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短板 破解难题 邻水县奋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邻水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图为邻水县柳塘乡大河坝新村。
邻水县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环境,增强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图为石滓镇花房村贫困户乔迁新居。
正在建设的邻水县长安乡秀峰村美丽新村。
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广安市邻水县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对脱贫摘帽最后阶段的冲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邻水县委主要负责人透露,节后第一天首件大事是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调动全县力量,抢抓关键时间,强力补齐短板,实现全县高质量脱贫摘帽。
邻水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境内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平行展布,形成了“三山两槽”的特殊地理环境,耕地少、交通基础较差、路网结构不合理,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经过5年奋战,截止到2018年底,邻水已累计退出贫困村120个、减贫7129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邻水脱贫攻坚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
破解贫困户增收难题
党员和返乡农民工带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2月15日,邻水县柑子镇桅子村,村民陈艳在给自家种的李子树施肥。“去年卖了40多万元,今年争取卖个更好的价钱。”陈艳说。
桅子村位于邻水县柑子镇西北部,地处华蓥山东麓云盘山沙坝沟下段,距邻水县城23公里,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亩,2014年桅子村人均纯收入仅3000多元,被识别为贫困村。桅子村第一书记甘霆说,桅子村有个优势,土地甜度好,适合种李子。“于是村里决定,带领村民种李子。”
对于种李子,大家心里没有底。“种李子会不会没有收成?”“结果了卖不卖得出去?”……
怎么办?桅子村村委会决定让党员带头种,村民可以先在果园务工,获取收入。陈艳今年32岁,本来在东莞某景区务工,2014年返乡创业,回到桅子村承包了100亩土地种植李子。陈艳说:“种植果树投入大、见效慢,但是我心里有底。我在广东务工的时候也见过不少人靠种植果树致富。”
2016年,桅子村种植的第一批李子树挂果,陈艳家的李子园卖李子的销售额达到了30多万元。甘霆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年挂果时村上还要去邻水、广安、重庆等地推销李子,由于品质好,第二年就有不少批发商直接到村里来收购。“有多少收多少,一般的10元钱一公斤,品质好的一级果可以卖到20元一公斤。”
村民们看见可以赚到钱,纷纷开始种李子。如今的桅子村,有700多亩李子树。
贫困户吕剑平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患病,行动不便,吕剑平之前靠低保生活。2016年,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吕剑平把自家的2亩地都种上了李子树,又在自家庭院里种上了各种盆栽,比如杜鹃、金菊、腊梅。“经常有游客来买我的盆栽。”吕剑平说,一盆可以卖50至100元。“种李子和盆栽,现在一年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吕剑平很开心。
走进吕剑平家,空调、电视、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还有独立卫生间。由于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获得收入,吕剑平对生活的态度改变了。吕剑平说,现在感觉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去年,吕剑平买了自己第一部智能手机,在村干部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微信。
种植李子树只是邻水县以产业带动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邻水县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四主六特”产业,按照“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走好生态路”发展思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做大做强特色优质产业。截至目前,邻水县已建成柑橘产业基地34.6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32万亩、畜禽养殖场(小区)466个、名特优水产基地8个、花卉药材核心示范园3000亩,蔬菜常年复种面积达45万亩。
破解交通运输难题
建公路4000多公里交通产业环线已形成
在邻水县长安乡贵人槽片区,返乡创业者李水英的咸菜生产规模越来越大,2018年,李水英仅靠卖咸菜便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万元,再加上养殖业,全年收入超过200万元。
谈起成功的秘诀,李水英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交通的改善。贵人槽地处丘陵地区,离邻水县城有40多公里。由于土质原因,贵人槽几乎家家户户种大头菜。李水英说,以前不通公路,吃不完的大头菜就只有步行背到县城去卖,一个来回至少需要4个小时。“一背篼大头菜只能挣20元左右。”
2017年,李水英刚开始做大头菜加工时,交通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年由于交通不便,生产出来的咸菜没卖完。”李水英说,这让她一度有了放弃的念头。
2018年6月,贵人槽片区修通了宽4.5米且硬化的公路,这让李水英的咸菜加工厂迎来了转机。李水英说,以前只能就近卖,现在可以卖到邻水、广安,端上重庆市民的餐桌。
观音桥镇六合寨村村民刘代成也尝了交通的甜头。刘代成家一直种植西瓜,之前由于交通不便,每到卖西瓜的季节,总是全家出动,靠人力挑出去卖。
后来,观音桥镇六合寨环线开始修建。该工程是邻水县观音—柑子产业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观音脐橙园环线六合寨村,经风车口煤矿、倒朝门村水库,接国道210线。在邻水县多个部门的配合下,该工程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完成了全部建设。现在,这条交通环线不仅解决了六合寨村村民的出行难题,环线两边发展起来西瓜、桃李等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观音桥镇六合寨环线通车后,刘代成购置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直接用电动三轮车把西瓜运到村民家门口卖。“夏天中午前就可以卖完一车西瓜。”
截至2018年底,邻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41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4公里,国道152.2公里,县道221公里,乡道263.8公里,通村公路3362公里。交通已经成为邻水县脱贫攻坚的重要引擎。
破解农村生活污水问题
建起90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站
2月15日,邻水县牟家镇刘家沟村4组村民巫通在新家请亲戚朋友吃饭。2018年9月,巫通搬到了位于刘家沟村5组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巫通的新家里,墙面涂的是乳胶漆,地面铺的是瓷砖,客厅还有吊顶,和城里的住房并没有区别。巫通说,他和家人之前住的土坯房,“夏天漏雨,现在搬了新家,条件好多了。”巫通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邻水县充分利用精准扶贫中的住房保障补助政策,严格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幸福美丽新村等建设项目要求,为群众建设安全舒适住房,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环境。据了解,目前71个村的新居建设已全面完成。
为破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题,邻水县在农村建起了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截止到2018年底,全县已经建立了90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站。
在桅子村,流经村子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距小溪不远处有一座微动力污水处理站。这座不到10平方米黄色小房子,连接着村民家中的厨房、厕所管道,“吃”污水,“吐”清水。
“以前农村没有污水处理意识,直排现象严重。”甘霆说,去年开始县上在农村建立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眼前这个处理站可以处理周边30多户人的生活污水,目前村里还有一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中。
“处理完的水清亮得很。”村民李贵说,以前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自从有了这座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溪水变清澈了。 (万桑 熊兴文 黄辉/文 康建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