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资源环境界建议
用好资源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用好资源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四川是能源资源大省,但能源生产结构不尽合理、可调节能力较弱,‘靠天吃饭’特征明显。四川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但开发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5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紧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强化粮食、清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生产供应,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目标任务,省政协资源环境界别积极建言献策。
如何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委员们建议,加快建设多能互补的电力供应体系,以全面开发水电、大力发展风光新能源、适度发展火电气电、科学配置储能,改善电力生产结构和调节能力;大力实施互联互济的重要电网工程,力争早日实现能发能上、可出可进、互联互通、应供尽供;加快省内油气输送管网建设,进一步提升输气能力与产销需求的适配性。同时,保持适度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氢能,鼓励开发地热和生物质能源,构建多元互补的能源产业体系。
“在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亟需的战略性矿产方面,四川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围绕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委员们建议,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方投入矿产勘查开发的积极性,推动构建矿产勘查开发新格局;聚焦国家紧缺而四川具有优势的天然气、锂、钒、钛、稀土、磷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矿业开发提供基地。
委员们认为,四川应充分发挥清洁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优势以及产业发展基础和研发能力,大力发展相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材料工业,在继续抓好庞大规模的金属、非金属材料基础上,重点培育光伏晶硅、锂电、钒钛、稀土、新型合金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二是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打造服务全球的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三是持续用力发展大数据产业。(记者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