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成都实践
摘要
政务公开是行政机关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制度安排。成都市结合各区(市)县实际,探索将政务公开贯穿于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以多元化促进公众参与、多样化开展政策解读、实效化推进智慧政务、实质化融入重点领域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提升基层政府决策、执行、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01 引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政府直接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执行者。政务公开作为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对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政务公开,是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成都市认真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川办函[2021]57 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以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县为牵引,鼓励各区(市)县将创新理念贯穿政务公开工作始终,探索从公众参与、政策解读、智慧政务、回应关切等方面推动基层政府决策、执行、服务、管理能力提升:一是立足群众和企业视角,从群众和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聚焦民生类和服务类信息公开,公开基层办事服务流程,提升基层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二是落实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要求,有效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三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基层政务公开服务更高效、更便捷。四是强化全市统筹,实现基层政务公开在区(市)县、镇(街道)整体联动并向村(社区)延伸,形成工作合力。
02 成都做法
为推动政务公开与政府治理有机融合,成都市坚持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让公开成为自觉、透明成为常态,探索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路径。
多元化促进公众参与
提升基层政府公共决策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基层群众力量在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过程中的作用,是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成都市通过面对面开展政务开放日活动、点对点进行议事协商、邀请体验官沉浸式获取公开体验等举措,积极创新多元化公众参与模式,让政务公开面向群众、服务基层,促进群众积极参与决策,增强决策感知,强化决策监督,从而提升基层政府公共决策水平。
1.面对面开展政务开放
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在常态化开展“政务开放日(周)”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丰富主题设定、优化开展形式、提高开展频次等探索创新,夯实面对面开展“政务开放日”服务质效,拉近政府和群众距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履职尽责。具体而言,多个区(市)县积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开展区(市)县“蓉易见”企业服务“政务开放日”系列活动,为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搭建桥梁;在与企业、市民喝茶聊天过程中开展“头脑风暴”、举行圆桌会议,开展政策宣讲与解读,倾听企业和群众心声,解决难题、回应关切;根据社会热点发生时间、重要政策发布时间,提高热点回应、政策吹风会等主题政务公开活动开展频次。
2. 点对点进行议事协商
基层议事协商是促进基层治理、实现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的有效手段。除座谈会、听证会等传统形式,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创新基层政务议事协商治理方式,通过丰富协商主题、灵活议事地点,走进基层、来到群众身边,点对点听民声、聚民心,探索出一批定期线下议事、便利群众意见表达、群众广泛参与决策的特色做法。具体而言,多个区(市)县按照因地制宜、便利群众原则,让普通群众当主角,把群众眼中“高大上”的规划建设工作、社区发展治理、法律知识普及、环境保护提升等设置为基层协商议事主题;议事地点既可在室内的村级活动场地,又可搬到公园里、马路边、社区院落和田间地头。
3.沉浸式获取公开体验
推进基层行政决策内容、过程公开是促进基层政府决策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成都市多个区(市)县聘请“政务公开体验官”沉浸式体验、全过程参与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群众在基层政务公开中的参与度和感知度,促进群众对基层行政决策的知晓与理解。具体而言,多个区(市)县聚焦营商环境优化,邀请本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热心市民等通过到政务大厅实地体验办事流程;选取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进行办事体验,对部分重点点位进行观察走访,沉浸式体验营商环境服务水平;邀请干部群众等多方参与基层行政决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包含政策前期研究、颁布出台、执行实施、成效评估等过程。
多样化开展政策解读
提升基层政府政策执行效能
政策的宣传解读是帮助公众获取政策信息、准确理解政策、提升政策执行效能的有效路径。政策执行主体采取多样化宣传手段有利于公众了解政策内容和目标并采取配合行动,助于政策的推行。成都市持续完善政策“解读人”机制,建立补充“解读人”和线上“解读人”团队,着力提高政策宣传解读的可及性、传播力,让政策受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推动各级行政机关政策执行落实,促进基层政府政策执行效能提升。
1.政策“解读人”倾力做好专业化解读
成都市高度重视政策文件的宣传解读工作,各区(市)县按照《成都市政策解读规定》要求,持续深化政策“解读人”制度,聚焦政策解读队伍培养、解读渠道拓展,以解读促落实,进一步提升政策知晓率、传播率。具体而言,各区(市)县明确解读人原则上由政策文件制定部门的业务处(科)室负责人担任,在公开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同步公开文件的具体解读机构、解读人、联系方式并实时更新,实现政策解读“人工服务”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解读回应模式,即时沟通交流反馈,形成良性互动。23个区(市)县均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版块建立政策解读栏目并动态更新,按照解读形式分类公开、关联政策发布;部分区(市)县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本地区政策解读实施相关文件。
2. 补充“解读人”通力做好延展性解读
在落实政策“解读人”制度的基础上,成都市探索将社区院落工作者、“政务公开体验官”作为政策解读的补充力量,组建起一支补充“解读人”团队,统筹推进将政策解读延伸到社区基层等神经末梢,扩大政策解读覆盖范围。具体而言,成都市多个区(市)县联动社区院落协同开展政策解读,让政策解读直达基层,提升传播效率;借力“政务公开体验官”深化政策解读,针对“体验官”开展政策背景、内容、执行、反馈全链条系统培训,并由“体验官”作为志愿者分享政策参与体验、宣讲政策。
3.线上“解读人”协力做好多层次解读
成都市在积极举办坝坝会、圆桌会议等线下政策宣传解读的同时,还通过新媒体矩阵联动宣传等方式组建线上“解读人”团队,创新线上政策解读方式,协力做好多层次解读。具体而言,成都市多个区(市)县融合电视、电台、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政务 App等多种媒体平台构建新媒体矩阵,从群众政务公开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范围广、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推出政务公开直播间、微视频、现场解说等线上解读产品,提高政务公开服务效率,拓宽政务公开服务范围,用多种方式讲好当地政务公开故事。
实效化推进智慧政务
提升基层政府政务服务水平
公开即服务,服务即公开,智慧公开与智慧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成都市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智慧赋能政务公开工作。通过持续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优化,基于成都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整合政府信息公开资源,以“天府蓉易办”“天府蓉易享”平台为依托提升一网通办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公开+基层治理”新模式,整合镇(街道)、村(社区)各项资源与数据,提升基层政府政务服务水平。
1.“智慧蓉城”助力政务服务“就近办”
智慧蓉城建设的持续深化为基层政务公开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契机。“天府蓉易办”“天府蓉易享”平台作为智慧蓉城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线上线下基层站点的建设和持续优化,实现智慧服务群众、助力政务服务就近办,让政务服务通过互联网更加精准、便利地传导至基层,让智慧蓉城建设红利惠及更多人群。具体而言,“天府蓉易办”平台目前已构建起覆盖成都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智慧政务公开服务网络,同时提供“天府蓉易办”App、小程序移动服务。同时,全市多个街道、社区已投用“天府蓉易办”、社保、公安、水电气自助服务等自主机,方便上班族在非工作时间办事、在家门口就近办事。
2.“互联网 +”赋能公开信息“随时查”
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基层政务公开信息化智慧化水平,能够同时为政务公开供给侧和需求侧提供有力支撑。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将线上资源集合成电子册、实现公开信息“随时查”,即将线上政务公开电子资源集合起来,支持基层政务公开信息的动态更新,便利群众随时随地获取基层政务公开信息。具体而言,多个区(市)县积极创新特色政务公开方式,打造政务公开“三个一”载体,即“一张图”“一个码”“一手册”:将区政务公开专区及查阅点、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各区级职能机构基础信息有机融合,打造“政务公开电子地图”。
实质化融入重点领域
提升基层政府回应关切能力
成都市各区(市)县根据国务院部门制定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结合当地实际与社会热点,聚焦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构建公众可全过程协同参与机制;聚焦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构建全过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着力打造靠近群众的公开点位,构建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政府回应公众关切的深度、广度和便捷度。
1.在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上,请群众全过程参与
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是政务公开的主要目的,基层政务公开更要聚焦老百姓的身边事,服务于基层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成都市多个区(市)县聚焦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注重贴近民生实事,构建公众可全过程协同参与的机制,是回应社会热点关切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多个区(市)县在市政管理等民生领域结合群众所忧所急所盼,开展多样化的政务公开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社会治理参与意识,让更多群众走进、了解、参与重点领域的政务公开,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在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上,请群众全流程监督
政务公开是将政府行政管理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以加强公众对政府监督的互动过程”。成都市多个区(市)县聚焦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强化过程留痕管理,构建全过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是以制度与机制建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部分区(市)县在惠民惠农补贴发放、教育学位摇号等民生领域,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推行民生要事网上办、公开办,让重点领域的管理更加规范、透明、高效,推动实现重点领域政务信息的全过程留痕与可回溯管理。
3.在打造靠近群众的公开点位上,县乡村全链条联动
为向基层群众提供权威、集中、便捷的政务公开服务,成都市多个区(市)县着力打造靠近群众的公开点位,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农村、社区延伸,构建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政府回应公众关切的服务效能。具体而言,成都市引导各区(市)县以基层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政务服务场所、图书馆等多处统一打造本地“政务公开专区服务矩阵”。将重点领域的服务中心按照与政务服务中心“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运”原则建成重点领域一体化区(市)县服务中心、镇(街道)服务站与村(社区)服务点,形成公开平台上下联动的协同机制,进一步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3 面临的困境
基层政务公开的主动意识有待提高
从成都市基层政务公开的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一是主动公开、提升群众参与度的意识不强。未将公开内容充分与群众生活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充分结合,在事前、事中公开较少。二是未充分意识到政务公开与行政业务的互促关系。部分单位未将政务公开与提升所在业务领域治理能力相关联,主动进行政务公开的内生动力不足。三是政务公开人员的专业度不高。存在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人员流动性大、政务公开人员身兼数职等现象,难以高效推进相关工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服务质效与创新度提升。
基层政务公开的推广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在政务公开领域已涌现出一批值得复制推广的优秀做法,但总体而言,创新度还有待加强提升。从部分优秀做法的推广覆盖范围来看,各区(市)县间还存在以各自探索为主、交流学习不足的情况。全市在统一组织学习互鉴、复制推广优秀做法方面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基层政务公开的数字化应用有待探索
在整体统筹下,成都市各区(市)县基层政务公开的数字化进程在有序推动,也能提供较多领域的智慧化政务公开服务。但从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应用层面角度看,一是部分区(市)县开展特色化政务公开的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高,须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基层政务公开数字化服务。二是现有基层数据、资源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有待进一步整合、分析与应用,以数据助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的空间较大。
04 对策与建议
1.强化思想引领,促进政务公开与业务工作融合
一是提升人才专业水平。各区(市)县要坚持每年学习国家、省、市政务公开要点,基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要懂公开,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要懂业务。向社会公众做好政务公开、推进政务阳光透明的同时,更要引导政务公开主体提升主动公开意识、拓展政务公开覆盖范围。二是推动公开与业务有机融合。通过扩大特色政务公开专区建设范围、强化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协同联动等多种举措,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实现以公开促进基层政府业务和服务提质增效。
2.优化工作机制,推动创新做法有效转化
一是鼓励工作创新。鼓励各区(市)县在政务公开领域积极创新,不同地区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政务公开领域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价值导向。二是及时总结经验。定期开展政务公开领域基层调研,对创新经验和优秀做法及时进行系统性总结。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畅通优秀做法及创新经验的上报渠道和宣传渠道,建立区(市)县间学习互鉴机制。三是积极复制推广。对符合成都本地实际,可全域推广的优秀做法积极复制推广。各区(市)县要主动对标优秀,确保复制推广举措落实落地,进一步扩大优秀做法成效覆盖范围,推动全市政务公开水平整体提升。
3.深化智慧赋能,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注重实效性。在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基层政府要坚持需求导向,聚焦群众和企业的关心关切,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运用数字技术持续创新公开形式、拓展公开渠道,增加公开内容可读性和传播便利度,提升基层政府治理实效。二是提升基层智慧治理水平。将数字技术、智慧化手段充分运用到基层政务公开的业务实践中,强化数据资源的共享共用,提升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效率。依托大数据分析应用,精准把握公众政策需求热点,辅助基层政府开展研判、制定决策,以数字赋能提升基层政府智慧治理水平。(文章来源:《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成都实践》 作者:刘延平 田蒙 徐霁 全文可参阅《中国政务公开发展报告(202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3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