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11]32号
(已废止)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也是我省深入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机遇。为全面贯彻实施《规划》,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深化认识,准确把握贯彻《规划》的总体要求
成渝经济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规划》确立了成渝经济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是指导成渝经济区未来10年发展改革的行动纲领,对于推动川渝和整个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贯彻《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根据《规划》提出的成渝经济区“一中心一基地三区”(即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的战略定位和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总体目标,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和“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作为、深化合作,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确保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8:1,成渝经济区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00元,城镇化率达到60%,成渝经济区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务实创新,扎实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重点工作
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包括15个市,幅员面积15.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1.9%;常住人口6691.3万人,占全省的83.6%;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76.55亿元,占全省的88.9%,是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载体,是提升四川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关键支撑。加快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发展事关全省大局,要按照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发挥对攀西地区以及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围绕《规划》提出的优化总体布局、提升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发展基础、深化内陆开放、建设生态屏障等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大任务。
(一)围绕“双核五带”空间格局,全面推进“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充分遵循国家规划的以成都、重庆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格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区域合作互动,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强化成都发展核心,做强成都都市圈增长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核心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重大装备、汽车、石化、航空航天、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高技术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规模和层次。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成都发展核心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成德绵乐同城化进程,加强成都都市圈城市之间资源整合,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引领西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依托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沿长江发展带、成绵乐发展带、成内渝发展带、成南(遂)渝发展带和渝广达发展带建设,壮大成渝通道发展轴。加快沿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重化工产业基地、综合能源基地、机械制造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构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和临港经济,积极承接“双核”辐射,建成西部重要的经济走廊。
加强川渝毗邻地区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促进环渝腹地经济区块发展。立足毗邻重庆的区位特点,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强化产业配套协作,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对接,完善提升城镇功能,积极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壮大油气化工、汽摩零配件、轻纺、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面向重庆的都市农业,努力形成承接重庆辐射的配套产业集群,打造川渝经济合作的桥头堡。
(二)提升成都发展核心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充分认识国家赋予成渝经济区“双核”的重大历史使命,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为载体和着力点,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功能分区,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
按照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机制、聚集资源、突出效益、引领示范”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提供强力支撑。
按照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托国家、省级开发区和新川创新科技园等重要平台,吸纳聚集一批跨国公司、优势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嵌入式引进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商务会展、文化产业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化、精细化的都市农业,形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产业集群。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依托天府新区多地貌类型,通过山地、水域、绿地等开敞生态空间,促进组团式城市、特色产业板块与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建设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一流、公共交通便捷、现代文明与特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新区典范,走出一条集约发展、内涵发展、绿色发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
(三)深化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充分运用国家关于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着力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科技和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推广到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全域,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
统筹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增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绵阳、德阳、乐山、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承载能力。通过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联动,促进产业、人口和土地等要素的协调配置。深入挖掘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加快推进成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大力促进川南城市群发展,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形成辐射能力强、经济联系紧密、体系结构合理的城市群,充分发挥城市群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培育一批中小城市,全面提高县域城市化水平。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就业吸纳能力,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四)夯实区域一体化发展基础,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规划提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保障能力。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物流体系。突出铁路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提升西部航空枢纽的优势地位,加强内河港口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以成都主枢纽为中心,以区域性次级枢纽和重要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以进出川大通道为纽带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为重点,加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构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
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水电、天然气开发等重大项目,配套建设电力输配设施,发展智能电网,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建成西部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城市,保障信息网络安全。总结推广绵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试点经验,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五)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积极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充分把握国家将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深化内陆开放试验区的契机,积极对接国家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北部湾开发开放等沿边开放战略,先行先试,畅通对外通道,构建开放平台,改善开放环境,探索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合作新路子,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着力畅通对外开放通道,打通南向经云南、广西至印度洋、东向连接长三角至太平洋、西北向经欧亚大陆桥至大西洋的出海通道,增开通往南亚、东南亚、欧美等国际航线,改善对外开放区位条件,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加大招大引强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油气化工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坚持“三外”联动、贸易投资与产业区域互动,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走在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前列。
大力推动川渝合作,建立区域互动协调机制,加强规划和政策衔接,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共建共享,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实效,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展格局。
切实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发挥西博会等开放平台的作用,深化与周边省(区、市)、国内主要经济区及港澳台、亚洲、欧美、非洲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特别是立足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更全面地融入全球现代产业协作和市场体系,不断提升四川对外开放形象,把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境内外之间开放合作的重要桥梁和门户。
(六)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树立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统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长江上游生态安全。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盆周生态圈及长江、岷江、嘉陵江、沱江生态带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强化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污染防治体系,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发展再制造产业,构建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强化保障,全面实现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蓝图
(一)完善川渝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两省市政府高层次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积极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工作任务,主动加强与重庆有关方面的合作,建立健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日常交流、经贸合作等协同协调机制,共同推动规划任务落实,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发挥市场主体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川渝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机制。
(二)健全省内联动推进机制。省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实施《规划》的总体推进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规划》实施的具体推进和协调工作。各地要明确相应机构,建立健全省内各区域之间及各市之间的协调协同机制,落实《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建立工作机制,制订工作措施,将相关任务和重大项目进一步分解细化,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切实做好指导、协调和推进工作。
(三)对接落实政策项目。各地要认真梳理《规划》所列政策和项目,分类逐项明确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工作主体。省直有关部门要按分工,主动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工作联系和跟踪衔接,做好相关政策和具体项目对接,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研究制订配套政策,快速启动一批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重大民生和社会事业及重点园区建设项目。各地、各部门要围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内陆开放等重点任务,细化推进措施,确保政策和项目尽快落地。
(四)编制专项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组织编制成都城市群、经济区南部城市群、经济区东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制订推进“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的分类指导政策,推动各区域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加强工作督促检查。按照《规划》细化分解的具体责任分工方案,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情况的报送、评估、监督等工作机制,强化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措施、新对策,确保推进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建设成渝经济区,是国家赋予四川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我省加快发展面临的又一次历史新机遇,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全面实现规划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努力。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