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

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 2014年01月0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新闻办
  • 【字体:
  •  

      2014年1月9日上午10点,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作新闻发布,全文如下: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农业厅、代表全省种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你们光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2011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7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23号),并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两年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农业部的指导下,我省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种业资源,增加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我就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发布以下情况:

      一、加快种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行政推动,为种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工作,2011年8月,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全省种业大会,对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作出总体部署。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两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种业调研,听取专题汇报。农业厅、省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等9厅(委、局)联合设立“四川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形成部门推动合力。启动了种业提升工程,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500万元。制种基地建设方面省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3800万元以上,用于良繁体系建设,并全省范围内整合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新增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年均投入基地建设总资金达1亿多元。科技创新方面,两年来,国、省两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育种项目总投入近4000万元。

      三是以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中。省政府办公厅制订并下发《四川省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1-2020年)》(川办函[2011]262号,简称《种业提升工程》),省农业厅、发改委制定《四川省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2—2020年)》,拟建立以成都、绵阳、德阳及眉山为核心,泸州、巴中、遂宁等为辅助的制种优势保护区,推进种子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四是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跨越发展。试点和推广土地流转为基础的公司自主经营、公司+专合社制种模式,建立种子新模式制种基地10万余亩,占总面积的25%。积极试点杂交水稻制种保险。成都市出台全国第一个政策性特色农业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实施方案,将全市杂交水稻制种纳入政策性保险;泸州市两年杂交水稻制种投保5万亩,对稳定制种基地起到了积极作用。探索建立了“政府购买品种、企业集中繁育、项目配套转化”的成果快速转化途径,2013年,省财政购买杂交水稻“川优6203”、示范推广4.15万亩,杂交高粱“泸糯12号”、示范推广6.75万亩,预计2014年推广面积可达46万亩和7.5万亩。

      五是扶持企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2011-2013年,共10家企业承担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将10余家种子企业纳入省育种攻关,优先安排企业选育品种进入品种试验,省财政重点支持企业开展育种创新、良繁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着力培育骨干种业龙头企业,两年来,18家种子企业完成对43家企业的兼并重组。

      六是强化监督管理,支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严把品种审定关,加大不适宜品种退出力度,建立了主要农作物有效品种信息平台,对规范种子市场秩序、解决品种“多乱杂”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加强种子生产全过程监管,依法查处并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和不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的行为,常年开展春、秋两季种子市场检查,夏季基地巡查和冬季企业检查四大行动。两年来,清理注销企业50余家,发现并立案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劣种子案件119件,涉案金额210多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个,挽回经济损失1260多万元。

      二、种业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种业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11-2013年,我省共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216个,审定品种产量平均水平较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通过国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35个,占全国10.4%,其中,杂交水稻达国颁一级优米标准1个,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水稻品种3个,达国颁三级优米标准的品种3个。截止2013年10月,全省累计申请植物品种权834件,累计获得植物品种授权444件,占全国授权总量的11.1%,授权总量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供种保障能力稳固提升。2013年度我省杂交水稻制种46万亩,产种约8300万公斤,较2010年增加约1000万公斤,向省外售种约3500万公斤,出口近1200万公斤,产种量、省际间调剂量、出口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杂交玉米制种11万亩,产种约3000万公斤,较2010年增加1200万公斤,攀西安宁河流域被国家确定为重点繁育基地;杂交油菜4万亩,产种250万公斤,2014年供种约470万公斤。完善救灾备荒种子贮备制度,2013年贮备475万公斤,较2010年增加142.5万公斤。

      三是企业综合实力逐渐增强。2011-2013年,种子企业参与选育省审品种94个,占50.3%,参与选育国审品种117个,占34.9%。目前,全省种子企业实收资本25.97亿元,比2010年增加32.4%,平均注册资金2319万元,增幅50.2%。全省共有部省两级发证种子企业133家,注册资金亿元以上部省颁证企业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国家种业骨干企业3家、居全国第七位,中国种子协会3A信用企业5家、居全国第六,西南地区第一。“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2家,通过上市辅导期企业1家,已进入上市辅导期企业3家。

      四是市场秩序逐步好转。2013年市场抽检玉米种子样品数4314个,水稻种子样品数3601个,油菜种子样品数1379个,蔬菜等其他种子样品数727个;检测出不合格样品数438个,平均合格率95.6%。其中杂交玉米种子合格率94.1%,杂交水稻合格率96.4%,分别比2010年提高1.6和8.3个百分点。

      五是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全省有种子管理机构194个,从业人员2244人,种子质量检验机构91个,29个机构通过了机构考核,居全国第一其中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具备利用分子检测技术鉴定种子真实性、纯度和转基因成分检测单位,是唯一一家承担国家SNP种子检测项目的省级检验机构。目前,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种子监管体系,监督管理能力逐步增强。

      三、继续深入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任重道远

      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对全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我省种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国务院加快种业发展、建设种业强国的要求,与我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的要求相比还有诸多不适应,为此,我们还需更加努力,继续深入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

      一是强化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种质资源挖掘、育种材料创新等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种业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二是继续实施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以种业提升工程财政专项为抓手,实施好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扶持、监管能力提升四大项目,提升种业“四大能力”。

      三是扎实推进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以打造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为契机,加大制种基地建设投入,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

      四是切实加强行业监管。严格品种审定,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依法清理不合格种子企业。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实施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种子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加强种子质量例行监测,为现代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是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优势种业科研单位与优势种子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对企业开展种业领域相关研发活动后实行补助,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种子市场集中度,推动大型种子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种子企业。

      六是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加大不适宜种植推广品种的退出力度。以县级为单位建立一批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加快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

      各位记者朋友,我省是种业大省,但还不是种业强省,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实现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任重而道远,为此,请各位记者对我省种业发展加以关注和报道,为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 2014年01月0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新闻办
  •  

      2014年1月9日上午10点,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作新闻发布,全文如下: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农业厅、代表全省种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你们光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2011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7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23号),并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两年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农业部的指导下,我省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种业资源,增加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我就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发布以下情况:

      一、加快种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行政推动,为种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工作,2011年8月,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全省种业大会,对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作出总体部署。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两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种业调研,听取专题汇报。农业厅、省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等9厅(委、局)联合设立“四川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形成部门推动合力。启动了种业提升工程,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500万元。制种基地建设方面省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3800万元以上,用于良繁体系建设,并全省范围内整合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新增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年均投入基地建设总资金达1亿多元。科技创新方面,两年来,国、省两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育种项目总投入近4000万元。

      三是以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中。省政府办公厅制订并下发《四川省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1-2020年)》(川办函[2011]262号,简称《种业提升工程》),省农业厅、发改委制定《四川省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2—2020年)》,拟建立以成都、绵阳、德阳及眉山为核心,泸州、巴中、遂宁等为辅助的制种优势保护区,推进种子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四是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跨越发展。试点和推广土地流转为基础的公司自主经营、公司+专合社制种模式,建立种子新模式制种基地10万余亩,占总面积的25%。积极试点杂交水稻制种保险。成都市出台全国第一个政策性特色农业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实施方案,将全市杂交水稻制种纳入政策性保险;泸州市两年杂交水稻制种投保5万亩,对稳定制种基地起到了积极作用。探索建立了“政府购买品种、企业集中繁育、项目配套转化”的成果快速转化途径,2013年,省财政购买杂交水稻“川优6203”、示范推广4.15万亩,杂交高粱“泸糯12号”、示范推广6.75万亩,预计2014年推广面积可达46万亩和7.5万亩。

      五是扶持企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2011-2013年,共10家企业承担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将10余家种子企业纳入省育种攻关,优先安排企业选育品种进入品种试验,省财政重点支持企业开展育种创新、良繁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着力培育骨干种业龙头企业,两年来,18家种子企业完成对43家企业的兼并重组。

      六是强化监督管理,支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严把品种审定关,加大不适宜品种退出力度,建立了主要农作物有效品种信息平台,对规范种子市场秩序、解决品种“多乱杂”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加强种子生产全过程监管,依法查处并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和不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的行为,常年开展春、秋两季种子市场检查,夏季基地巡查和冬季企业检查四大行动。两年来,清理注销企业50余家,发现并立案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劣种子案件119件,涉案金额210多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个,挽回经济损失1260多万元。

      二、种业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种业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11-2013年,我省共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216个,审定品种产量平均水平较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通过国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35个,占全国10.4%,其中,杂交水稻达国颁一级优米标准1个,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水稻品种3个,达国颁三级优米标准的品种3个。截止2013年10月,全省累计申请植物品种权834件,累计获得植物品种授权444件,占全国授权总量的11.1%,授权总量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供种保障能力稳固提升。2013年度我省杂交水稻制种46万亩,产种约8300万公斤,较2010年增加约1000万公斤,向省外售种约3500万公斤,出口近1200万公斤,产种量、省际间调剂量、出口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杂交玉米制种11万亩,产种约3000万公斤,较2010年增加1200万公斤,攀西安宁河流域被国家确定为重点繁育基地;杂交油菜4万亩,产种250万公斤,2014年供种约470万公斤。完善救灾备荒种子贮备制度,2013年贮备475万公斤,较2010年增加142.5万公斤。

      三是企业综合实力逐渐增强。2011-2013年,种子企业参与选育省审品种94个,占50.3%,参与选育国审品种117个,占34.9%。目前,全省种子企业实收资本25.97亿元,比2010年增加32.4%,平均注册资金2319万元,增幅50.2%。全省共有部省两级发证种子企业133家,注册资金亿元以上部省颁证企业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国家种业骨干企业3家、居全国第七位,中国种子协会3A信用企业5家、居全国第六,西南地区第一。“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2家,通过上市辅导期企业1家,已进入上市辅导期企业3家。

      四是市场秩序逐步好转。2013年市场抽检玉米种子样品数4314个,水稻种子样品数3601个,油菜种子样品数1379个,蔬菜等其他种子样品数727个;检测出不合格样品数438个,平均合格率95.6%。其中杂交玉米种子合格率94.1%,杂交水稻合格率96.4%,分别比2010年提高1.6和8.3个百分点。

      五是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全省有种子管理机构194个,从业人员2244人,种子质量检验机构91个,29个机构通过了机构考核,居全国第一其中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具备利用分子检测技术鉴定种子真实性、纯度和转基因成分检测单位,是唯一一家承担国家SNP种子检测项目的省级检验机构。目前,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种子监管体系,监督管理能力逐步增强。

      三、继续深入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任重道远

      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对全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我省种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国务院加快种业发展、建设种业强国的要求,与我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的要求相比还有诸多不适应,为此,我们还需更加努力,继续深入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

      一是强化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种质资源挖掘、育种材料创新等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种业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二是继续实施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以种业提升工程财政专项为抓手,实施好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扶持、监管能力提升四大项目,提升种业“四大能力”。

      三是扎实推进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以打造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为契机,加大制种基地建设投入,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

      四是切实加强行业监管。严格品种审定,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依法清理不合格种子企业。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实施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种子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加强种子质量例行监测,为现代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是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优势种业科研单位与优势种子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对企业开展种业领域相关研发活动后实行补助,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种子市场集中度,推动大型种子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种子企业。

      六是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加大不适宜种植推广品种的退出力度。以县级为单位建立一批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加快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

      各位记者朋友,我省是种业大省,但还不是种业强省,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实现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任重而道远,为此,请各位记者对我省种业发展加以关注和报道,为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