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 积极应对四川老龄化挑战

  • 2011年10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四川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步入“老年型”人口阶段,近十年来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与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口预期寿命逐步延长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流出,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明显加速的严峻态势,已对经济及社会发展形成了日趋严重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    

      按照目前国际通用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65岁以上人口被称为老年人口,若老年人口占一个地区总人口7%以上,同期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下即被称为“老年型”地区或“老龄化社会”。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四川老年人口和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分别占到总人口的7.56%和22.59%。按上述标准衡量,二十世纪90年代末四川已成为“老年型”地区。    

      自2000年以后,四川人口老龄化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十年来四川人口老龄化明显加速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扩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四川老年人口达880.8万人,比2000年增加257.9万人,增长41.4%,年均增加25.8万人,增长3.52%,年均增加人数比1990-2000年多了44%,年均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同期总人口(户籍人口)年均增长0.7%的水平。    

      第二、老年人口比重急剧上升。2000年四川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6%,到2010年已达10.95%,十年间比重上升了3.3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34个百分点,而1990-2000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每年仅上升0.19个百分点。 

      第三、老年人口高龄化现象日趋突出。伴随着居民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近十年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大量增加,所占比重明显上升。2010年四川省高龄人口从2000年86万人上升到151.3万人,年均增加6.5万人,增长5.81%,高于同期老年人口增幅2.29个百分点,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也由13.8%提高到17.2%。

      第四、人口年龄中位数明显提高,老少比大幅上升。2010年四川人口年龄中位数达37.9 岁,比2000年增加了7.4 岁,老年人口与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之比为64.6:100,大大超过2000年33.5:100的水平。    

      从总体看,近十年四川老龄化呈现出两大特征:    

      第一、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属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全国相比,四川老龄化起步早、速度快、程度高,具体表现出四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四川老年人口数量仅比山东少62.2万人,分别比广东和河南多出176.9万人和94.9万人,居全国第二位,比总人口在全国的位次高了二位;二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高。2000年四川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0.6个百分点,到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2.08个百分点,略低于重庆,居全国前列。即使剔除掉劳动人口外流的因素按户籍人口计算,四川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仍高达9.79%,比全国水平高0.92个百分点;三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快。2000-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幅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在重庆之后居全国第二位;四是步入“老龄化社会”时间早于全国。四川在1997年即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全国在2001年才步入“老龄化社会”,四川比全国早了4年。    

      第二,老龄化的速度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未富先老”的程度较全国多数省区更为严重。四川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4.68%上升到1997年的7%,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完成了经济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急速转变,造成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人口阶段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普遍都在1万美元以上。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的占36%,而1997年四川进入“老年型”人口阶段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600美元左右,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3.1%,即使到2010年四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才刚刚迈过3000美元大关,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近30%。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数量与比重均居全国第二位,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则居全国二十位以后。经济尚未发达,人口却已老化的现象反映出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严峻现实。    

      二、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四川人口老龄化问题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提前到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所带来的影响及各种问题日益突出。    

      1、人口老龄化加速使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明显加大,社会和家庭赡养压力逐步加重。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抚养比(负担系数)达15.1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4个百分点,列重庆之后,居全国第二位。与2000年相比,十年间四川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提高了4.53个百分点,即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比2000年多抚养4.5名老年人口,而同期全国仅上升了1.47个百分点。由于老年人口负担系数的快速增大,使四川省人口总负担系数明显上升,由2000年30.15%上升到38.74%。    

      2、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直接增大了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支出压力。随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财政对老年人口的负担压力也呈快速上升的态势。2009年末四川省离退休、退职人员达441万人,比2000年的202.4万人翻了一番多,年均增加26.5万人,递增9%,保险福利费总额达675.7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3.9倍,年均增长19.2%,人均保险福利费由2000年的6865元增加到16413元。如按2000-2009年平均每年增加59.6亿元计算,到2015年四川省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支出将逾1000亿元。

      3、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导致劳动人口年龄趋于老化。2000-2010年四川劳动年龄人口虽然每年仍以4.4万人的速度在增加,劳动力资源仍较丰富,但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人口中年轻人比重在逐步降低,而年老者比重明显上升,劳动人口素质与质量面临下降的危险。2010年四川劳动年龄人口中45-64岁人数由2000年1790.5万人增加到2010.7万人,所占比重由2000年31.1%上升到34.7%。   

      4、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人口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及投资结构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老龄化的加速使老年人口成为一个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老年人口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急速扩大,老龄产业蓬勃兴起,并将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主导产业。    

      目前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在快速推进;另一方面养老保险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明显滞后,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与老龄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快的严峻形势,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老龄化加速的挑战,防患和解决好人口老龄化加速所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正确把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人口发展规律,提升对老龄化加速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影响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二是鉴于近十年四川生育水平持续下滑且明显低于全国的现状,需在保持人口政策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现行生育政策作适当松动;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养老覆盖面,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适度提高养老标准,力保老年人口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四是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公共养老福利设施和城镇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与水平;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养老服务业及老年用品产业发展,重点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民间资本及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六是建立健全老年维权机制,积极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大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七是紧紧抓住已所剩不多的“人口红利期”,加快经济发展,壮大财政及经济实力,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奠定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认清形势 积极应对四川老龄化挑战

  • 2011年10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四川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步入“老年型”人口阶段,近十年来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与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口预期寿命逐步延长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流出,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明显加速的严峻态势,已对经济及社会发展形成了日趋严重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    

      按照目前国际通用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65岁以上人口被称为老年人口,若老年人口占一个地区总人口7%以上,同期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下即被称为“老年型”地区或“老龄化社会”。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四川老年人口和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分别占到总人口的7.56%和22.59%。按上述标准衡量,二十世纪90年代末四川已成为“老年型”地区。    

      自2000年以后,四川人口老龄化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十年来四川人口老龄化明显加速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扩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四川老年人口达880.8万人,比2000年增加257.9万人,增长41.4%,年均增加25.8万人,增长3.52%,年均增加人数比1990-2000年多了44%,年均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同期总人口(户籍人口)年均增长0.7%的水平。    

      第二、老年人口比重急剧上升。2000年四川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6%,到2010年已达10.95%,十年间比重上升了3.3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34个百分点,而1990-2000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每年仅上升0.19个百分点。 

      第三、老年人口高龄化现象日趋突出。伴随着居民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近十年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大量增加,所占比重明显上升。2010年四川省高龄人口从2000年86万人上升到151.3万人,年均增加6.5万人,增长5.81%,高于同期老年人口增幅2.29个百分点,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也由13.8%提高到17.2%。

      第四、人口年龄中位数明显提高,老少比大幅上升。2010年四川人口年龄中位数达37.9 岁,比2000年增加了7.4 岁,老年人口与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之比为64.6:100,大大超过2000年33.5:100的水平。    

      从总体看,近十年四川老龄化呈现出两大特征:    

      第一、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属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全国相比,四川老龄化起步早、速度快、程度高,具体表现出四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四川老年人口数量仅比山东少62.2万人,分别比广东和河南多出176.9万人和94.9万人,居全国第二位,比总人口在全国的位次高了二位;二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高。2000年四川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0.6个百分点,到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2.08个百分点,略低于重庆,居全国前列。即使剔除掉劳动人口外流的因素按户籍人口计算,四川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仍高达9.79%,比全国水平高0.92个百分点;三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快。2000-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幅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在重庆之后居全国第二位;四是步入“老龄化社会”时间早于全国。四川在1997年即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全国在2001年才步入“老龄化社会”,四川比全国早了4年。    

      第二,老龄化的速度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未富先老”的程度较全国多数省区更为严重。四川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4.68%上升到1997年的7%,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完成了经济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急速转变,造成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人口阶段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普遍都在1万美元以上。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的占36%,而1997年四川进入“老年型”人口阶段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600美元左右,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3.1%,即使到2010年四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才刚刚迈过3000美元大关,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近30%。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数量与比重均居全国第二位,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则居全国二十位以后。经济尚未发达,人口却已老化的现象反映出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严峻现实。    

      二、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四川人口老龄化问题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提前到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所带来的影响及各种问题日益突出。    

      1、人口老龄化加速使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明显加大,社会和家庭赡养压力逐步加重。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抚养比(负担系数)达15.1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4个百分点,列重庆之后,居全国第二位。与2000年相比,十年间四川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提高了4.53个百分点,即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比2000年多抚养4.5名老年人口,而同期全国仅上升了1.47个百分点。由于老年人口负担系数的快速增大,使四川省人口总负担系数明显上升,由2000年30.15%上升到38.74%。    

      2、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直接增大了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支出压力。随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财政对老年人口的负担压力也呈快速上升的态势。2009年末四川省离退休、退职人员达441万人,比2000年的202.4万人翻了一番多,年均增加26.5万人,递增9%,保险福利费总额达675.7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3.9倍,年均增长19.2%,人均保险福利费由2000年的6865元增加到16413元。如按2000-2009年平均每年增加59.6亿元计算,到2015年四川省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支出将逾1000亿元。

      3、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导致劳动人口年龄趋于老化。2000-2010年四川劳动年龄人口虽然每年仍以4.4万人的速度在增加,劳动力资源仍较丰富,但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人口中年轻人比重在逐步降低,而年老者比重明显上升,劳动人口素质与质量面临下降的危险。2010年四川劳动年龄人口中45-64岁人数由2000年1790.5万人增加到2010.7万人,所占比重由2000年31.1%上升到34.7%。   

      4、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人口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及投资结构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老龄化的加速使老年人口成为一个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老年人口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急速扩大,老龄产业蓬勃兴起,并将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主导产业。    

      目前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在快速推进;另一方面养老保险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明显滞后,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与老龄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快的严峻形势,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老龄化加速的挑战,防患和解决好人口老龄化加速所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正确把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人口发展规律,提升对老龄化加速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影响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二是鉴于近十年四川生育水平持续下滑且明显低于全国的现状,需在保持人口政策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现行生育政策作适当松动;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养老覆盖面,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适度提高养老标准,力保老年人口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四是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公共养老福利设施和城镇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与水平;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养老服务业及老年用品产业发展,重点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民间资本及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六是建立健全老年维权机制,积极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大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七是紧紧抓住已所剩不多的“人口红利期”,加快经济发展,壮大财政及经济实力,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奠定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