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内功”,让游客到四川旅游觉得安逸。代表委员热议文旅花式整活
“出圈”不“出界” “流量”变“留量”

  • 2024年01月22日 07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近日,继“尔滨”爆火后,全国各地的文旅宣传纷纷“卷”了起来,不少地方的文旅局长变装出镜宣传家乡,吸流量抢人气。在“你点题 我代言——四川日报全媒体邀你‘上两会’”互动平台上,不少网友也关注这一当前热点,有网友留言:在城市营销流量大战中,文旅宣传应该把握怎样的度,才能让旅游“出圈”却不“出界”?下大力气花式营销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真正变“流量”为“留量”?

    对此,1月21日,出席省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来支招。

    谈营销 借势营销要有“度”,联动传播效果会更好

    作为文旅行业的从业者,对于这波业内的宣传营销“大战”,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盛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董事长温雪倩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在她看来,各地文旅部门此番借势营销吸引流量的态度,彰显了官方提振旅游经济的努力和决心。但是,如果城市营销一味追求流量而“东施效颦”,丢掉了城市的文化根脉和自身特色,将被流量所抛弃。同时,没有边界的营销甚至可能遭流量的反噬。

    为此,温雪倩专门带来《关于地方文旅流量营销的相关建议》。她认为,借势营销并没有错,但更应该注重服务、体验、性价比,这才是文旅宣传正确的打开方式,“要做到营销有‘度’,包括内容有深度、表达有风度、话题有热度、推广有速度、传播有广度。”

    “这次哈尔滨的‘出圈’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其实,‘尔滨’还是那个‘尔滨’,冰灯还是那个冰灯,为什么今年能够‘出圈’?我认为是他们在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加上了人文的内容。”在省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主任钟燕平看来,旅游想要做出特色,文旅融合必不可少。

    “一只跷着脚的大熊猫,配了一段非常休闲的音乐,给人一种放松、满足的感觉。”“四川文旅”官方账号近日发布的一条短视频让钟燕平颇有感触。钟燕平认为,人们旅游时,往往希望找个地方放松,四川有美食又有美景,能够让游客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清楚自身特色后,文旅宣传可以集中到一个点,分线索、有组织地来表达。她建议全省各地文旅局形成矩阵,联动起来,传播效果会更好。

    谈“内功” 做好产品抓好服务,将“流量”变“留量”

    流量带来人气,如何真正变“流量”为“留量”?

    温雪倩建议,首先要练好“内功”,优化结构,创新产品。在她看来,旅游发展的根基在于产品,做好产品才是将“流量”变为“留量”的不二之选,应该在产业结构优化、老景区焕新、新景区出彩三个方面着力。抓好服务也是“留客”的关键,要强化文旅消费体验,提升本地文旅消费场景的国际化服务基础和能力,建立健全四川文旅消费保障体系,并开启全民参与的文旅服务热潮。“旅游体验的败笔往往体现在不经意的细节处,四川文旅要‘长红’,每一个生活在四川的人是关键。”温雪倩说。

    “我们要学习兄弟省份的营销方式,但也要发挥四川自身的优势,练好‘内功’,让游客到四川旅游觉得安逸。”省人大代表、甘孜州政协副主席、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关注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和管理,例如国道318线、317线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厕所和精品民宿的建设等。

    省政协委员、内江市政协副主席柳慧建议,各级文旅部门要继续深度挖掘巴蜀文化资源,紧扣蜀道文化、三苏文化、三星堆、大熊猫等文化IP,扎实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文旅力量。

    “蹭热点易,留热度难,在追求流量的同时,依托地方文化根脉和自身特色打造游客真正满意的旅游产品,才能将‘文旅流量’变成‘文旅留量’。”柳慧认为,四川可以在保留地方文旅特色、激活“在地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柳慧今年特别关注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推进情况,希望该项目的启动能聚合沿线文旅资源开发,带动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唤醒大家对成渝古驿道、老成渝公路、老成渝铁路的乡愁记忆。“我们呼唤更多富有文化底蕴的宣传品能推陈出新,期盼各地能推出更好的文旅产品来承接文旅热的线下客流,用优质服务赢得实实在在的口碑,让文旅市场‘旺丁又旺财’。”柳慧说。(记者 钟帆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练好“内功”,让游客到四川旅游觉得安逸。代表委员热议文旅花式整活
    “出圈”不“出界” “流量”变“留量”

  • 2024年01月22日 07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近日,继“尔滨”爆火后,全国各地的文旅宣传纷纷“卷”了起来,不少地方的文旅局长变装出镜宣传家乡,吸流量抢人气。在“你点题 我代言——四川日报全媒体邀你‘上两会’”互动平台上,不少网友也关注这一当前热点,有网友留言:在城市营销流量大战中,文旅宣传应该把握怎样的度,才能让旅游“出圈”却不“出界”?下大力气花式营销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真正变“流量”为“留量”?

    对此,1月21日,出席省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来支招。

    谈营销 借势营销要有“度”,联动传播效果会更好

    作为文旅行业的从业者,对于这波业内的宣传营销“大战”,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盛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董事长温雪倩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在她看来,各地文旅部门此番借势营销吸引流量的态度,彰显了官方提振旅游经济的努力和决心。但是,如果城市营销一味追求流量而“东施效颦”,丢掉了城市的文化根脉和自身特色,将被流量所抛弃。同时,没有边界的营销甚至可能遭流量的反噬。

    为此,温雪倩专门带来《关于地方文旅流量营销的相关建议》。她认为,借势营销并没有错,但更应该注重服务、体验、性价比,这才是文旅宣传正确的打开方式,“要做到营销有‘度’,包括内容有深度、表达有风度、话题有热度、推广有速度、传播有广度。”

    “这次哈尔滨的‘出圈’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其实,‘尔滨’还是那个‘尔滨’,冰灯还是那个冰灯,为什么今年能够‘出圈’?我认为是他们在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加上了人文的内容。”在省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主任钟燕平看来,旅游想要做出特色,文旅融合必不可少。

    “一只跷着脚的大熊猫,配了一段非常休闲的音乐,给人一种放松、满足的感觉。”“四川文旅”官方账号近日发布的一条短视频让钟燕平颇有感触。钟燕平认为,人们旅游时,往往希望找个地方放松,四川有美食又有美景,能够让游客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清楚自身特色后,文旅宣传可以集中到一个点,分线索、有组织地来表达。她建议全省各地文旅局形成矩阵,联动起来,传播效果会更好。

    谈“内功” 做好产品抓好服务,将“流量”变“留量”

    流量带来人气,如何真正变“流量”为“留量”?

    温雪倩建议,首先要练好“内功”,优化结构,创新产品。在她看来,旅游发展的根基在于产品,做好产品才是将“流量”变为“留量”的不二之选,应该在产业结构优化、老景区焕新、新景区出彩三个方面着力。抓好服务也是“留客”的关键,要强化文旅消费体验,提升本地文旅消费场景的国际化服务基础和能力,建立健全四川文旅消费保障体系,并开启全民参与的文旅服务热潮。“旅游体验的败笔往往体现在不经意的细节处,四川文旅要‘长红’,每一个生活在四川的人是关键。”温雪倩说。

    “我们要学习兄弟省份的营销方式,但也要发挥四川自身的优势,练好‘内功’,让游客到四川旅游觉得安逸。”省人大代表、甘孜州政协副主席、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关注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和管理,例如国道318线、317线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厕所和精品民宿的建设等。

    省政协委员、内江市政协副主席柳慧建议,各级文旅部门要继续深度挖掘巴蜀文化资源,紧扣蜀道文化、三苏文化、三星堆、大熊猫等文化IP,扎实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文旅力量。

    “蹭热点易,留热度难,在追求流量的同时,依托地方文化根脉和自身特色打造游客真正满意的旅游产品,才能将‘文旅流量’变成‘文旅留量’。”柳慧认为,四川可以在保留地方文旅特色、激活“在地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柳慧今年特别关注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推进情况,希望该项目的启动能聚合沿线文旅资源开发,带动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唤醒大家对成渝古驿道、老成渝公路、老成渝铁路的乡愁记忆。“我们呼唤更多富有文化底蕴的宣传品能推陈出新,期盼各地能推出更好的文旅产品来承接文旅热的线下客流,用优质服务赢得实实在在的口碑,让文旅市场‘旺丁又旺财’。”柳慧说。(记者 钟帆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