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河湖管护看四川——​德阳市绵竹市汉旺镇白溪河村

  • 2023年11月13日 19时17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德阳市绵竹市汉旺镇白溪河村

    一山一水一村落,宜居宜游大白溪。汉旺镇白溪河村位于绵竹市西北沿山,地处龙门山余脉,辖区面积8.93平方公里,是绵竹沿山旅游风景带北端出入口,蜿蜒绵长的白溪河贯穿整个村落,因而得名。白溪河河道全长5公里,村内共有25个山坪塘、1条支渠(硼堰三支渠)。近年来,白溪河村以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河湖管护长效机制,抓好“三个突出”、把握“三个关键”、推行“三个模式”工作机制,以提升风貌改造及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河湖功能衰退、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打造独具特色的基层河湖管护示范村。

    抓好“三个突出”,组织推进有力度

    一是突出机制为本。白溪河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核心作用、党员干部“头雁”效应作用,将基层党建与河湖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挂牌成立河长办公室。建立河道保洁员制度,实施河道、渠道网格化管理,强化源头管控和岸线管理,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机制。

    二是突出规划为纲。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以“河、渠、塘、水”为基础,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新建维修蓄水池,新建登山道1.3千米,农旅彩油路3千米,林间生产作业便道5千米,通过坡改梯、保土耕作、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大力发展度假、旅游产业,推动集旅游休闲、林果采摘、垂钓观光于一体的“花果白溪”旅游打卡地。

    三是突出宣传为要。建立河湖志愿、巡护、宣传队,持续开展“全员参与、共同护河”行动,向村民发放河湖保护相关资料2000余份,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争当爱河护河志愿者,自觉参与到清理河岸垃圾、整治水污染等活动中来,一起保护身边的母亲河。

    把握“三个关键”,综合防治有维度

    一是把握“全域”关键,实施综合治理。积极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系统治理,协同推进山水林田系统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力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水安全有保证。目前村内生活污水处理率90%,水土保持率98%,水质良好,村内无肥水养鱼,水环境有质量。

    二是把握“流域”关键,实施重点治理。常态化开展排洪渠、围山沟、泄洪渠、三支渠维修疏掏和清淤,全村沟渠旧貌换新颜,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持续加强生态渠道保持,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促进水体自然生态修复。

    三是把握“行业”关键,实施项目治理。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改造全村60户农村厕所,惠及近123人,确保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行农药、化肥减量化工作,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推行“三个模式”,河长制工作有成效

    一是探索“河长制+生态效益”模式,实现治理与保护并举。坚持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针对优化产业调整、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以“清垃圾、治污水”为重点,实施重点治理与生态修复,集中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既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又减少了入河泥沙与面源污染物。

    二是探索“河长制+经济效益”模式,实现产业与民生并进。坚持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文化观光旅游的融合,以水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系统谋划推进水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实行重点保护和差别化开发利用,谋划打造新消费场景,让白溪河“花果白溪”成为群众的“幸福长廊”。良好的河湖环境,吸引许多外地人前来观光打卡,带动了消费,增加了村民收入。截至2023年9月,白溪河观光人次达到8万余人,集体收入达到29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6万元。

    三是探索“河长制+社会效益”模式,实现生态与发展并重。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党支部把巡河纳入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巡河员的模范作用,持续开展“全员参与、共同护河”行动,筑牢“绿水青山”生态屏障。积极开展好河湖长制工作“七进”活动,营造浓厚氛围,采取开坝坝会,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宣讲爱护水环境的重要意义,动员群众积极行动,共护碧水蓝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基层河湖管护看四川——​德阳市绵竹市汉旺镇白溪河村

  • 2023年11月13日 19时17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德阳市绵竹市汉旺镇白溪河村

    一山一水一村落,宜居宜游大白溪。汉旺镇白溪河村位于绵竹市西北沿山,地处龙门山余脉,辖区面积8.93平方公里,是绵竹沿山旅游风景带北端出入口,蜿蜒绵长的白溪河贯穿整个村落,因而得名。白溪河河道全长5公里,村内共有25个山坪塘、1条支渠(硼堰三支渠)。近年来,白溪河村以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河湖管护长效机制,抓好“三个突出”、把握“三个关键”、推行“三个模式”工作机制,以提升风貌改造及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河湖功能衰退、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打造独具特色的基层河湖管护示范村。

    抓好“三个突出”,组织推进有力度

    一是突出机制为本。白溪河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核心作用、党员干部“头雁”效应作用,将基层党建与河湖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挂牌成立河长办公室。建立河道保洁员制度,实施河道、渠道网格化管理,强化源头管控和岸线管理,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机制。

    二是突出规划为纲。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以“河、渠、塘、水”为基础,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新建维修蓄水池,新建登山道1.3千米,农旅彩油路3千米,林间生产作业便道5千米,通过坡改梯、保土耕作、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大力发展度假、旅游产业,推动集旅游休闲、林果采摘、垂钓观光于一体的“花果白溪”旅游打卡地。

    三是突出宣传为要。建立河湖志愿、巡护、宣传队,持续开展“全员参与、共同护河”行动,向村民发放河湖保护相关资料2000余份,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争当爱河护河志愿者,自觉参与到清理河岸垃圾、整治水污染等活动中来,一起保护身边的母亲河。

    把握“三个关键”,综合防治有维度

    一是把握“全域”关键,实施综合治理。积极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系统治理,协同推进山水林田系统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力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水安全有保证。目前村内生活污水处理率90%,水土保持率98%,水质良好,村内无肥水养鱼,水环境有质量。

    二是把握“流域”关键,实施重点治理。常态化开展排洪渠、围山沟、泄洪渠、三支渠维修疏掏和清淤,全村沟渠旧貌换新颜,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持续加强生态渠道保持,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促进水体自然生态修复。

    三是把握“行业”关键,实施项目治理。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改造全村60户农村厕所,惠及近123人,确保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行农药、化肥减量化工作,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推行“三个模式”,河长制工作有成效

    一是探索“河长制+生态效益”模式,实现治理与保护并举。坚持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针对优化产业调整、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以“清垃圾、治污水”为重点,实施重点治理与生态修复,集中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既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又减少了入河泥沙与面源污染物。

    二是探索“河长制+经济效益”模式,实现产业与民生并进。坚持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文化观光旅游的融合,以水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系统谋划推进水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实行重点保护和差别化开发利用,谋划打造新消费场景,让白溪河“花果白溪”成为群众的“幸福长廊”。良好的河湖环境,吸引许多外地人前来观光打卡,带动了消费,增加了村民收入。截至2023年9月,白溪河观光人次达到8万余人,集体收入达到29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6万元。

    三是探索“河长制+社会效益”模式,实现生态与发展并重。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党支部把巡河纳入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巡河员的模范作用,持续开展“全员参与、共同护河”行动,筑牢“绿水青山”生态屏障。积极开展好河湖长制工作“七进”活动,营造浓厚氛围,采取开坝坝会,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宣讲爱护水环境的重要意义,动员群众积极行动,共护碧水蓝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