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气象部门圆满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 2011年12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气象局
  • 【字体:
  •   12月29日,四川省气象部门召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结会议,全面总结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基本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隆重表彰重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出席会议,对四川重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进一步发挥重建成果效益,为防灾减灾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财政部刘洁处长,中国气象局郑江平副司长、王玉彬副司长、庞鸿魁副司长,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米天明,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陶健红等参加了会议。 

      四川省气象局局长彭广作会议报告,副局长钟晓平主持会议。纪检组长陈哲明,副局长马力、李扬富,副巡视员呷玛扎西等参加了会议。 

      于新文充分肯定了四川气象部门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的全力支持下,中国气象局坚强领导,全国气象部门鼎力援助,灾区气象干部职工自强不息,圆满完成了气象部门重建任务,书写了科学重建的恢宏篇章。通过重建,灾区建成了完善的气象服务系统,气象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重建成果在防灾减灾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重建,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跨越,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人才队伍得到锻炼和加强,重建还培育了气象部门的抗震救灾能力,进一步凝炼了气象人精神。于新文代表中国气象局,向所有关心支持气象部门灾后重建工作的单位和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灾区气象干部职工及重建先进个人表示诚挚祝贺。 

      于新文还要求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及云南、重庆等省(市)局面向未来,寻找特色和突破口,充分发挥灾后重建成果效益,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按照“四个能力”、“四个一流”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发展,努力开创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他对此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继续提高气象装备水平,不断满足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需要;二是围绕防灾减灾需求,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三是进一步面向地方需求,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四是以点带面,将重建成果、技术、优势、理念等向全省气象部门推进,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彭广在报告中全面回顾了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说,经过三年艰苦奋战,四川气象部门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地完成了重建任务,实现了中国气象局提出的“灾区的气象监测、预警和服务能力超过震前水平,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同期全国中等以上水平,职工工作生活环境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的目标。四川灾后重建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公共气象服务、气象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暴雨红色预警全网发布时效提前至半小时,同时,公众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多种渠道随时获取气象服务信息和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现代化水平较高、机动性能较好的人影作业系统和移动气象应急服务保障系统,已成为地方政府快速应对气象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有力有效手段。二是气象预测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引进的2套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提升了短临预报业务能力;市县气象局新配置的图形工作站,丰富了预测预报的技术资料,为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气象监测能力全面提升。维修加固的新一代天气雷达,重建的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交通环境监测自动站和土壤水分监测站等一大批现代化监测设备全天候运行,气象监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时效性进一步增强、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四是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超过了震前水平。重建的业务办公用房现代化设施齐全,地域、民族特色鲜明,其使用功能达到全国中上水平;职工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绿化、亮化和美化,灾区气象职工享受住房维修加固或重建政策,气象台站面貌日新月异,职工的安全感、舒适感、自豪感大为增强。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省气象部门圆满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 2011年12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气象局
  •   12月29日,四川省气象部门召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结会议,全面总结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基本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隆重表彰重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出席会议,对四川重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进一步发挥重建成果效益,为防灾减灾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财政部刘洁处长,中国气象局郑江平副司长、王玉彬副司长、庞鸿魁副司长,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米天明,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陶健红等参加了会议。 

      四川省气象局局长彭广作会议报告,副局长钟晓平主持会议。纪检组长陈哲明,副局长马力、李扬富,副巡视员呷玛扎西等参加了会议。 

      于新文充分肯定了四川气象部门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的全力支持下,中国气象局坚强领导,全国气象部门鼎力援助,灾区气象干部职工自强不息,圆满完成了气象部门重建任务,书写了科学重建的恢宏篇章。通过重建,灾区建成了完善的气象服务系统,气象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重建成果在防灾减灾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重建,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跨越,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人才队伍得到锻炼和加强,重建还培育了气象部门的抗震救灾能力,进一步凝炼了气象人精神。于新文代表中国气象局,向所有关心支持气象部门灾后重建工作的单位和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灾区气象干部职工及重建先进个人表示诚挚祝贺。 

      于新文还要求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及云南、重庆等省(市)局面向未来,寻找特色和突破口,充分发挥灾后重建成果效益,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按照“四个能力”、“四个一流”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发展,努力开创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他对此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继续提高气象装备水平,不断满足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需要;二是围绕防灾减灾需求,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三是进一步面向地方需求,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四是以点带面,将重建成果、技术、优势、理念等向全省气象部门推进,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彭广在报告中全面回顾了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说,经过三年艰苦奋战,四川气象部门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地完成了重建任务,实现了中国气象局提出的“灾区的气象监测、预警和服务能力超过震前水平,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同期全国中等以上水平,职工工作生活环境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的目标。四川灾后重建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公共气象服务、气象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暴雨红色预警全网发布时效提前至半小时,同时,公众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多种渠道随时获取气象服务信息和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现代化水平较高、机动性能较好的人影作业系统和移动气象应急服务保障系统,已成为地方政府快速应对气象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有力有效手段。二是气象预测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引进的2套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提升了短临预报业务能力;市县气象局新配置的图形工作站,丰富了预测预报的技术资料,为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气象监测能力全面提升。维修加固的新一代天气雷达,重建的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交通环境监测自动站和土壤水分监测站等一大批现代化监测设备全天候运行,气象监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时效性进一步增强、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四是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超过了震前水平。重建的业务办公用房现代化设施齐全,地域、民族特色鲜明,其使用功能达到全国中上水平;职工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绿化、亮化和美化,灾区气象职工享受住房维修加固或重建政策,气象台站面貌日新月异,职工的安全感、舒适感、自豪感大为增强。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