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河湖管护看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街道东安湖社区
东安湖社区
东安街道东安湖社区位于龙泉驿区中心位置,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一湖四河(东安湖、西江河、东风渠、东干渠、李河堰),湖面水域面积1600余亩,河流总长度9.59千米,四条河将东安湖环绕,整体形成“一湖一环”的水域生态结构。东安湖社区坐拥东安湖公园等优渥生态资源,拥有大运会“一场三馆”等文体设施,优质企业项目云集,良好河湖环境为片区“赛、旅、食、购、娱、展、演”跨界融合提供了鲜明生态底色。
近年来,东安湖社区在“1853N”河湖管理体系指导下,以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创建为契机,将社区红色河湖管理站作为治水阵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特质和企业资源作用,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认领、多元参与”的“124”护河“朋友圈”,依托“反转网格+有奖举报”机制打通治水“神经末梢”,借助智慧治理手段,持续推动社区河湖长制工作提档升级、河道管护水平全面提升、河湖面貌明显改善。2022年,区域内河流水体总体优良,东安湖公园水体长期保持地表水Ⅰ类,获评成都市第四届“幸福河湖”称号,并多次被人民网等中央、省市级媒体报道,积极诠释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河长制表达。
创建“124”护河“朋友圈”
各方齐参与,多元治水“更有力”
结合区域实际,社区创建“124”多方护河体系,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认领、多元参与”管理格局,不断扩充河湖治理“朋友圈”。
“1”即红色河湖管理站,站内设置站长一名,负责统筹社区河长制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等。通过定期组织巡河,发现河湖问题,定期召开河长制会议,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推动河湖问题解决;制定《河长制村规民约》上墙,从垃圾倾倒、污水排放等方面,对社区居民日常行为进行引导,强化群众护河意识。
“2”即以“行政河长”为主体、“企业河长”为支撑的双河长体系,社区制定《“企业河长”共管实施方案》,明确企业义务、考评方式等,企业负责人担任企业河长,实现“我的污染我来治、附近河道我来管”,引导更多企业强化责任意识、从源头控污;同时,搭建“企业河长圆桌会”沟通平台,畅通信息共享、问题处置及反馈通道,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现河湖环境共建共享。
“4”即依托东安派出所、东安湖社区团支部(少工委)、妇联、社区“微网实格”,成立蓉宝义警队、“河小青”志愿护河队、“东安嬢嬢”护河队、社区网格员4支特色护河队伍,通过凝聚多元力量并定期开展巡河宣传活动,推动护河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护河“朋友圈”。
“反转网格+有奖举报”
人人皆河长,群众反馈“更亲民”
为进一步激发群众爱水护水“主人翁”意识,东安湖社区创新建立“反转网格+有奖举报”群众反馈机制。“反转网格”,即在社区内分散设置附带定位的二维码,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将河湖问题以“图片+文字描述”方式上传至“反转网格”系统后台,社区工作者接到消息,可立即派件处置,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有奖举报”,即群众通过“反转网格”系统、微信公众号、来电来信等形式举报河湖问题,社区在认定举报线索有效后,将核实、认定结果回复举报人并按“一件一奖”原则给予举报人购物抵扣券等奖励。“反转网格+有奖举报”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发现上报的渠道,打通了治水“神经末梢”,辖区人人都成为网格员、巡河员,弥补社区新成立网格数目少、范围大、网格员少的特殊情况。
“无人机巡河+实时监控指挥”
适时严监控,数字巡河“更智慧”
社区依托智慧城市治理中心,深入挖掘“智慧蓉城”潜力效益,增设“智慧河长”模块,开启“无人机巡查+实时监控指挥”巡河新模式。无人机巡河画面可实时传输至地面工作人员和智慧治理中心大屏幕,河长可在智慧治理中心以更广阔的视野全方位、无死角、高效率巡查沿线排污口、河流水质等情况,全面系统摸排河流现状,并结合智慧水务感应终端,同时空指挥、发现、处置河道漂浮物、排污口、违法占用河道等问题,构建“河长遥控指挥+无人机巡航+现场人员处置”的“指挥官+巡逻兵+冲锋员”作战体系,便捷高效,半小时完成半天任务,助力和补充传统巡河工作模式,大大提升河道巡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