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渠水 幸福长流——达州市全面推进幸福河湖观察

  • 2024年07月02日 20时29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雄奇险峻的山峰蜿蜒横亘而下,纵卧天地其间;滔滔渠江和州河流经全境,注入嘉陵,汇进长江。

    “川东明珠”达州,流淌着岁月的诗篇,孕育并记载着灿烂的巴渠文化。如今,沐浴幸福河湖建设的春风,达州全域越来越多的江河湖泊正在成为人水和谐、文化传承的源头活水,一幅秀美安澜共生的巴山渠水新画卷正在达州徐徐铺开……

    林鸟相嵌 锦绣莲湖

    依山傍水,动静有别,绿色掩映。6月初的莲花湖湿地公园,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微醺的暖风吹拂着河面,划出一圈一圈的涟漪。岸边绿草如茵,树木繁茂,凌波栈道掩映在蓝天碧水间,与附近的映月桥一道,给莲花湖平添了几分雅致。

    莲花湖湿地公园,以石莲花水库为依托,超2万米的湖区步道将飞龙桥、桃花岛、莲心桥和月亮岛等主要景点串联起来,教育科普区、园林式酒店区、立体湿地区等8大功能区围绕莲花湖湖体依次排开。

    优美的水系环境和丰富的功能区域,吸引着广大市民和游客到此休闲放松。漫步于此,或坐在长廊里遐思,或登上亭子俯瞰,或在草坪上散步嬉戏,走近“天然氧吧”“后花园”,尽情地享受“慢生活”带来的惬意。

    石莲花水库

    很难想象,几年前的莲花湖片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因缺乏有效规划控制,各类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区域污水管网体系不健全,沿湖餐馆污水直排,对莲花湖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017年起,随着“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成为水利发展重点,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纳入科学有序发展轨道的行动拉开大幕,以莲花湖为代表的河湖整治建设正式启航。

    莲花湖管委会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兰东成告诉记者,园区专门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莲湖景区党政负责人担任“总河长”,坚持“全面管、具体抓,分段负责、定期巡查”的工作模式,并明确包段河道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针对巡河中出现的问题,还会通过“河长制工作联系单”及时整改。

    “莲花湖景区拥有如此美景,还得益于参与主体的扩大化。”兰东成介绍,“管委会广大党员和志愿者会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参与湖岸清淤、垃圾清除。附近的热心村民也自发参与其中,通过沿湖显著位置安装的12个河长制公示牌,多次反馈问题及意见建议。”

    历史遗留因素决定了要想提升公园内水质质量,必须斩断污染源,消除水体污染隐患。为此,园区采取“协商收购+依法整治”模式,全面关停并拆除莲花湖周边农家乐农房,取缔湖面经营性游船,同时采用截污引流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引入周边水库活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打造了生态浮岛系统用以解决深水区水质净化问题,全面消除水体污染隐患。

    此外,园区还突出“亲山近水”打造文化生态景观,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梳理汇水廊道、改造河流廊道、扩展生态廊道,在建设过程中揉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岸坡的生态化改造,保护岸坡稳定,实现“形美、吸水、净水”的综合功能。

    “我们出台《达州市莲花湖湿地保护条例》,为保护莲花湖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功能提供法律依据。”达州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市大管中心主任刘仕甸告诉记者,“按照市级统一规划管理、辖区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模式,高效推进湿地公园资源保护与日常管理。”

    旧时荒凉破败的石莲花水库,如今已嬗变成为公园湿地、城市“绿肺”,区域水质由原来的Ⅴ类水质提升到Ⅲ类以上,真正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如今的莲花湖湿地公园,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碧水,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化的格局悄然展开,已成为达州市幸福河湖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川东走廊 梦里水乡

    生态亲水、文化走廊,以山为屏、绿水为带。漫步在洋烈水乡,“房在林中坐,水在窗下流,人在画中游”的梦中场景近在眼前。

    洋烈水乡位于宣汉县蒲江街道州河下游,州河及其支流张家河的交汇处,两条河以“V”字型将社区包围。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曾经水患灾害频繁,特别是2010年“7·18”特大洪灾,场镇进水高达8米,80%房屋垮塌,122户居民受灾场镇成为废墟。

    灾后重建,翻开了洋烈崭新的一页。曾经泛滥的江河,也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转身成为水乡的特色景观。整体避险搬迁、抬高重建的洋烈新村,走出了一条因水重生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入‘解放模式’。”在洋烈水乡河长制办公室,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福德告诉记者,“以‘解放模式’为参考蓝本,全村构建起‘景区+社区+村民’管护新格局,设立了村级河长工作室,构建‘一室三队’工作体系,牵头组织党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河湖保洁队常态化开展宣传、巡护和治理工作。”

    将河湖管护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衔接,探索出村级河湖管护的新路子。张福德介绍说:“目前,村民自发护河管河的行为采取累计积分的量化形式。每年过年前夕,排名靠前的村民由宣汉县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并在村民大会上公开表彰。”如此一来,既丰富了新时代文明的具体实践,也撬动了全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现在的积分排名竞争越来越激烈,社区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善。

    洋烈水乡

    通过污水集中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禁渔等多项举措,进一步提升水质,美化生态。宣汉县水务局局长、县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罗怀安介绍,洋烈水乡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当前峰值日处理污水90吨,平时在50—60吨左右。近年来,全乡陆续关停了沿岸养殖场13家,并投入资金及时完成了渔民退捕、渔船上岸工作;还与农家乐签订爱河护河承诺书20余份,从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方面加强管控,确保水生态安全。

    在洋烈水乡,水文化挖掘、保护、弘扬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样相得益彰。唐朝宰相韩滉的“五牛图”,“牛人步道”多幅图画典故,蜀宣花牛的纪念牌匾……随处可见的牛元素与河岸景观交相辉映。“洋烈印记”残存墙体处,301.5米的洪灾最高水位线依旧清晰可见,墙上挂着多幅画,记录洪水淹没的场景和水退后街道的杂乱。

    按照新农村风貌建设,洋烈水乡统规联建打造川东特色民居,依托文化特色顺势建设起农家乐、民宿,打造乡村旅游点;扩大草莓种植规模,新发展葡萄、西瓜种植等,打造采摘体验农业千亩以上,并修建6公里游骑步道……今天的洋烈,环境变好了,文化底蕴变强了,成为就近乡村旅游“打卡地”,村民的生活越发红火了。

    乡野绿洲 绝美清溪

    英雄河畔、乡野绿洲;天地人和,绝美清溪。

    位于宣汉县境内的清溪河是渠江的三级支流,干流流经南坪镇、桃花镇、峰城镇、老君乡、清溪镇等5个重要场镇,河道全长46.67千米,流域面积287.5平方千米,是哺育一方百姓的“母亲河”。

    2024年4月,水利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幸福河湖建设的通知》,宣汉县清溪河成功跻身前40位,并将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资金的共同助力下,通过两年建设成为安澜、生态、文化,带动区域发展的样板工程。

    清溪河

    幸福清溪是安澜的清溪。“清溪河流域范围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2)型水库19座,流域下游处在电站水库消落带,岸线生态退化现象严重,导致岸坡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水流不畅。下游也是沿线居民主要生产生活区,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极为重要。”清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桂贞林告诉记者,“我们将通过新建生态护岸完善流域防洪体系,确保清溪河所有防洪保护区域能够达到抵御10年一遇洪水标准,防洪达标率达到100%。还将对危险区山洪沟进行清淤整治,同时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对河岸进行生态化修复,进一步提高流域水库安全及水情、水质监测预警能力。”

    幸福清溪是文化的清溪。穿过下游的将军桥,记者一行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宏文学校。该校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于1923年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川东名校,被誉为孕育巴山烽火的摇篮,也是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诞生地。1933年,300余宏文师生参加红军北上,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朽贡献。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罗显军表示:“宏文学校坚持‘承王老风范,传红军精神’为己任,广大师生长在红旗下、学在清溪旁,将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让清溪河水文化源远流长。”宣汉县水务局河长办谢威指着不远处的上游告诉记者,距离这里几百米就是王维舟故居,清溪河整治建设后,这一片都将成为与红色历史紧密相连的文化风景区。

    幸福清溪还是生态的清溪。在清溪河汇口上游5.8公里处的两叉河段岸线生态修复整治工程点,记者看到,受两条河流重复冲刷作用,目前河道岸坡垮塌、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不仅严重影响湖心及下游土地的可耕种性,还对周边生态造成了损害。工作人员表示,该区域生态修复整治是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的重点扶植项目,下一步将采用拟自然水利工法,运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建设生态护岸、植入生态植被等方式,既确保有效抵御水流侵蚀,又能为水生动物提供必要的栖息地和生活条件,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形成滨水景观。

    “清溪河的幸福河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达州市水务局河湖管理科尚红波介绍,“幸福清溪的建设是进行时,也是刚开始;它满载着民众的期待,也是区域发展的契机。作为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的1/40,四川的1/4,我们将从清溪河防洪安全、优化水质、河湖生态、水文化等多个维度,打造立体清溪。”

    清流润巴渠,岸绿景色殊,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幸福河湖建设答卷正在达州挥笔疾书。“达州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抓实河湖长制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全省2022年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被评为进步最大市州,获得省级激励奖励;2024年1—4月全市26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达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剑表示,未来,达州市将继续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五水共治,持续深入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加快推进小杨河、墩子河、大堰河、东柳河、新盛河等14条省级和任河、水岩河、桂溪河等20条市级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提升流域群众幸福获得感,努力打造幸福河湖建设达州新样板。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山渠水 幸福长流——达州市全面推进幸福河湖观察

  • 2024年07月02日 20时29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雄奇险峻的山峰蜿蜒横亘而下,纵卧天地其间;滔滔渠江和州河流经全境,注入嘉陵,汇进长江。

    “川东明珠”达州,流淌着岁月的诗篇,孕育并记载着灿烂的巴渠文化。如今,沐浴幸福河湖建设的春风,达州全域越来越多的江河湖泊正在成为人水和谐、文化传承的源头活水,一幅秀美安澜共生的巴山渠水新画卷正在达州徐徐铺开……

    林鸟相嵌 锦绣莲湖

    依山傍水,动静有别,绿色掩映。6月初的莲花湖湿地公园,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微醺的暖风吹拂着河面,划出一圈一圈的涟漪。岸边绿草如茵,树木繁茂,凌波栈道掩映在蓝天碧水间,与附近的映月桥一道,给莲花湖平添了几分雅致。

    莲花湖湿地公园,以石莲花水库为依托,超2万米的湖区步道将飞龙桥、桃花岛、莲心桥和月亮岛等主要景点串联起来,教育科普区、园林式酒店区、立体湿地区等8大功能区围绕莲花湖湖体依次排开。

    优美的水系环境和丰富的功能区域,吸引着广大市民和游客到此休闲放松。漫步于此,或坐在长廊里遐思,或登上亭子俯瞰,或在草坪上散步嬉戏,走近“天然氧吧”“后花园”,尽情地享受“慢生活”带来的惬意。

    石莲花水库

    很难想象,几年前的莲花湖片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因缺乏有效规划控制,各类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区域污水管网体系不健全,沿湖餐馆污水直排,对莲花湖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017年起,随着“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成为水利发展重点,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纳入科学有序发展轨道的行动拉开大幕,以莲花湖为代表的河湖整治建设正式启航。

    莲花湖管委会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兰东成告诉记者,园区专门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莲湖景区党政负责人担任“总河长”,坚持“全面管、具体抓,分段负责、定期巡查”的工作模式,并明确包段河道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针对巡河中出现的问题,还会通过“河长制工作联系单”及时整改。

    “莲花湖景区拥有如此美景,还得益于参与主体的扩大化。”兰东成介绍,“管委会广大党员和志愿者会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参与湖岸清淤、垃圾清除。附近的热心村民也自发参与其中,通过沿湖显著位置安装的12个河长制公示牌,多次反馈问题及意见建议。”

    历史遗留因素决定了要想提升公园内水质质量,必须斩断污染源,消除水体污染隐患。为此,园区采取“协商收购+依法整治”模式,全面关停并拆除莲花湖周边农家乐农房,取缔湖面经营性游船,同时采用截污引流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引入周边水库活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打造了生态浮岛系统用以解决深水区水质净化问题,全面消除水体污染隐患。

    此外,园区还突出“亲山近水”打造文化生态景观,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梳理汇水廊道、改造河流廊道、扩展生态廊道,在建设过程中揉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岸坡的生态化改造,保护岸坡稳定,实现“形美、吸水、净水”的综合功能。

    “我们出台《达州市莲花湖湿地保护条例》,为保护莲花湖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功能提供法律依据。”达州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市大管中心主任刘仕甸告诉记者,“按照市级统一规划管理、辖区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模式,高效推进湿地公园资源保护与日常管理。”

    旧时荒凉破败的石莲花水库,如今已嬗变成为公园湿地、城市“绿肺”,区域水质由原来的Ⅴ类水质提升到Ⅲ类以上,真正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如今的莲花湖湿地公园,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碧水,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化的格局悄然展开,已成为达州市幸福河湖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川东走廊 梦里水乡

    生态亲水、文化走廊,以山为屏、绿水为带。漫步在洋烈水乡,“房在林中坐,水在窗下流,人在画中游”的梦中场景近在眼前。

    洋烈水乡位于宣汉县蒲江街道州河下游,州河及其支流张家河的交汇处,两条河以“V”字型将社区包围。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曾经水患灾害频繁,特别是2010年“7·18”特大洪灾,场镇进水高达8米,80%房屋垮塌,122户居民受灾场镇成为废墟。

    灾后重建,翻开了洋烈崭新的一页。曾经泛滥的江河,也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转身成为水乡的特色景观。整体避险搬迁、抬高重建的洋烈新村,走出了一条因水重生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入‘解放模式’。”在洋烈水乡河长制办公室,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福德告诉记者,“以‘解放模式’为参考蓝本,全村构建起‘景区+社区+村民’管护新格局,设立了村级河长工作室,构建‘一室三队’工作体系,牵头组织党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河湖保洁队常态化开展宣传、巡护和治理工作。”

    将河湖管护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衔接,探索出村级河湖管护的新路子。张福德介绍说:“目前,村民自发护河管河的行为采取累计积分的量化形式。每年过年前夕,排名靠前的村民由宣汉县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并在村民大会上公开表彰。”如此一来,既丰富了新时代文明的具体实践,也撬动了全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现在的积分排名竞争越来越激烈,社区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善。

    洋烈水乡

    通过污水集中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禁渔等多项举措,进一步提升水质,美化生态。宣汉县水务局局长、县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罗怀安介绍,洋烈水乡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当前峰值日处理污水90吨,平时在50—60吨左右。近年来,全乡陆续关停了沿岸养殖场13家,并投入资金及时完成了渔民退捕、渔船上岸工作;还与农家乐签订爱河护河承诺书20余份,从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方面加强管控,确保水生态安全。

    在洋烈水乡,水文化挖掘、保护、弘扬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样相得益彰。唐朝宰相韩滉的“五牛图”,“牛人步道”多幅图画典故,蜀宣花牛的纪念牌匾……随处可见的牛元素与河岸景观交相辉映。“洋烈印记”残存墙体处,301.5米的洪灾最高水位线依旧清晰可见,墙上挂着多幅画,记录洪水淹没的场景和水退后街道的杂乱。

    按照新农村风貌建设,洋烈水乡统规联建打造川东特色民居,依托文化特色顺势建设起农家乐、民宿,打造乡村旅游点;扩大草莓种植规模,新发展葡萄、西瓜种植等,打造采摘体验农业千亩以上,并修建6公里游骑步道……今天的洋烈,环境变好了,文化底蕴变强了,成为就近乡村旅游“打卡地”,村民的生活越发红火了。

    乡野绿洲 绝美清溪

    英雄河畔、乡野绿洲;天地人和,绝美清溪。

    位于宣汉县境内的清溪河是渠江的三级支流,干流流经南坪镇、桃花镇、峰城镇、老君乡、清溪镇等5个重要场镇,河道全长46.67千米,流域面积287.5平方千米,是哺育一方百姓的“母亲河”。

    2024年4月,水利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幸福河湖建设的通知》,宣汉县清溪河成功跻身前40位,并将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资金的共同助力下,通过两年建设成为安澜、生态、文化,带动区域发展的样板工程。

    清溪河

    幸福清溪是安澜的清溪。“清溪河流域范围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2)型水库19座,流域下游处在电站水库消落带,岸线生态退化现象严重,导致岸坡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水流不畅。下游也是沿线居民主要生产生活区,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极为重要。”清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桂贞林告诉记者,“我们将通过新建生态护岸完善流域防洪体系,确保清溪河所有防洪保护区域能够达到抵御10年一遇洪水标准,防洪达标率达到100%。还将对危险区山洪沟进行清淤整治,同时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对河岸进行生态化修复,进一步提高流域水库安全及水情、水质监测预警能力。”

    幸福清溪是文化的清溪。穿过下游的将军桥,记者一行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宏文学校。该校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于1923年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川东名校,被誉为孕育巴山烽火的摇篮,也是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诞生地。1933年,300余宏文师生参加红军北上,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朽贡献。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罗显军表示:“宏文学校坚持‘承王老风范,传红军精神’为己任,广大师生长在红旗下、学在清溪旁,将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让清溪河水文化源远流长。”宣汉县水务局河长办谢威指着不远处的上游告诉记者,距离这里几百米就是王维舟故居,清溪河整治建设后,这一片都将成为与红色历史紧密相连的文化风景区。

    幸福清溪还是生态的清溪。在清溪河汇口上游5.8公里处的两叉河段岸线生态修复整治工程点,记者看到,受两条河流重复冲刷作用,目前河道岸坡垮塌、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不仅严重影响湖心及下游土地的可耕种性,还对周边生态造成了损害。工作人员表示,该区域生态修复整治是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的重点扶植项目,下一步将采用拟自然水利工法,运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建设生态护岸、植入生态植被等方式,既确保有效抵御水流侵蚀,又能为水生动物提供必要的栖息地和生活条件,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形成滨水景观。

    “清溪河的幸福河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达州市水务局河湖管理科尚红波介绍,“幸福清溪的建设是进行时,也是刚开始;它满载着民众的期待,也是区域发展的契机。作为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的1/40,四川的1/4,我们将从清溪河防洪安全、优化水质、河湖生态、水文化等多个维度,打造立体清溪。”

    清流润巴渠,岸绿景色殊,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幸福河湖建设答卷正在达州挥笔疾书。“达州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抓实河湖长制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全省2022年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被评为进步最大市州,获得省级激励奖励;2024年1—4月全市26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达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剑表示,未来,达州市将继续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五水共治,持续深入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加快推进小杨河、墩子河、大堰河、东柳河、新盛河等14条省级和任河、水岩河、桂溪河等20条市级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提升流域群众幸福获得感,努力打造幸福河湖建设达州新样板。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