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纾困解难 多措并举稳住市场主体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我省各类市场主体今年面临巨大困难。当前,正当大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走出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带来的断电限电影响,加足马力恢复生产时,新一轮疫情和泸定地震突如其来,市场主体遭遇的消费市场萎缩、经营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涨等问题更加凸显。各地各部门必须把为企业纾困解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措并举稳住市场主体。
广大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就业民生,是我省经济的韧性基础所在,也是我省经济的命脉所在。在疫情防控歼灭战中,各类市场主体还承担着不少抗疫物资保障供应的重任。稳住保住市场主体,才可能稳住经济大盘,才可能实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疫情发生以来,各类市场主体都在想方设法,“防疫泡泡”闭环生产、智能工厂满载运转、“攻坚小队”驻守岗位……千方百计克服当前疫情带来的影响,保订单、保生产。各地各部门也在积极行动,帮助市场主体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困难,为大家一手防疫情一手拼经济创造条件。干工作就是同困难作斗争,市场主体要咬紧牙关、开动脑筋、勇敢应对,各地各部门要采取超常举措,不遗余力地支持市场主体挺过寒冬。
当前,成都等地正处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当务之急要帮助这些地区的企业解决眼下的困难,开辟绿色通道保运行、保物流,守护企业的“生命线”。要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精细化水平,既注重对疫情防控措施的检查管理、保证企业疫情防控正规化,更保持与企业的密切沟通,有问题堵点及时解决、有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及时查处,做到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不误。疫情缓解后,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重点企业,要坚持“一企一策”,助力企业稳定生产、拓展市场。对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有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企业,实施“点对点”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总的来讲,纾困政策必须适当靠前,必须更具针对性、力度必须更大,才能发挥出稳住市场主体的作用。
稳住市场主体,不仅是为了让企业“活下来”,还要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盯紧产业发展前沿动态,向创新要动能,争取“活得好”。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高质量转型,用更多鼓励性政策、精准化服务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力市场主体化危为机、弯道超车。要进一步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和预期,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市场主体“青山常在”,四川经济才能行稳致远。