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德阳市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

  • 2011年06月02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10年是德阳灾后全面恢复重建决胜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在立足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就业,关注民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和各项配套措施,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我市就业人员呈逐年平稳增长趋势。

      一、2010年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从业人员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再就业成效明显

      2010年,我市以缓解就业压力为突破口,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及时召开就业援助大型招聘会,开展职业技能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就业,就业困难人员灵活社保补贴稳步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大幅度提升,促进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失业率稳步下降;2010年末,德阳市全社会从业人员为260.06万人,比上年增加2.21万人,增长0.86%。从就业人员的结构分析来看,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增长较快,企业高于机关事业单位,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保持平稳增长,农村从业人员略有减少。

      1、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2010末,我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25.74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增长5.45%。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4.8万人,比上年增加1.44万人,增长10.79%;集体单位从业人员0.75万人,比上年减少0.33万人;其他单位从业人员10.19万人,比上年增加0.21万人,增长2.15%。

      从企业、事业和机关看,企业从业人员16.71万人,比上年增加1.39万人,增长9.1%;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33万人,比上年减少0.21万人;机关单位从业人员2.7万人,比上年增加0.14万人,增长5.32%。

      从行业看,从业人员增加较多的行业是建筑业和制造业,分别比上年增加0.89万人和0.69万人,增长20.26%和9.43%。

      2、城镇其他从业人员情况

      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上升。近年来我市陆续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再就业工程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增强吸纳就业能力。2010年末,我市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6.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5万人,增长4.06%。

      3、农村从业人员情况

      农村从业人员略有减少。2010年末,我市农村从业人员192.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2万人,下降0.58%。

      (二)劳动力就业结构得到优化,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2010年末,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92.06万人、69.4万人和98.6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35.4%、26.69%和37.91%,从业人员分布更加合理,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提升,优势地位更加明显。

      (三)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稳步增加。

      2010年,全市城镇全部单位从业人员总共有50.64万人,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24.91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49.19%。主要是因为我市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从业人员稳步增加。

      二、存在问题

      德阳市的劳动力现状可以说是有喜有忧,一方面是在劳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其组成结构更趋于合理,更有利于我市劳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我市就业岗位不足与新成长劳动力过快的矛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城镇职工就业不够充分,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较为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利用不够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和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缓慢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就业、再就业的进程。

      三、几点建议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利用我市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新项目引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基本满足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需求,缓解就业岗位不足与新成长劳动力过快的就业压力。

       (二)、继续加强劳动就业培训。继续加大对劳动者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劳动技术水平,为提供就业竞争上岗所需技能方面的良好服务,增强其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把握就业机会,促进再就业。

      (三)、引导和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 推行阶段性就业和灵活就业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培育创业主体。树立劳动不分贵贱的就业意识,壮大服务业队伍,有效地控制失业。减轻失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维持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利用 。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利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继续发挥第一产业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扩大农村经济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0年德阳市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

  • 2011年06月02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10年是德阳灾后全面恢复重建决胜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在立足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就业,关注民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和各项配套措施,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我市就业人员呈逐年平稳增长趋势。

      一、2010年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从业人员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再就业成效明显

      2010年,我市以缓解就业压力为突破口,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及时召开就业援助大型招聘会,开展职业技能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就业,就业困难人员灵活社保补贴稳步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大幅度提升,促进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失业率稳步下降;2010年末,德阳市全社会从业人员为260.06万人,比上年增加2.21万人,增长0.86%。从就业人员的结构分析来看,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增长较快,企业高于机关事业单位,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保持平稳增长,农村从业人员略有减少。

      1、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2010末,我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25.74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增长5.45%。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4.8万人,比上年增加1.44万人,增长10.79%;集体单位从业人员0.75万人,比上年减少0.33万人;其他单位从业人员10.19万人,比上年增加0.21万人,增长2.15%。

      从企业、事业和机关看,企业从业人员16.71万人,比上年增加1.39万人,增长9.1%;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33万人,比上年减少0.21万人;机关单位从业人员2.7万人,比上年增加0.14万人,增长5.32%。

      从行业看,从业人员增加较多的行业是建筑业和制造业,分别比上年增加0.89万人和0.69万人,增长20.26%和9.43%。

      2、城镇其他从业人员情况

      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上升。近年来我市陆续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再就业工程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增强吸纳就业能力。2010年末,我市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6.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5万人,增长4.06%。

      3、农村从业人员情况

      农村从业人员略有减少。2010年末,我市农村从业人员192.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2万人,下降0.58%。

      (二)劳动力就业结构得到优化,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2010年末,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92.06万人、69.4万人和98.6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35.4%、26.69%和37.91%,从业人员分布更加合理,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提升,优势地位更加明显。

      (三)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稳步增加。

      2010年,全市城镇全部单位从业人员总共有50.64万人,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24.91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49.19%。主要是因为我市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从业人员稳步增加。

      二、存在问题

      德阳市的劳动力现状可以说是有喜有忧,一方面是在劳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其组成结构更趋于合理,更有利于我市劳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我市就业岗位不足与新成长劳动力过快的矛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城镇职工就业不够充分,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较为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利用不够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和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缓慢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就业、再就业的进程。

      三、几点建议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利用我市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新项目引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基本满足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需求,缓解就业岗位不足与新成长劳动力过快的就业压力。

       (二)、继续加强劳动就业培训。继续加大对劳动者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劳动技术水平,为提供就业竞争上岗所需技能方面的良好服务,增强其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把握就业机会,促进再就业。

      (三)、引导和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 推行阶段性就业和灵活就业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培育创业主体。树立劳动不分贵贱的就业意识,壮大服务业队伍,有效地控制失业。减轻失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维持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利用 。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利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继续发挥第一产业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扩大农村经济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