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018年10月29日 08时18分
  • 来源: 人民日报
  • 【字体:
  •   内容提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下一阶段,我们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此,应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更加重视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和基本利益的对接;彰显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更加重视推动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公平公正的治理体系;在增进参与国人民的直接利益上下功夫,更加重视增强普通人群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把提升质量放到突出位置,更加重视提升各类投资项目的质量与效果;加强大势研判和重点因素分析,更加重视强化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应对;提升内外联动效应,更加重视与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协同对接。

      习近平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他还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不仅指明了共建“一带一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也指明了今后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任务与具体路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应做好以下工作。

      更加重视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和基本利益的对接。合作的基础是理念认同和利益契合。“一带一路”建设所秉持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正是因为它坚持开放包容、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所以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在短短5年时间里,中国同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思路、基本关切和核心利益与共建“一带一路”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参与国自身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得益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进一步注重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尊重其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努力把“一带一路”建设变成相关国家推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变成相关国家相互支持、共同提升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变成造福相关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助推器。

      更加重视推动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公平公正的治理体系。5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还是推动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反对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短视封闭行为的有力举措;共建“一带一路”倡导平等参与、机会共享、对话协商、合作共赢,具有平等性、开放性、普惠性、非排他性等特质,从根本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无视国际规则和道义的行为;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天下大同的理念,追求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繁荣。总之,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发展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我们要大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加注重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难题,开拓发展机遇;更加注重加强南南合作等区域合作,大力援弱治穷减贫;更加注重维护弱小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机会和利益,提高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更加重视增强普通人群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质性进展,民心相通是关键,增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人民的获得感是保障。5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务实展开,落地实施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项目,还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民生援助,在相关国家不断夯实民意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继续在增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人民的直接利益上下功夫。应注重梳理“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人民的诉求,着眼于“雪中送炭”,把合作项目建设及相关服务提供与普通人群最迫切的需要有效对接,把各类援助与解决普通人群最突出的困难紧密结合。应不断完善与参与国进行合作建设的路径和机制,采取有效方式吸引或推动各国人民参与其中,使其真切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实惠。此外,还要结合实际事例创新和优化宣传内容与方式,使参与国人民真正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推动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的“政府工程”,也是解决民生疾苦、为民排忧解困的“民生工程”,使共建“一带一路”贴近人民、深入民心,成为相关国家人民积极投身、自觉参与的“世界工程”。

      更加重视提升各类投资项目的质量与效果。各类投资项目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类投资项目建设的质量优劣。过去5年,我国发挥自身优势并结合相关国家实际,与相关国家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合作共建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形成了良好开局和初步合作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相关国家积极评价。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把提升各类投资项目的质量放到突出位置。更加重视重要基础设施投资和项目建设,通过推动相关国家打通基础设施的瓶颈环节或构建枢纽性平台,推进相关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夯实项目所在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相关国家便利参与全球分工、在更广范围配置资源,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取利益,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更加注重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水平提升,通过共组投资基金、共建产业园区、共造贸易链产业链等,利用先进科技,发展现代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水平提升,不断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加注重形成品牌效应,严格论证、精心谋划、聚焦重点、精雕细琢,使每笔投资都能给所在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每项工程都拥有为人称道的口碑,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世人的审视。更加注重协调发展,统筹考虑项目建设与生产生活生态,形成生产链条的无缝衔接、运作系统的有机配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更加重视强化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应对。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应对能力,既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重要内容。作为助推相关国家发展的“福祉工程”和能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共建“一带一路”受到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欢迎与支持。但我们也应看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共建“一带一路”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应加强大势研判和重点因素分析,密切跟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新动向和相关国家情势变化状况,加强与相关国家沟通交流,做到情况在胸、对策在手。深化对各类投资和建设项目的微观环境分析,精准判断风险压力,提升化解能力,预先做好基础性工作。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共同推进相关法制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和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运作体制机制上形成共建“一带一路”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和风险防控能力。

      更加重视与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协同对接。共建“一带一路”与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作为一个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其他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能够形成内外联动效应,让各项战略更便于操作、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落到实处、带来实惠。各地区应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从各地实际出发,把握切入点和关键点,推动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 29 日07版)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018年10月29日 08时18分
  • 来源: 人民日报
  •   内容提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下一阶段,我们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此,应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更加重视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和基本利益的对接;彰显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更加重视推动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公平公正的治理体系;在增进参与国人民的直接利益上下功夫,更加重视增强普通人群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把提升质量放到突出位置,更加重视提升各类投资项目的质量与效果;加强大势研判和重点因素分析,更加重视强化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应对;提升内外联动效应,更加重视与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协同对接。

      习近平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他还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不仅指明了共建“一带一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也指明了今后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任务与具体路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应做好以下工作。

      更加重视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和基本利益的对接。合作的基础是理念认同和利益契合。“一带一路”建设所秉持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正是因为它坚持开放包容、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所以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在短短5年时间里,中国同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思路、基本关切和核心利益与共建“一带一路”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参与国自身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得益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进一步注重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尊重其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努力把“一带一路”建设变成相关国家推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变成相关国家相互支持、共同提升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变成造福相关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助推器。

      更加重视推动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公平公正的治理体系。5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还是推动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反对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短视封闭行为的有力举措;共建“一带一路”倡导平等参与、机会共享、对话协商、合作共赢,具有平等性、开放性、普惠性、非排他性等特质,从根本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无视国际规则和道义的行为;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天下大同的理念,追求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繁荣。总之,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发展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我们要大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加注重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难题,开拓发展机遇;更加注重加强南南合作等区域合作,大力援弱治穷减贫;更加注重维护弱小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机会和利益,提高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更加重视增强普通人群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质性进展,民心相通是关键,增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人民的获得感是保障。5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务实展开,落地实施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项目,还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民生援助,在相关国家不断夯实民意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继续在增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人民的直接利益上下功夫。应注重梳理“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人民的诉求,着眼于“雪中送炭”,把合作项目建设及相关服务提供与普通人群最迫切的需要有效对接,把各类援助与解决普通人群最突出的困难紧密结合。应不断完善与参与国进行合作建设的路径和机制,采取有效方式吸引或推动各国人民参与其中,使其真切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实惠。此外,还要结合实际事例创新和优化宣传内容与方式,使参与国人民真正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推动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的“政府工程”,也是解决民生疾苦、为民排忧解困的“民生工程”,使共建“一带一路”贴近人民、深入民心,成为相关国家人民积极投身、自觉参与的“世界工程”。

      更加重视提升各类投资项目的质量与效果。各类投资项目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类投资项目建设的质量优劣。过去5年,我国发挥自身优势并结合相关国家实际,与相关国家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合作共建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形成了良好开局和初步合作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相关国家积极评价。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把提升各类投资项目的质量放到突出位置。更加重视重要基础设施投资和项目建设,通过推动相关国家打通基础设施的瓶颈环节或构建枢纽性平台,推进相关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夯实项目所在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相关国家便利参与全球分工、在更广范围配置资源,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取利益,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更加注重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水平提升,通过共组投资基金、共建产业园区、共造贸易链产业链等,利用先进科技,发展现代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水平提升,不断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加注重形成品牌效应,严格论证、精心谋划、聚焦重点、精雕细琢,使每笔投资都能给所在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每项工程都拥有为人称道的口碑,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世人的审视。更加注重协调发展,统筹考虑项目建设与生产生活生态,形成生产链条的无缝衔接、运作系统的有机配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更加重视强化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应对。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应对能力,既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重要内容。作为助推相关国家发展的“福祉工程”和能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共建“一带一路”受到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欢迎与支持。但我们也应看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共建“一带一路”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应加强大势研判和重点因素分析,密切跟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新动向和相关国家情势变化状况,加强与相关国家沟通交流,做到情况在胸、对策在手。深化对各类投资和建设项目的微观环境分析,精准判断风险压力,提升化解能力,预先做好基础性工作。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共同推进相关法制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和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运作体制机制上形成共建“一带一路”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和风险防控能力。

      更加重视与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协同对接。共建“一带一路”与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作为一个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其他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能够形成内外联动效应,让各项战略更便于操作、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落到实处、带来实惠。各地区应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从各地实际出发,把握切入点和关键点,推动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 29 日07版)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