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前三季度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
一、畜牧经济运行情况
(一)总量稳定增长 价格大幅上涨 养殖效益良好
1. 生猪产业
今年以来,国内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影响了生猪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和物价的总体稳定。但我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较为稳定。生产和销售稳中有升,养殖效益良好。
(1)生猪生产形势
一是生产总量稳定增长。行业预计9月末全省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分别增长1.55%和1.10%,生猪出栏同比增长0.80%。据我省26个农业部生猪监测县抽样数据显示,8月末生猪存栏同比增长3.32%,能繁母猪同比持平。据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统计,1—8月生猪产地和屠宰检疫量6432.56万头,同比增长6.38%。
二是养殖户信心回升,积极补栏。据对我省生猪监测点调查,当前仔猪和饲料价格虽然较高,但养殖户特别是适度规模户的补栏积极性高。监测点6—8月仔猪存栏同比增长4.74%。仁寿县大化龙门生猪养殖小区7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0%。据自贡调查,7月底生猪存栏146.55万头,同比增长0.4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4.97万头,占猪群比重10%;出栏172万头,同比增长1%。全国情况也是如此。农业部统计显示,3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存栏连续6个月增长,8月底为4.66亿头,达到近两年高峰;能繁母猪自5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增长,8月底达到4815万头。
三是散养持续减少,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农村散养户持续减少。据省调查总队对眉山市 200户农户调查。58.5%农户未养殖生猪,其中78.6%未养的养殖户超过一年以上。与此同时,规模养殖发展迅速。据对26个定点监测县抽样调查,今年1-6月累计出栏25头以上养猪户出栏生猪 79746头,比去年同期增长42%。
四是川猪外销情况良好。在全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川猪保持了良好声誉,推动了全省生猪生产和外销。据各市(州)对重点屠宰加工企业生产、销售、库存情况统计显示,上半年全省外销生猪33.18万吨,出口冻猪肉10259吨。1—5月,仅广安市销往省外的肥猪就达89万头,同比增长12.9%。长期在川以调运猪肉为主的北京市,出现活猪、猪肉同时大量调运的情况,据广元棋盘关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统计,近期北京从巴中、广元等地调运肥猪10余万头。今年除京、沪、浙、苏、粤等传统销区外,同样是生猪主产地的湖北省宜昌市,也在川调运活猪。
五是国家扶持力度加大。截止2011年9月,中央和省级扶持我省生猪产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达到12.48亿元,占我省畜牧业中央和省级财政总投入的40.56%。其中生猪调出大县从2010年的53个增加到84个,新增奖励资金1.53亿元,达到4.57亿元,占全国奖励资金总量的五分之一;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和生猪良种补贴3.27亿元;能繁母猪补贴3.84亿元。
(2)生猪价格和效益形势
前三季度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养殖效益良好。总体来看,1-4月中旬,猪价震荡向上;4月下旬至5月中旬缓步向下调整;5月下旬- 8月,价格大幅上涨;9月以来趋于稳定(详见下图)。猪粮比价在6.3:1—8.35:1间波动。主要特点一是价格涨幅大。据对36个定点县集市价格调查,当前每公斤仔猪、活猪、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27.93元、20.19元和31.58元,达到历史高点,比年初分别上涨13.67元、5.83元和7.80元,涨幅达到95.86%、40.60%和32.80%,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3.07元、7.51元和10.22元,增长92.96%、59.23%、47.85%。当前一头二杂后备母猪均价为1505元,比年初上涨397元,比去年同期上涨433元。二是养殖效益好。前三季度平均猪粮比价为6.94:1,高于6:1的盈亏平衡点。以当前价格测算,自繁自养饲养出栏一头生猪头均收益600元左右,散养农户购买仔猪饲养头均收益约450元左右。三是增收贡献突出。据行业测算,前三季度生猪产业为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贡献达到138.62元,占全省牧业人均收入增加的66%。
(3)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当前生猪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养殖成本快速上升。受宏观经济运行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上升,推动生猪养殖成本上涨。今年1-9月,全省玉米平均价格2.38元/公斤,同比上涨13%,劳动力成本平均涨幅在20%左右。据测算,育肥出栏一头100公斤的肥猪,饲养成本在1250元左右,同比上涨20%,比2009年上涨29%。
二是全国生猪供应偏紧。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生猪养殖普遍亏损,散养农户减少存栏或退出养殖,部分规模养殖户(场)缩减养殖规模,导致当前育肥猪上市的阶段性偏紧。据农业部对全国200个县抽样监测,1—8月监测点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50%;商务部资料显示,1—8月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同比减少6%。
三是原价格基数较低。2009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一路下滑,到2010年6月跌至9元/公斤以下。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之后稳步回升,近期持续走高,是在原来的的低水平价格基础上的增长,造成同比涨幅较大,对CPI拉动影响大。
四是生猪疫情和“瘦肉精”事件影响。去年部分省份发生生猪疫情,一些地区出现仔猪成活率下降,挫伤了养殖者补栏积极性,加之今年3月河南发生“瘦肉精”事件,生猪生产受到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
2. 牛羊产业
今年我省牛、羊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仍然保持生产和价格双稳定,养殖效益良好的态势。预计前三季度全省牛、羊出栏同比分别增长1%和3.25%;期末牛、羊存栏同比分别增长2.51%和2.12%。
生猪价格上涨,拉动可替代肉品牛羊肉价格上涨。当前牛肉价格为35.69元/公斤,同比上涨12.19% ;羊肉价格39.38元/公斤,同比上涨14.28%,仍处于高位运行;去年以来,牛奶价格保持稳定上涨的趋势,当前每公斤价格为3.75元,比去年同期上涨0.51元。当前农民出栏一头肉牛可获利1500元左右,出栏一只肉羊可获利260元左右。测算前三季度牛羊产业为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贡献达到13.54元。
3. 禽兔产业
小家禽畜生产继续保持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行业预计1-3季度家禽、兔出栏同比分别增长3.0%和8.2%;9月末家禽存栏同比增长3.0%,兔存栏同比增长8.1%。
相比其他畜种,蛋鸡、肉鸡规模化程度更高,养殖业主信息渠道多,对市场把握更准,加上生产周期短,一般蛋鸡从育雏到产蛋仅需要3个半月时间,肉鸡出栏仅需2个月左右,因此家禽产品的供求关系可在短期内得到调整,养殖业主也可以根据效益情况随时调整生产,生产的可控性更强。去年下半年,在猪肉涨价的拉动下,我省家禽价格出现快速上涨,今年2月份活鸡价格达到24.53元。3—6月价格有所回调,7月份以来出现较快增长,当前每公斤活鸡和鸡蛋价格分别为25.18元和12.51元,同比分别上涨 29.79 %和22.89%。测算前三季度禽兔产业为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贡献达到56.58元。
4. 蜂产业
蜂产品产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因素影响。近年气候不稳定,对蜂产品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生产方面:蜂蜜产量稳定,蜂王浆、蜂花粉产量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我省气候条件良好,4月至5月省内气温大都在15—25℃,降水量小,非常适合柑橘和山区野草开花泌蜜,因此柑橘蜜、槐花蜜、山花蜜为主的蜂蜜产量有所增长。据调查,我省柑橘蜜产量1900吨左右,同比增长50%以上;槐花蜂蜜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90%以上;山花蜜产量2500吨,同比增加30%以上。三季度由于重要蜜源地青海省今年气候异常,前期阴雨天气,后期干旱,导致三季度以油菜蜜为主的蜂蜜产量大幅减产。c产ur省内中蜂蜜生产因地区差异而不同,海螺沟、康定、小金、黑水、蓬安、万源等地蜂蜜生产正常,宜宾、泸州、绵阳、雅安等地因干旱或雨水较多导致蜂蜜减产。同时蜂王浆、蜂花粉产量也有所下降,蜂王浆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40%;蜂花粉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约20%。价格方面:总体保持上涨趋势。由于去年洋槐蜜减产,全国库存量少,价格较高。今年收购价格逐步攀升,每公斤从13元上涨到17元,而市场零售价格基本维持上年的30—50元;柑橘蜜的收购价为13-14元,同比上涨15%左右,零售价格为30—40/kg,同比上涨25%;洋槐蜂王浆价格上涨到90—105元,同比上涨15%左右,市场零售价格维持在去年的220—340元。蜂王浆收购价为110~130元/kg,比上年同期上涨30%左右,零售价维持在去年的200~320元/kg。油菜花粉收购价格为32~40元/kg,比上年同期上涨80%,市场零售价为60~80元/kg,比上年同期上涨35%。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
一是召开全省现代畜牧业现场会和畜牧经济工作会,加快推进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和2个牧区试点县建设工作。9月份完成了对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的考核工作。二是全省新建(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057个,其中新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582个。生猪规模养殖面达到55%,提高5个百分点。各类种畜禽场达到914个;生猪三元杂交面达70.5%,提高了1.3个百分点,牛、羊、禽、兔良种面分别达到40.1%、86.9%、84.4%、87.5%。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生猪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面达到59%,三元杂交面达87.68%,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0、7.2个百分点。三是按照全省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部署,5月份全面启动了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遴选200个养殖小区(场)参与创建,示范带动广大养殖农户迅速进入现代健康养殖体系,从根本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安全、生态安全,促进我省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该项创建活动的检查验收工作正在进行。
(三)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力度加大
组织了全省60个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家禽专合经济组织、成都市50家家禽产品营销大户开展家禽产销对接活动,现场达成1500万只家禽的交易协议,交易金额达到10亿元,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组织了省内38家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2011年中国(广州)国际食品饮料展,签订了400余份购销意向协议,交易金额达到13亿元,有效提升了我省畜产品生产企业形象,拓宽了畜产品销售市场,促进了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正积极组织省内畜牧企业参加10月下旬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四)全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一是保质保量完成春防任务。全省共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37058.3万羽、牲畜口蹄疫7070.1万头(只)、猪瘟4107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352.3万头,鸡新城疫13941.4万羽,做到了应免尽免。经检测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部规定要求。二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突出抓好养殖小区(场)、良种繁育基地、定点屠宰场和交易市场等重点部位的消毒灭源和疫病监测。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开展动物疫病的血清学监测14.78万份,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7473份。三是及时组织开展全省夏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启动以强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II型链球菌病等动物疫病为重点的夏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动物体内常年维持有效抗体保护水平。由于措施得力,在全国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省动物疫情得到稳定控制,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四是抓紧开展秋防工作。我局于9月7日召开了全省秋防工作会,全面部署今年秋防工作。从9月10日至10月30日,集中50天统一进行。目前,全省秋防工作正有序开展。
(五)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全程监管、重点监控、及时处置”的原则,采取坚决有力的综合措施,保障了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饲料、兽药企业全覆盖检测,从源头上保障投入品安全。严格落实检疫“四到位”制度,活畜产地检疫面以乡为单位达到98.1%,规模场达100%。特别是今年河南发生“瘦肉精”事件后,我局派出工作组赴各地开展“瘦肉精”专项督查,进一步加强动物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环节监管,强化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加大动物疫病监测和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力度,严把入口关,入川生猪实施“瘦肉精”车车必检,确保我省不发生类似事件,维护公共卫生安全。3月中旬以来,全省出动7.8万人次开展适度规模养殖户(场)“瘦肉精”拉网式排查,截至9月底已累计检测猪、牛、羊39.3万头份,均未检出“瘦肉精”。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共抽检畜产品5222批次,检测违禁添加物和“瘦肉精”残留,除1批来源于眉山东坡区的样品检出呋喃它酮代谢物外,其余均未检出。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较好。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我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规模化水平以及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2010年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比全国平均低16个百分点。畜牧专合组织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参与度不够高,同时实力不够强,在维护养殖者利益、引导生产方向、组织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充分。二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境外疫情多发,国内重大动物疫病源分布较广,加之畜禽疫病复杂多变,防控难度有所增大。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目前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要求提高。而我省散养户比重高,产业链条长,推进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加之监管的质量标准、技术支撑、检验检测体系处于发展初期,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不少。四是畜产品价格波动大,不利于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牧业持续增收。针对以上问题,建议:
(一)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继续实施新增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加大外系三元杂交猪推广力度,实现全年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00万头。二是优化品质结构。抓住国家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强动物、草种新品种选育推广及配套技术开发与运用,推进畜禽牧草种业发展。三是优化种养结构。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与草食牲畜发展规划布局相适应,配套发展青贮玉米、人工种草,降低畜禽养殖成本。
(二)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
一是根据盆地、丘区和山区等不同地区特点,总结推广一批适应性更强、更切合实际的畜禽规模养殖技术标准和规范,制订出台我省林下养鸡生产技术规程。二是认真总结现有标准化示范小区的经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组织养殖户现场学习培训,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不断复制推广,真正做到树立一个示范小区,带动一片养殖户,培训一批骨干,提升整体实力。三是加强对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建设的监管与指导,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建设,依法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完善推广产业发展新机制
继续完善推广“六方合作 保险”、“寄养”、“订单养殖”等产业发展机制,大力推行“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适度规模养殖农户”集中建设标准化圈舍的养殖小区(园区)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各种农民合作组织向法人社方向发展,要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联结机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话语权和博弈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四)切实加强产业风险防范能力建设
一是巩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处置和引种管理等关键措施,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二是加强市、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无公害畜产品和基地一体化认证,继续实施饲料、兽药 “全覆盖”检测和“放心肉”工程,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提高畜产品监测频次和密度,切实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源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切实提高养殖农户的风险防范能力。大力推行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积极开展牦牛、藏系羊养殖保险,争取扩大优势畜禽品种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农户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营销;建立风险调节金,依托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农户之间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建立以峰填谷的机制;引导养殖专业合社、营销大户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生猪远期交易,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三、全年畜牧经济走势预测
从当前我省畜牧业生产形势看,第四季度如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和动物疫情,预计全省畜牧业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畜禽产品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畜牧业产值和农民牧业增收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生猪价格走势预测:受饲料、劳动力等因素影响,生猪生产已进入高成本阶段,成本上涨对猪价会起到一定支撑。由于前期生猪价格上涨较快,一些地方存在生猪压栏现象,随着价格逐渐趋稳,生猪压栏压力释放,第四季度生猪出栏将有所增长,市场供应充足,但由于天气转凉且传统消费高峰即将到来,预计至明年春节前生猪市场价格仍将维持较高价位,下行空间有限。
牛羊禽兔价格走势预测:从近年我省牛羊禽兔生产发展和逐渐增长的消费需求分析,牛羊禽兔价格总体上将保持高位稳定。特别是牛羊肉价格在第四季度随着天气转凉,需求增加,将会有所上涨。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