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的提案及答复

  • 2012年07月05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关于建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的提案

    施杰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决定把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建在四川阿坝州的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上,是著名的风景区黄龙和九寨沟的必经之地。由于缺乏长征文化内涵,功能单一,吸引力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以四川省长征纪念总碑为基础,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可以一馆两牌子),把长征精神、长征文化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品中去,让长征精神、长征文化走向国际融入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本案的实施建议:

      一、以四川省长征纪念总碑为基础,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 

      二、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列入国家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议环绕四川省长征纪念总碑,划上若干亩地,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或“国际长征文化馆”,把有关红军长征文化的所有文化珍品,熔为一炉(比如羌绣、彝歌、藏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个集传承、研究、旅游、餐饮、住宿、会议、培训、教育、康复、影视、表演、书画、动漫、收藏等的万能文化馆,发挥长征精神、长征文化的文化动力作用,把长征精神、长征文化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彰显出长征精神、长征文化的巨大文化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以丰富多彩的长征文化内容和更独特的思路,吸引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旅客自觉自愿地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参与文化活动。 

      三、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彰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埃德加·斯诺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第一个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上世纪80年代,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以独特的视角评价长征说,人类曾经有四大史诗,以色列走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征服西部,但是,它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自有人类以来,“万里长征人未还”,有各种各样的“长征现象”,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给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一大贡献。在世界各地,有用各种文字出版的关于红军长征的著作,无论作者的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如何,无不认为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英勇无畏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典范”。毫无疑问,红军长征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文化遗产,它的伟大首先是造就了一种精神——中国工农红军与各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人类最珍贵的共同精神财富,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长征文化的辐射作用是永不消逝的,长征文化的影响力是世界范围的。因此,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搜集、研究、比较、鉴别全世界古往今来的“长征现象”,凸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以国际视野打造“长征文化馆”,用中华民族精神最高体现的价值观,去影响国际社会,感动世界人民。三、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基地。“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茫茫草原、重重雪山,中国工农红军尽显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风采,为中华民族的前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建设为伟大长征精神的载体,以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价值,为我们提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生动、最鲜活、最有力的教材,以巨大的文化感染力给予全国人民以精神洗礼。以弘扬长征精神、长征文化为己任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既能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又能够充分展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诠释。通过红军长征事迹,以震撼的实例、生动的形式、典型的细节昭示生命的真实价值和意义,鼓励人们学习红军百折不挠的意志与不惧艰难的信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通俗化、大众化,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最终形成全社会自觉的追求和行为。 

     
    四川省人民政府对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770号提案的答复 (A)类

    施杰委员: 

      你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的提案》(第1770号)收悉。全国政协交由我省办理,经征求中宣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军辗转14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的英雄史诗。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下,弘扬长征精神,能充分展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诠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弘扬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我省正在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筹建以“长征”为主题、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的红军长征纪念馆,目前土建和展品募集前期工作已完成。为提升展馆水平,我省邀请了中国军事博物馆有关专家进行展陈设计,指导碑园管理处启动陈列改展工作,展览前期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为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纪念红军长征的重要场所,在弘扬长征文化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为集中体现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目前红军长征纪念馆展品募集和展示设计主要围绕“红军长征主题”,羌绣、彝歌、藏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有其他集中展示场所,目前未计划纳入该展馆。在功能设计上,主要满足传承、研究、宣传、教育、旅游等功能。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陈列展览工作,加紧完善宣传、教育等相关功能,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开展红军长征纪念馆建设工作,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 

      感谢你对我省红色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 

      

    2012年7月5日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建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的提案及答复

  • 2012年07月05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关于建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的提案

    施杰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决定把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建在四川阿坝州的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上,是著名的风景区黄龙和九寨沟的必经之地。由于缺乏长征文化内涵,功能单一,吸引力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以四川省长征纪念总碑为基础,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可以一馆两牌子),把长征精神、长征文化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品中去,让长征精神、长征文化走向国际融入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本案的实施建议:

      一、以四川省长征纪念总碑为基础,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 

      二、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列入国家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议环绕四川省长征纪念总碑,划上若干亩地,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或“国际长征文化馆”,把有关红军长征文化的所有文化珍品,熔为一炉(比如羌绣、彝歌、藏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个集传承、研究、旅游、餐饮、住宿、会议、培训、教育、康复、影视、表演、书画、动漫、收藏等的万能文化馆,发挥长征精神、长征文化的文化动力作用,把长征精神、长征文化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彰显出长征精神、长征文化的巨大文化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以丰富多彩的长征文化内容和更独特的思路,吸引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旅客自觉自愿地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参与文化活动。 

      三、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彰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埃德加·斯诺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第一个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上世纪80年代,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以独特的视角评价长征说,人类曾经有四大史诗,以色列走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征服西部,但是,它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自有人类以来,“万里长征人未还”,有各种各样的“长征现象”,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给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一大贡献。在世界各地,有用各种文字出版的关于红军长征的著作,无论作者的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如何,无不认为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英勇无畏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典范”。毫无疑问,红军长征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文化遗产,它的伟大首先是造就了一种精神——中国工农红军与各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人类最珍贵的共同精神财富,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长征文化的辐射作用是永不消逝的,长征文化的影响力是世界范围的。因此,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搜集、研究、比较、鉴别全世界古往今来的“长征现象”,凸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以国际视野打造“长征文化馆”,用中华民族精神最高体现的价值观,去影响国际社会,感动世界人民。三、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基地。“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茫茫草原、重重雪山,中国工农红军尽显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风采,为中华民族的前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建设为伟大长征精神的载体,以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价值,为我们提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生动、最鲜活、最有力的教材,以巨大的文化感染力给予全国人民以精神洗礼。以弘扬长征精神、长征文化为己任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既能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又能够充分展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诠释。通过红军长征事迹,以震撼的实例、生动的形式、典型的细节昭示生命的真实价值和意义,鼓励人们学习红军百折不挠的意志与不惧艰难的信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通俗化、大众化,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最终形成全社会自觉的追求和行为。 

     
    四川省人民政府对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770号提案的答复 (A)类

    施杰委员: 

      你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的提案》(第1770号)收悉。全国政协交由我省办理,经征求中宣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军辗转14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的英雄史诗。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下,弘扬长征精神,能充分展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诠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弘扬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我省正在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筹建以“长征”为主题、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的红军长征纪念馆,目前土建和展品募集前期工作已完成。为提升展馆水平,我省邀请了中国军事博物馆有关专家进行展陈设计,指导碑园管理处启动陈列改展工作,展览前期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为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纪念红军长征的重要场所,在弘扬长征文化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为集中体现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目前红军长征纪念馆展品募集和展示设计主要围绕“红军长征主题”,羌绣、彝歌、藏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有其他集中展示场所,目前未计划纳入该展馆。在功能设计上,主要满足传承、研究、宣传、教育、旅游等功能。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陈列展览工作,加紧完善宣传、教育等相关功能,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开展红军长征纪念馆建设工作,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 

      感谢你对我省红色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 

      

    2012年7月5日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