灾害防治装备列入《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围绕监测预警装备、抢险救援装备、防护装备、交通运输保障装备、紧急医学救援装备、应急指挥通信装备等细分领域,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推动建设西部重要的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产业集群,积极指导成都淮州新城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

    (二)完善政策扶持方面。

    一是积极做好与应急管理部的汇报争取工作,为成都淮州新城提供国家政策支持和发展指导,大力支持成都淮州新城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二是由西南区域中心牵头,支持金堂县在社区层面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如设置应急避难所、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活动、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等,提高社区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基层应急阵地建设。三是构建西南区域中心与金堂县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应急资源调度制度,推动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和人员培训交流等事项,持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四是推动金堂县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项目扶持和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三)强化要素保障方面。

    一是加强与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及川消所的合作,统筹安全应急产品资源要素,加速企业集聚,建设区域应急救援产品生产基地和物资储备库。二是依托成都国际职教城,推进四川应急管理学院等职业院校及科研院所落地建设,打造服务全国的安全应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加速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三是依托成都淮州机场和龙头企业,鼓励成都淮州新城开展航空救援培训、演练、体验等安全应急产业科普基地建设。

    感谢您对四川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杨金鑫;联系电话:19102800896)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4月29日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425号提案的复函

  • 2024年05月14日 11时18分
  • 来源: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川经信提案〔2024〕13号

    邓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加快促进安全应急产业聚集的建议》(第0425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经商应急管理厅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成都淮州新城应急产业发展概况

    成都淮州新城是成都市唯一确定以安全应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功能区,地处成都龙泉山以东、金堂县腹地,涵盖了四川金堂工业园区、成都—阿坝工业园区2个省级开发区和3个街道的部分行政区域,建成和在建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板块14.7平方公里,聚集工业企业700余家。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应急特色产业基地等荣誉。近年来该地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成都淮州新城已聚集安全应急规上企业51户,带动人员就业9000余人。二是产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依托龙头企业,已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包括环境应急处置产业集群、安全检测服务产业集群、安全防护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和航空救援培训服务产业集群。三是产业链一体化效应显著。成都淮州新城在安全应急产业链上进行了系统布局,集聚了一批优质企业,已形成产业体系。上游企业为风险监测提供产品配套和服务,中游企业聚焦安全材料和防护领域开展生产供应,形成安全防护产业集群。下游企业从抢险救援、现场保障等方面协同配合,满足应急救援处置需求。四是安全应急创新能力增强。成都淮州新城与央企、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多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技术联合研发,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新材料、新产品研发和转化项目,培育创新产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持有大量发明专利。推动产教融合,建成省级产研院,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科技服务活动,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组织企业家进高校,与本地高校合作,探索新型学徒制等校企人才共育新模式。

    二、已开展工作

    (一)各级政府积极扶持产业发展。

    省级层面。省政府2022年将淮州新城纳入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进行培育,安排产业扶持资金1.5亿元。市级层面。成都市委、市政府2022年出台《关于支持淮州新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淮州新城依托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成都淮州机场等,培育以安全应急服务新业态为核心、安全应急产品制造研发为辅助的安全应急产业体系”,每年专项安排补助资金8亿元支持淮州新城的建设发展,该项政策持续5年。县级层面。金堂县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安全应急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推进产业发展;并会同成都市产投集团、交投集团、环投集团三大市级平台公司从产业发展空间、基础配套等方面全方位筑优淮州新城产业承载能力。

    (二)打造多个高能级功能性平台。

    淮州新城按照“平台+产业”发展思路,积极争取和引入有利于产业快速集聚和应用场景打造的高能级功能性平台,目前已建成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成都淮州机场,正加快建设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四川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基地、成都消防航空救援消防站等重点平台项目。

    (三)持续完善安全应急产业管理机构和政策配套。

    淮州新城持续完善的安全应急产业管理机构和政策配套,围绕安全应急产业细分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全生命周期服务。近年来,按照“平急两用”发展理念,引进时代星光无人机研发制造项目、百众安锂电消防产业园等重点项目16个,协议引资230亿元。截至2023年底,安全应急规上企业51户,年主营业务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13.4%,三年年均增长率12%。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顶层设计方面。

    一是依托西南区域中心,加快应急产业聚集发展。构建服务西南地区的应急救援服务产业集群,推进救援装备、应急处置、航空救援、应急物流等应急服务的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特色化发展。以应急产业园为核心打造辐射西南地区的安全应急防护产品和应急救援装备产业集群,如依托纺织、医疗器械等企业发展应急救援防护产品和医疗救治设备产业,依托机械装备、装配式制造企业发展灾害防护产品和抢险救援产业等。二是经济和信息化厅将发展自然灾害防治装备列入《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围绕监测预警装备、抢险救援装备、防护装备、交通运输保障装备、紧急医学救援装备、应急指挥通信装备等细分领域,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推动建设西部重要的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产业集群,积极指导成都淮州新城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

    (二)完善政策扶持方面。

    一是积极做好与应急管理部的汇报争取工作,为成都淮州新城提供国家政策支持和发展指导,大力支持成都淮州新城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二是由西南区域中心牵头,支持金堂县在社区层面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如设置应急避难所、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活动、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等,提高社区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基层应急阵地建设。三是构建西南区域中心与金堂县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应急资源调度制度,推动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和人员培训交流等事项,持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四是推动金堂县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项目扶持和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三)强化要素保障方面。

    一是加强与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及川消所的合作,统筹安全应急产品资源要素,加速企业集聚,建设区域应急救援产品生产基地和物资储备库。二是依托成都国际职教城,推进四川应急管理学院等职业院校及科研院所落地建设,打造服务全国的安全应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加速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三是依托成都淮州机场和龙头企业,鼓励成都淮州新城开展航空救援培训、演练、体验等安全应急产业科普基地建设。

    感谢您对四川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杨金鑫;联系电话:19102800896)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4月29日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