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乙类乙管”后,全国发热门诊、急诊、收治住院和重症救治的情况如何?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和发布如何开展?......权威解答来了!

  • 2023年01月15日 17时09分
  • 来源: 健康四川官微
  • 【字体:
  • 1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敬请关注本期发布会热点问答!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做好医疗救治是实施“乙类乙管”后应对疫情的关键。

    要面向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和分级分类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要落实三级医院分片包干责任制,畅通重症转诊绿色通道,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

    要高度关注农村地区,落实五级书记抓疫情防控的机制,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做好分级分类救治,通过下沉巡诊、远程协作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要倡导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实行“乙类乙管”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开设发热门诊的总体情况怎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现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一共开设发热门诊1.6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4.31万个。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在2022年的12月23日达到高峰,是286.7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到2023年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较峰值时数量减少83.3%,目前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热门诊和诊室就诊人数均呈现达峰以后整体下降趋势,农村地区也呈现下降趋势。发热门诊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比例也持续下降,峰值是12月20日33.9%的检出率,到1月12日下降到10.8%,这个趋势表明发热门诊高峰已经过去。

    急诊的情况总体呈现了达峰以后持续下降趋势。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在2023年1月2日达峰152.6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下降到109.2万人次,较峰值时下降28.4%。急诊当中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率由12月22日的峰值8.8%,之后稳步下降到1月12日的2.9%。这一数据显示全国急诊高峰已经过去。

    门诊情况来看,整体呈现出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态势。1月12日全国普通门诊诊疗总人次913.5万人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普通门诊日诊疗量持续增加,目前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当中。

    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病例疫情信息如何发布?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 杨峰

    实施“乙类乙管”以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对外公布的方式调整为与其他乙类传染病保持一致。由国家疾控局授权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心网站上对外发布。内容包括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含危重症)病例数、死亡病例数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

    如何推动新冠重症感染者在社区层面做到“关口前移”?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闻大翔

    从上海来说,尽可能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和网底作用是实现“四早”的抓手。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扩容配置,夯实社区新冠救治基础。上海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设了2881间发热诊室,采取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以及一周7天开诊的措施,承载了全市超过50%的发热门诊的工作量。另外,在物资配置上将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氧气供应、指脉氧保护监测仪等物资在配置和发放上向社区倾斜。目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6300多个吸氧位,输液位11292个,雾化治疗位903个,配置了心电监护仪器1200多台,指氧仪配置了4.9万个。

    二是关口前移上加强重症早期发现、治疗和分流。推进“早发现”,依托街镇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区重点人群和新冠感染者的健康监测,将氧饱和度监测纳入重点人群感染的监测内容中,截至目前监测44.5万人次。

    三是资源协同提升社区新冠救治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到医联体管理的范畴之内,对口的二级、三级医院通过驻点巡诊、专家派驻和远程会诊等方式提高社区对重点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

    现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新冠感染者收治住院的总体情况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我们的监测数据显示,现在住院的新冠感染者的数量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在2023年1月5日达到了住院新冠感染者峰值162.5万人,之后连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27万人。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收治了117万人,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收治10万人,在院新冠感染者占比呈现出连续下降趋势。1月3日达到峰值27.5%,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21.7%,较峰值时期下降了5.8个百分点。

    如何摸底重点人群?会为他们提供哪些健康服务?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闻大翔

    以上海为例,首先成立了工作专班,推进重点人群的摸底调查,然后进行分类管理。上海65岁以上老年人,有94%已经完成家庭医生签约,依托签约服务工作基础上,依据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实施健康调查和人群分类标记。另外,加强信息整合,整合老年人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疫苗接种、失能失智、疾病诊疗等健康大信息数据,分批下推,提升社区调查效率。在此基础上强化对他们的健康监测,全部纳入到社区(居)村委、家庭医生和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网格化管理范围内,开展家庭医生的“社区关爱活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24小时健康热线服务,定期联系重点人群,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加强居家治疗和健康指导,一旦出现新冠感染或者基础疾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的,及时协助就诊。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特点有哪些?救治工作进展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重症患者的救治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指导各地建立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体系,建立国家级、省级专家日会诊巡诊制度。另外,重症患者的救治还要强调关口前移。在治疗新冠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的同时,坚持新冠感染和基础疾病并重的治疗方式,多学科诊疗。

    通过监测数据显示,发热门诊达峰2周后,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也达到峰值,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的数量仍然处于高位。2023年1月5日,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峰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到1月12日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的需要。1月12日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当中,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为9.7万人次,占比92.8%。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是7357人,占比是7%。

    从数据分析来看,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老年人为主。年龄最大的105岁,平均年龄75.5岁。60岁及以上的占比是89.6%。二是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具有一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比40.7%,2种基础疾病的占比24.6%,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占比34.8%。多数基础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哪些人更应该通过接种新冠疫苗获得重点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根据三年多的流行病学监测,以下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住院风险、重症风险、死亡风险比较高,一个是老年人,另一个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还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等。其中,老年人呈现一个特点,年龄越大重症、死亡风险越高。在有基础性疾病人中,患有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出现重症死亡风险比较高。所以在新冠病毒流行过程中,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一直是重点防护对象,除了采取非疫苗的防控措施外,接种疫苗是最优先措施,建议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这些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的接种。

    知名专家下沉到社区有什么作用?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闻大翔

    知名专家下沉到社区进行现场的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主要提高了社区医务人员对新冠感染救治的认知和诊治水平。从上海来说,组建132名市级专家和579名区级专家按照片区,开展视频会诊、双向转诊以及下沉指导,加强市区两级医疗机构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

    另外,上海市建立了每日重症患者专家会诊,建立日清单和院内专家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多项制度,并进行贯彻落实。在过去一个月里,上海市级专家共进行培训43次、巡诊216次、会诊333次。提请全市大会诊126次。区级专家也对社区进行指导,进行专题培训133次,现场巡诊137次,远程会诊698次,指导社区医生在现场对患者进行治疗3283例。应该说,专家能够到现场指导,也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何保证新冠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客观真实?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 杨峰

    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相关通知,进一步压实各地责任,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做好医院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继续开展病毒株变异监测、哨点医院监测、核酸和抗原的检测与监测、部分医疗机构门急诊监测、重点机构监测、重点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以及时掌握疫情趋势变化和病毒变异株的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基础支撑。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要求,督促各地认真落实疫情信息报告工作,要求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依法、及时、规范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实施“乙类乙管”后,全国发热门诊、急诊、收治住院和重症救治的情况如何?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和发布如何开展?......权威解答来了!

  • 2023年01月15日 17时09分
  • 来源: 健康四川官微
  • 1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敬请关注本期发布会热点问答!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做好医疗救治是实施“乙类乙管”后应对疫情的关键。

    要面向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和分级分类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要落实三级医院分片包干责任制,畅通重症转诊绿色通道,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

    要高度关注农村地区,落实五级书记抓疫情防控的机制,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做好分级分类救治,通过下沉巡诊、远程协作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要倡导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实行“乙类乙管”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开设发热门诊的总体情况怎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现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一共开设发热门诊1.6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4.31万个。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在2022年的12月23日达到高峰,是286.7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到2023年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较峰值时数量减少83.3%,目前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热门诊和诊室就诊人数均呈现达峰以后整体下降趋势,农村地区也呈现下降趋势。发热门诊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比例也持续下降,峰值是12月20日33.9%的检出率,到1月12日下降到10.8%,这个趋势表明发热门诊高峰已经过去。

    急诊的情况总体呈现了达峰以后持续下降趋势。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在2023年1月2日达峰152.6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下降到109.2万人次,较峰值时下降28.4%。急诊当中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率由12月22日的峰值8.8%,之后稳步下降到1月12日的2.9%。这一数据显示全国急诊高峰已经过去。

    门诊情况来看,整体呈现出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态势。1月12日全国普通门诊诊疗总人次913.5万人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普通门诊日诊疗量持续增加,目前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当中。

    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病例疫情信息如何发布?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 杨峰

    实施“乙类乙管”以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对外公布的方式调整为与其他乙类传染病保持一致。由国家疾控局授权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心网站上对外发布。内容包括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含危重症)病例数、死亡病例数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

    如何推动新冠重症感染者在社区层面做到“关口前移”?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闻大翔

    从上海来说,尽可能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和网底作用是实现“四早”的抓手。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扩容配置,夯实社区新冠救治基础。上海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设了2881间发热诊室,采取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以及一周7天开诊的措施,承载了全市超过50%的发热门诊的工作量。另外,在物资配置上将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氧气供应、指脉氧保护监测仪等物资在配置和发放上向社区倾斜。目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6300多个吸氧位,输液位11292个,雾化治疗位903个,配置了心电监护仪器1200多台,指氧仪配置了4.9万个。

    二是关口前移上加强重症早期发现、治疗和分流。推进“早发现”,依托街镇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区重点人群和新冠感染者的健康监测,将氧饱和度监测纳入重点人群感染的监测内容中,截至目前监测44.5万人次。

    三是资源协同提升社区新冠救治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到医联体管理的范畴之内,对口的二级、三级医院通过驻点巡诊、专家派驻和远程会诊等方式提高社区对重点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

    现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新冠感染者收治住院的总体情况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我们的监测数据显示,现在住院的新冠感染者的数量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在2023年1月5日达到了住院新冠感染者峰值162.5万人,之后连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27万人。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收治了117万人,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收治10万人,在院新冠感染者占比呈现出连续下降趋势。1月3日达到峰值27.5%,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21.7%,较峰值时期下降了5.8个百分点。

    如何摸底重点人群?会为他们提供哪些健康服务?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闻大翔

    以上海为例,首先成立了工作专班,推进重点人群的摸底调查,然后进行分类管理。上海65岁以上老年人,有94%已经完成家庭医生签约,依托签约服务工作基础上,依据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实施健康调查和人群分类标记。另外,加强信息整合,整合老年人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疫苗接种、失能失智、疾病诊疗等健康大信息数据,分批下推,提升社区调查效率。在此基础上强化对他们的健康监测,全部纳入到社区(居)村委、家庭医生和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网格化管理范围内,开展家庭医生的“社区关爱活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24小时健康热线服务,定期联系重点人群,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加强居家治疗和健康指导,一旦出现新冠感染或者基础疾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的,及时协助就诊。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特点有哪些?救治工作进展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重症患者的救治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指导各地建立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体系,建立国家级、省级专家日会诊巡诊制度。另外,重症患者的救治还要强调关口前移。在治疗新冠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的同时,坚持新冠感染和基础疾病并重的治疗方式,多学科诊疗。

    通过监测数据显示,发热门诊达峰2周后,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也达到峰值,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的数量仍然处于高位。2023年1月5日,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峰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到1月12日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的需要。1月12日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当中,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为9.7万人次,占比92.8%。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是7357人,占比是7%。

    从数据分析来看,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老年人为主。年龄最大的105岁,平均年龄75.5岁。60岁及以上的占比是89.6%。二是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具有一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比40.7%,2种基础疾病的占比24.6%,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占比34.8%。多数基础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哪些人更应该通过接种新冠疫苗获得重点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根据三年多的流行病学监测,以下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住院风险、重症风险、死亡风险比较高,一个是老年人,另一个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还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等。其中,老年人呈现一个特点,年龄越大重症、死亡风险越高。在有基础性疾病人中,患有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出现重症死亡风险比较高。所以在新冠病毒流行过程中,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一直是重点防护对象,除了采取非疫苗的防控措施外,接种疫苗是最优先措施,建议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这些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的接种。

    知名专家下沉到社区有什么作用?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闻大翔

    知名专家下沉到社区进行现场的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主要提高了社区医务人员对新冠感染救治的认知和诊治水平。从上海来说,组建132名市级专家和579名区级专家按照片区,开展视频会诊、双向转诊以及下沉指导,加强市区两级医疗机构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

    另外,上海市建立了每日重症患者专家会诊,建立日清单和院内专家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多项制度,并进行贯彻落实。在过去一个月里,上海市级专家共进行培训43次、巡诊216次、会诊333次。提请全市大会诊126次。区级专家也对社区进行指导,进行专题培训133次,现场巡诊137次,远程会诊698次,指导社区医生在现场对患者进行治疗3283例。应该说,专家能够到现场指导,也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何保证新冠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客观真实?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 杨峰

    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相关通知,进一步压实各地责任,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做好医院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继续开展病毒株变异监测、哨点医院监测、核酸和抗原的检测与监测、部分医疗机构门急诊监测、重点机构监测、重点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以及时掌握疫情趋势变化和病毒变异株的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基础支撑。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要求,督促各地认真落实疫情信息报告工作,要求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依法、及时、规范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