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简报2020年第92期
因地制宜 综合施策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英路径
遂宁市大英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理解有效衔接的丰富内涵,创新工作思路,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好抓实,着力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切实有效推动大英县乡村振兴。
一、聚焦重点产业,坚定不移推动振兴产业
把产业兴旺作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坚持聚焦主导产业、聚集多方资源、延长产业链条、突出绿色发展,务实高效抓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是做强农业产业。通过利益联结,把贫困户和村集体“捆绑”起来,抱团发展扶贫产业,让生产经营活动由松散走向紧密,告别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不得钱”的尴尬处境。2016年以来,38个贫困村撂荒地减少85%,新增特色种养项目3个,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1.8万亩,户均增收750元。下一步,将紧紧聚焦全省农业“10+3”农业产业体系,立足巩固大英国家粮食产能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现有优势基础上,以“一核三带六园七业”现代农业空间布局为引领,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重点抓好道地中药材、九叶青花椒、优质柑橘、优质柠檬、优质甜桃、绿色蔬菜和生蓄牧等7个特色产业培育,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推动农业提效、农民增收。二是做优农旅产业。近年来,大英整合“郪国文明”“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卓筒井汲卤制盐技术”“中国死海”三张名片,创建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休闲农家乐30个,形成了桃花美食节、青花椒采摘节、爱媛“38”号采摘节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乡村旅游节会,打造了以文化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大英样本”。下一步,将紧密结合“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和“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突出“一环两线”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加快宋井桃溪、绿山微湖和土门垭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大力培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构建乡村旅游与中国死海、浪漫地中海、丝路奇幻城等核心景区相融互补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三是做活农商产业。立足需求导向,紧扣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加工企业等供求,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大英注册四川扶贫产品商标17家、产品30个,设置扶贫产品公益专馆1个、专区5个、专柜40个,开展以购助扶活动350余次,金额263.73万元,3869户贫困户受益。将持续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积极融入“遂宁鲜”区域性公共品牌,打造一批“金字招牌”农产品。以省级电商示范县为抓手,中锦永创供应链公司为龙头,充分发挥全县350个物流配送站点支撑作用,推广“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模式,积极拓宽优质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保障各村农副产品运得出、卖得好,预计全县通过物流配送体系配送农副产品有望实现年均营收1500万元。
二、汇聚各方资金,千方百计加大振兴投入
把资金作为撬动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多渠道、多层面统筹吸纳各方资金助力乡村振兴。一是积极到上级去“争”。近年来,大英通过积极向上争取,累计向扶贫领域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38亿元,年均增长40.9%,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对贫困消除后,抢抓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机遇,紧盯特色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积极包装乡村振兴接续发展的涉农项目157个,预计争取到位资金600亿元,切实缓解地方财政资金不足困难。二是努力向银行去“借”。借助脱贫“金”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放、使用“四项基金”4076.21万元、扶贫小额贷款1.7亿元,2020年全县3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收入316.93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8568.25元,同比增长24.39%,有力促进了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挖掘潜力空间,持续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增加农村有效信贷供给,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持续增加乡村全面振兴资金支持。三是全力引社会来“投”。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政府+工商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农户)”等多方主体联动的产联式合作社,形成资本联投、生产联营、经营联动、风险联控、效益联赢的利益“五联机制”。2016年以来,投入1.88亿元发展特色种养殖等扶贫产业,建成产联式合作社233个,吸引176家工商资本下乡投资4.46亿元,带动1.31万名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形成多点发力的“大扶贫”格局。接下来,将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管好用活农村现有自然资源,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同时,建立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负面清单”制度,坚决守住生态红线,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努力形成依法依规、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补齐振兴短板
突出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转变,逐步建立帮扶政策平滑过渡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动态预警监测机制。重点针对全县现有相对贫困户341户730人,建立精准防止返贫机制,建立相对贫困监测和帮扶信息平台,适时对其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用好500万元边缘户预警处置基金及其他涉农资金,及时对困难群体给予帮扶救助。同时,对因突发重大疾病、重大灾难等特殊原因造成返贫的,及时纳入动态监测范围,确保不出现一例再返贫、不发生一起新致贫。二是强化搬迁后续帮扶机制。对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2888户贫困人口,进一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防范大规模失业、社区矛盾纠纷等风险,以“稳就业”为核心保障搬迁农户基本生活,探索新型集体经济与社区治理新机制,促进安置点的社会融合和社会稳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三是强化政策兜底保障机制。对通过政策兜底实现脱贫的4963户贫困户7782名贫困人口,紧盯教育、医疗、低保等重点方面,建立分类瞄准的帮扶和救助政策,在群体特征、家庭规模、区域等方面细分救助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助尽助。四是强化持续结对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县、镇(街道)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机构不变,县、镇(街道)、村三级扶贫队伍稳定,驻村工作队不撤,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推进接续减贫工作。涉及帮扶力量调整的,注重将经济发展有思路、招商引资有办法、人才回引有能力的单位及干部选派到村,增强帮扶机制的延续性和扩展性,使原有的帮扶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有效提高“脱贫成色”,补齐“振兴短板”,更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强化乡村治理,持续发力夯实振兴基础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一是构建善治的格局。针对乡村区划建制调整改革后“治理面积扩大”问题,在原有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三级治理体系基础上,增设片区党总支,全面构建“镇(街道)党(工)委+片区党总支+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四级治理体系。坚持县、镇(街道)、村(社区)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镇(街道)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二是健全善治的机制。探索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以自治稳固乡村基层民主政治,搭建“民主协商”平台,成立“村民协商议事会”,试点开展“微协商”活动,协商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激发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法治规约乡村利益多元,全面推动执法队伍融合与力量下沉,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增强新形势下民众的法治精神和秩序意识,建设法治乡村;以德治夯实社会善治的思想基础,把新思想好政策融入民风特色,加强对农村优秀民俗、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道德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三是强化善治的保障。在乡村区划建制调整改革后撤销的原乡镇驻地设立便民服务分中心,在撤并的原村级活动阵地设立服务点,推行村干部轮(坐)班制度,确保改革后有人主事、有人理事、有人办事。明确村书记基本报酬每月3000元,其他村干部每月2100元,“一肩挑”村年终绩效报酬从每年7200元上涨到每年14400元。落实县财政对村级组织公共运行、办公服务等工作经费仍按原建制足额预算,确保村建制调整优化后村建制规模减、财政保障力度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