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图”短了吗?期待行政审批改革“3.0版”
在此之前,有广州市政协委员展示了另一个版本的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长4.4米,经过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中心,100个审批环节,盖108个章,缴36项行政收费,需799个审批工作日。
行政审批“长征图”再次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他们叩问的是,哪些环节、哪些部门造成了审批“长征图”?在中央和地方几轮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之后,“长征图”到底短了没有?
是谁造成了行政审批“长征图”?
“审批涉及的部门太多,有的部门对同一个项目的审批要涉及内部的几个处室,前后还要进行多次审批,一些流程盖章则是‘章套章’,既费时又费事。企业三天两头在部门里转悠,却总有办不完的手续。”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诒川如此吐槽。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耿学梅指出,“长征图”与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凡事都要审批才能生产和经营的机制“惯性”相关,各个部门根据各自工作需要或方便管理来设置行政审批事项和门槛。中央三令五申,为什么有的地方部门却不愿真放权?“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假改、虚晃一枪,实质上是部门利益作祟。
提交各类证明材料一箩筐,有些还是重复提交。这是企业集中反映的审批烦心事。为什么会这样?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认为,导致企业重复提交、“跑断腿”的原因在于各行政部门之间存在“壁垒”,各自为政,造成了“信息孤岛”,最终只能由企业“买单”:背着各种证明、材料奔走于各部门之间做“信息传递员”。
有些政府部门吐槽,现在各种制假造假层出不穷,不通过多种证明如何管得住?对于这种以审批代监管的做法,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在提案中表示质疑,他认为,当前以审批代监管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部门为了规避监管责任,习惯于要求企业出具其他部门的证明性材料。前置性审批过多不仅压抑了市场活力,也无法保障事后监管的有效性。
“长征图”现在缩短了多少?
海南省人大代表“晒”审批“长征图”的报道引起了各界关注。今年2月28日,针对代表反映的问题,海南省政务服务中心回应称,已到企业进行专门调研。
海南省政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部分城市已试行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整合,整合为“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5个阶段,审批时限为37个工作日,加上审批前期工作、专家咨询、技术评审、公示、公告等时间,总的审批时间不超过145个工作日。今年将扩大试点范围,争取年底向全省推广。
在广州,“万里长征图”引发的改革动作更为彻底。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的《关于大幅缩短广州投资项目建设审批时间的建议》作为市政协主席会议建议案报送广州市委、市政府。此后,广州市法制办、发改委、规划局等十几个部门进行了数轮研讨,提出建设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将流程明确为5个阶段,从递交项目申请受理开始,政府部门单纯的审批时限也缩短为37个工作日。
广东广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改革方案的“第一个受益者”,只等了10天,便拿到23层高商业办公楼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以往需要134天。P 这一初步的改革探索,被人们形象地形容为行政审批改革1.0版,即保持原有的审批部门和审批事项基本不变,进行流程再造,主要是压缩审批时间。
压缩时间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行政审批改革需要升级版。
根据广州的改革方案,5个阶段的每个审批阶段均设定一个牵头部门,即一个“集装箱”,由牵头部门负责统一受理企业申请材料,然后抄告同一阶段各专业审批部门实行同步审批,或由牵头部门征求各专业部门意见,一共5个“集装箱”。
如今,包括海南、广州在内的一些地方行政审批已经打破“集装箱”,改变“箱”内审批部门互为前置约束,降低申报的门槛,审批流程包含立项阶段到权属办理阶段的投资建设全过程,初步实现并联审批。在曹志伟看来,这是“2.0升级版”。
人们期待行政审批“3.0升级版”
在“2.0版”基础上,人们更期待“3.0升级版”。这就要求调整政府部分部门的审批职能和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联网,精简审批事项、降低审批收费;然后合并政府各部门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建立统一的电子行政审批平台,涵盖立项到权属办理全流程,建立统一、公开的审批标准,将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初步电子化、减少人工审批;最后实现全程审批电子化、标准化和透明化,建立监管系统和公开查阅系统。
耿学梅代表说,行政审批“3.0升级版”是要实现真正的全透明的并联审批,利用大数据平台连通政府各部门的数据中心,打破原先的“信息孤岛”。
在广东顺德,并联审批已部分地得以实现。2013年9月,顺德在第一波商事登记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实行“一表登记、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同发”。
“建立审批权权力清单,落实审批流程标准化、透明化。”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去‘割韭菜式’的审批改革,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
责任编辑:
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