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仍有提升空间
我省政府简政放权推进成效如何?川内企业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满意不满意?记者从7月1日召开的全省政务服务工作座谈会上获悉,近期,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就我省企业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反响开展专题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调查范围涵盖成都、广安、泸州等我省10个市。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普遍对行政体制改革表示支持和欢迎,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纳税申报等方面的审批效率有所提速,但仍有一些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与企业期望有差距。
企业褒奖:
“简政放权”后办事更高效更通畅
内江行政审批项目从372项减到85项,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眉山直接取消、下放事项占清理前审批项目的近20%,优化率达51%。
调查显示,各级审批事项“瘦身”,办事更高效;审批流程优化,办事更通畅,是我省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之后,企业的最直观感受。
企业反映,过去审批环节多而复杂,企业要办好一件事,要经历层层审批。简政放权后,企业实实在在少走了弯路。调查中,落户眉山的四川万景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廖论万说,公司仅两天就拿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如果不是行政审批事项‘瘦身’,最少要跑两个月。”
位于阆中市的四川元和建设工程公司以前办理施工企业资质证书,需要县、市、省级主管部门层层审批。通过放权后,只要符合要求,通过阆中主管部门就可以审核审批办理。
调查发现,通过简政放权,审批权力下放,一些部门在审批流程上进行优化,同时,各地也最大程度减少上下级之间报送、核准、审批等过程,比如,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变分级审批为联动审批,审批环节大幅减少,企业办事更加通畅、快捷。
企业诟病:
多头重复管理还存在
审批制度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保留的审批权力中,还存在一些运行问题,制约了改革红利的充分释放。
调查报告认为,行政审批效率还有提高空间,企业对建设项目审批时间长、贻误工期的现象反映强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务中心目前还只是发挥“接件处”作用,“体外循环”影响审批效率;另一方面是前置要件过多,且有的互为前置,企业很难快速应对而进入正常的审批流程。
同时,调查还表明,权力下放存在不到位和“虚放”现象。特别是审批权等核心权力在一些地方始终没有完全放到位。一些地方为片面扩大下放行政审批的成果,把部分职能下放到乡镇,而乡镇在硬软件条件上难以承担,最终行政审批权限仍存在于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导致办事企业不得不在乡镇、县级以上审批主管部门多头跑。
另外,多头及重复管理情况依然存在。调查中,泸州鑫福化工有限公司反映,某些涉水产品的质量监管,企业既需向质检部门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还需向卫生部门办理“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但这两个审批目的均系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报告认为,这是同类管理工作多个部门管理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完全可以将其整合,由一个部门负责。
该报告还认为,政府服务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企业反映遇事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企业希望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对需要保留的收费项目,向社会公布其详细标准、保留原因和期限。同时,加大取消或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记者 陈松)
责任编辑: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